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创新 对策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舞蹈教育,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舞蹈教学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但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因素还包括其他的问题,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源上达到优化学前教育模式,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另外,学校还应该重视职业特点,选择或者编制符合学校教学计划以及学科发展规划的教材。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以下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对提升教学效果的措施进行更为详细的探讨。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
(一)重视学生数量,轻视学生质量,专业生源质量较差
目前,我国很多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对学前教育的认知相对较落后,尤其是部分非师范类院校,其专业背景以及师资力量都相对较差,因此,在招生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学校为了招到学生而不惜降低招生标准。很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由其他专业调剂而来的,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很多学生在过往的学习经历中并没有深入接触过舞蹈,因此,其舞蹈基础几乎为零。这样就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开展带来困难。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虽然当下一些学校的确能够正常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工作,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校的教学工作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教学目标也很难得以实现。
(二)忽视应用,没有充分突出职业特点
对学校来说,在教师选聘过程中,一般会优先选聘艺术院校毕业的非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这样背景的教师对教学工作并不了解,因此很难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一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不了解针对专业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方法,对幼儿舞蹈教学也没有形成深入、全面的认识,因此,导致学生一方面很难快速理解舞蹈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很难对幼儿舞蹈教育形成深刻的认识。虽然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舞蹈基础,但是其教育基础相对较差,不仅缺乏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也缺乏相关的应用能力。对学校来说,很少对这些教师展开见习、培训等能力提高活动,因此也不利于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没有重视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培养,也会导致应试教育的理念继续应用到舞蹈教学之中。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教材内容欠缺实用性
目前,很多学校选择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内容相对落后,很难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具体来说,很多教材过于重视舞蹈教学活动开展的通用性,并且其内容种类较多,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复杂;还有部分教材的内容过于专业,学生难以理解,从而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难以真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另外,有的教材内容中缺少应用性,很难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学生也很难适应幼教舞蹈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除此之外,很多教材中的内容与现代教学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并且也没有配备足够信息化影音材料,难以满足现代化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工作改革策略
(一)重视学生舞蹈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并且能够胜任学前教育工作的从业者,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并且学校需要培养出应用型的幼教人才。基于此,学校培养的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实践能力,因此,学生的舞蹈教学实践能力就成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以及根本方向。
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传统教学方式仅仅对理论以及专业技能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因此,其内容难度较高,深度较大。另外,很多教学工作也是围绕着舞蹈专业方向开展的。虽然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但是很难掌握舞蹈教学的技巧,因此对后续工作没有太大的帮助。
基于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投入,从而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并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教学实践方法,让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完成舞蹈技巧教学的同时,融入难度系数相当的舞蹈创编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编排出优美且符合幼儿成长需求的舞蹈。另外,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自主编排舞蹈,并通过表演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加强教材内容的创新
对学校来说,应该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的审视,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一些普遍性较强但是不适合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容删除。对一些较难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其教学难度处于适宜的水平,并且也需要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需要让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另外,学校或者教师也可以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教材中适当增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三)重视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缺乏能力较强的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也应该认识到艺术院校毕业的非师范类教师不适应教学工作的这一现实问题。因此,学校应该在这些教师上岗之前,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到优秀教师课堂见习活动中。培训活动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是因为艺术院校毕业的非师范类教师的舞蹈基本功相对较好,因此,可以适当减少舞蹈基本功的培训内容占比,可以增加教育心理学等内容,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另外,学校需要组织教师与幼儿进行适当的接触,例如举办幼儿园教学见习活动,从而让教师能够了解幼儿舞蹈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意义,并对幼儿舞蹈教学形成一定的认识,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由此可见,重视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从理论知识入手,还应该从实践入手,增加教师接触教学活动的机会,保证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效的融合。
(四)加强对幼儿舞蹈教育的相关研究
学校本身对幼儿舞蹈教育工作的不了解,是导致其教学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的根本原因。学科科研室以及学校本身是否建立起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前教育各专业课教师,让其对幼儿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到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明确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其他能力提升所起到的作用,这样能够让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具有方向性。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后,还需要学校结合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而对教学体系、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优化。同时,加强对幼儿舞蹈教育的相关研究,还能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为后续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重视学生数量,轻视学生质量,专业生源质量较差,没有充分突出职业特点,教材内容不具有实用性等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校从重视学生舞蹈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内容的创新、重视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幼儿舞蹈教育的相关研究几个方面入手。另外,学校也应该积极与幼儿园以及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教育思想。学校应该为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比如建设硬件设施良好的舞蹈室,并配备适当的服装、道具,保證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陈燕,刘丽芝.基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外企业家,2020(18):204-205.
[2]邓红霞.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设计改革刍探[J].成才之路,2020(17):8-9.
[3]王晓东.基于OBE理念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4]侯丽娟.舞蹈教学发展与改革探析——评《艺术类高校舞蹈艺术发展趋势与舞蹈鉴赏》[J].中国教育学刊,2020(05):131.
[5]张小仪,温秀芳.浅谈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改革[J].艺术评鉴,2020(07):145-146.
[6]孙爱林.新时期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探究[J].北方音乐,2020(07):216+234.
[7]邹纯.中国舞蹈考级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20(11):66-67+90.
[8]谭纯.试论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革[J].黄河之声,2020(04):145.
[9]刘薇珊.基于核心素养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现状及改革策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1):144-148.
[10]郑霄晓.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17-19.
[11]史玲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J].艺术评鉴,2019(22):125-126.
[12]苑雯.学前幼儿舞蹈教育现状与改革分析[J].北极光,2019(11):54-55.
(作者简介:韩波,女,本科,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幼儿舞蹈教学、幼儿舞蹈创编)
(责任编辑 刘月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