关键词:高校 声乐教学 多元化 演唱技巧 东北地方戏
我国声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或者民族,演唱方式也各不相同。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声乐学习是延续优秀文化的重要形式。我国声乐艺术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音乐艺术逐渐形成,并且占据了重要地位。将多元化演唱技巧引入高校声乐教学当中,能够实现高校声乐教学途径的拓展,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印象。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降低多元化演唱技巧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笔者以东北地方戏为例,对高校声乐教学中引入多元化演唱技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引入多元化演唱技巧的不足之处
(一)对多元化演唱技巧的理解较为欠缺
现阶段,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较为严重,部分高校声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也认为西方音乐适用性更强,并且具有一定的教育优势,而教师将传统演唱技巧加入教学当中,往往是为了体现西方艺术的色彩,将其作为声乐教材的补充。在这样的错误理念下,东北地方戏演唱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处境十分艰难。虽然部分院校开展了演唱技巧的培训活动,但是却很少传授学生相关文化内涵的知识,教学形式趋于表面化,无法使学生充分理解东北地方戏。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高校对于传统演唱技巧的定位不够准确,过于追求教学效率,而忽略了歌曲多元化的演唱技巧。在这样的情况下,歌曲的文学情感以及艺术美感大打折扣,从而导致高校声乐教学与多元化演唱技巧的结合出现问题。
(二)对多元化演唱技巧的选择不够合理
经过我们的实际调查与分析可以了解到,虽然部分高校能够积极地将多元化演唱技巧引入声乐教学活动当中,但是演唱技巧选择不合理的现象屡见不鲜。首先,在高校声乐课堂中,传统教学内容的选择过于随意,没有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与连续性。而学生声乐基础以及表现能力各不相同,如果对演唱技巧选择不合理的话,那么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从而降低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加深学生对东北地方戏演唱技巧的理解,就应对学生文化基础进行加强。如果高校没有将相关基础内容加入声乐教学体系当中,就有可能制约声乐教学多元化演唱技巧的教学。其次,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加入大部分的西方演唱技巧,而忽视了传统演唱技巧的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北地方戏演唱技巧的引入也将受到限制,从而导致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无法得到保障。[1]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多元化演唱技巧引入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东北地方戏中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现代诗词、古典诗词以及一些经典片段等等,文学性特点较强,一些歌词来源于名著当中。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在传授学生演唱技巧的时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表现能力,还应让学生体会到作曲人创作期间的情绪,以及作品的背景。只有学生在对这些内容深入理解后,才能够将自身的情感代入到其中,完成歌曲的演唱,也实现了对艺术作品更加完整的诠释。东北地方戏演唱技巧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将歌曲与文学情怀相结合,以声乐的形式深刻演绎。[2]由此可见,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将多元化演唱技巧引入声乐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传统文化水平的提高。
(二)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
对东北地方戏演唱技巧进行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功底,与此同时,还应具有较为全面的音乐素质。在实际演唱期间,教师还可以让部分学生进行伴奏,从而对学生之间演唱的默契能力进行培養,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演唱感染力与表现力的提升。将东北地方戏演唱技巧引入高校声乐教学当中,演唱者需要对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并且在不同环境下,演唱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演唱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自身情绪以及声调等因素进行调整。与此同时,还应与伴奏者进行不断的磨合,促进歌曲演唱契合度的提升。由此可见,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元化演唱技巧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声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从而保障高校声乐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率。[3]
三、多元化演唱技巧引入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一)对多元化演唱技巧的价值具有正确认识
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学在引入多元化演唱技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及不足之处。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多元化演唱技巧价值的认识,并且提高东北地方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利用率,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演唱技巧的重要性。在高校声乐教学体系当中,多元化演唱技巧形式也是比较多的,一般具有结构简单、旋律明快的特点,其艺术性与技术性具有较强的表现,其中,东北地方戏演唱技巧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以及民族精神具有密切联系。由此可见,演唱技巧的学习对于民族文化的弘扬以及中华文明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校是文化教育的集中地,肩负着弘扬与传承中华文化这一重要义务,如果能够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那么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也将进一步弘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标,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东北地方戏演唱技巧,并且将其加入自己的演唱技巧当中,促进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二)对多元化演唱技巧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开展多元化演唱技巧教学活动期间,高校应正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创新与完善。首先,高校应在开展多元化演唱技巧教学的基础上对自身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在声乐教学当中,不仅需要包含理论知识以及美学知识,还应具有一些演唱技巧以及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元素,从而实现多层次的教学,这样可以有效改善课程设置的随意性,使学生加深对东北地方戏的理解,体会到该演唱技巧的魅力,更加深刻地对其进行表达。其次,高校应适当增加多元化演唱技巧教学比例,不仅要将多元化演唱技术作为教材教学内容的补充,还要加强其重视程度,增设一些演唱表演等相关实践性专业教学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传统演唱,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作用,还能够为学生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4]
(三)对多元化演唱技巧进行深度挖掘
要想促进高校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相关院校与教师应深度挖掘多元化演唱技巧教学资源,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有较高的演唱水平,还应对东北地方戏演唱技巧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高校应在多元化演唱技巧教学的基础上,对更多的优秀师资力量进行培养,从而保障高校声乐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应对高校可持续发展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对其后备师资力量的培养工作进行加强。在实际工作期间,高校可以组织任课教师,开展多元化演唱技巧备课工作相关会议,让声乐教师在会议中互相交流与沟通,并且以小组的形式对东北地方戏演唱技巧进行深度挖掘。这样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从而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开展声乐教学活动。除此之外,还应对统一的教学体系进行开发与建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并且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保障高校声乐教学中演唱技巧的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声乐教学才能与市场需求、未来发展相符,并且有利于多种教学元素相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同时有效促进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东北地方戏演唱技巧是我国传统声乐演唱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民族文化特征。而高校声乐教学是传统声乐文化传播与弘扬的重要形式与途径,如果能够将高校声乐教学与多元化演唱技巧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高校声乐教学形式的丰富化发展,还能够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本文笔者以东北地方戏为例,对高校声乐教学加入多元化演唱技巧的影响以及二者结合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雯靓. 民族声樂的多元化发展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艺术研究, 2018, 000(001):246-248.
[2]马佳佳. 多元化视域下歌剧情景片段对提升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 北方音乐, 2018, 038(017):157.
[3]吴玉兰. 浅谈多元化教学在声乐教学模式中的体现——以成都市城厢中学为例[J]. 当代人, 2018, 000(014):82.
[4]雷丽. 高校声乐教学中当代中国作品的诠释和处理——以《国风》演唱分析为例[J].北方音乐, 2018, 038(014):161,2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东北二人转演唱技巧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JGJX2018D5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鞠曼丽,女,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