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思路与路径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5170
摘要:现如今,学前教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因为对幼儿来讲,艺术教育有利于塑造幼儿的个人气质和审美,培养想象力和竞争力。舞蹈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将文学、美术、历史、音乐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内涵巧妙地融为一体。所以,中职学生舞蹈艺术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幼儿艺术教育工作的质量。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希望为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思路与路径

  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征,而舞蹈恰好是一个能传达美、享受美的过程。舞蹈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大多数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舞蹈基础较为薄弱,甚至有些毕业生因为达不到幼儿园教师工作能力的标准,难以快速融入毕业后的教学工作中。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学到扎实、有用的舞蹈知识,使学生更加快速地适应幼儿园舞蹈教学工作,便成了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从根源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学生太过依赖教师,形成了惯性思维,不想自己开动脑筋,总想等着教师来教,也因此导致了理解不深刻、似懂非懂、过后就忘等诸多不足。再加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舞蹈基础几乎为零,在学习过程中会手足无措,甚至是根本就不好意思参与进来。教师应该想办法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先从中挑选出一到两名有些基础的学生,让他们反复做一些基础动作,及时去引导和鼓励他们。至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单独约到下课时间进行辅导,指导他们如何更快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并引导他们通过思考、小组讨论、反复练习等方式学习。这样通过不断练习,学生会很快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他们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会不断增加,在自主创新和学习效率方面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会先讲解内容,然后通过自己示范,将舞蹈动作拆分给学生来看,学生也会从这一个个动作开始学习,最后再由教师去纠正。在这类教学指导下,学生也许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舞蹈动作,却会因为遗漏某个动作片段而导致整体舞蹈的不连贯性。至于说更加深入地思考某个动作的风格特点、基本动率和二次创新等,往往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搜集相关教学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研究视频里的动作和相关文字讲解,然后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最后根据讨论结果和自身的理解把舞蹈动作演练出来,我们在一旁观看,将其中不对和不标准的地方指正。当然,对于其中做得好的学生我们应予以表扬和肯定。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舞蹈基础并不牢固,我们需要在他们观看视频学习的时候加以指导。例如比较关键的舞蹈动作转换、文字讲解中出现的一些关键字,还有比较典型的音乐结构等。我们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以后,再经过分工合作、观察细节、用心讨论,他们就能把相关动作的要领和编排顺序牢牢记住,学习舞蹈的热情也会与日俱增,不会再扭扭捏捏,甚至害怕上舞蹈课了。

  二、穿插游戏教学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最为基础的手段,在舞蹈教学课程中,以穿插游戏的形式对舞蹈教学进行优化包装,更有利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以游戏的形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觉地学到舞蹈技能。简单地说,就是将游戏与教学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可以让这些未来的教师明白,今后在教授幼儿舞蹈的时候,要让幼儿也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并非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

  例如在藏族踢踏舞颤膝动率的教学中,它的基础做法是膝关节连续不中断、小而且快速有弹性地颤动,重拍向下。对学生来讲,他们刚刚接触这种舞蹈,势必很难调整到身体松弛的状态,膝关节动率当然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行云流水。这时候我们就应该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轻松愉悦地找到感觉,以上问题便不攻自破了。

  首先根据班级容量,要把学生分成几列纵队,排头要挑选基础较好的人做“火车头”,让其双手叉腰,后面的学生将双手搭在前面学生的肩膀上,并以此类推。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双脚交替“平踏步”,提前将路线规划好,免得“火车”相撞,影响接下来的练习。“火车头”带领各自的队员“开火车”,以此巩固练习平踏步,过段时间后再分队原地站好,各自找寻身体和膝关节自然松弛的感觉。将游戏与教学两者巧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符合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得他们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相关舞蹈知识和动作要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勇于展示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础后,就应该建立起自信心,并在舞台上勇于进行自我展示。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舞蹈表演后,提高技能水准、二次创作、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学生在舞台上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过程,不断体会和感受舞蹈所带来的美感。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鼓励他们勇于展示,还要指导学生业精于勤,充分利用课下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配合、集思广益,然后由他们自主组织排练和演出。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准,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信心,最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目前,学校并没有太多的舞台机会留给学生,所以我们便要想尽一切办法给学生创造机会,例如通过简单布置,将讲台装饰一下当作舞台。然后我们可以把新课学习、过往课程回顾等环节都以表演的形式来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台和发言评论的机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示范”能力,为日后教学打下牢固的基础。我们还可以将每次考试都修改成基本功汇报的舞台表演形式,并且将考试内容分别设置为表演和二次创作两个部分,这样能够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创造空间,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想象力。

  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我们的设计如何精妙,也只是处于理论中。仅仅是通过模拟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现实应用,因此,我们必须将学生置于“实战”中进行实操,才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成长。

  在每个学期结束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让学生到幼儿园去见习,让他们亲身体会一下未来的教学环境。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将其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们要提前给学生留下问题,例如幼儿园教师究竟是怎么组织幼儿进行舞蹈等各项肢体活动的,并且对此加以记录,然后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总结。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以幼儿为主体,熟悉并掌握舞蹈教学活动的各项流程,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自发调整舞蹈教学计划。长此以往,学生反复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拿到幼儿园中检验,回过头来又将实习中遇到的困惑带回学校来,通过我们寻求解答,最终达成帮助学生快速成长的目的。

  五、采用示范教学

  在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以此来提高其舞蹈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示范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示范”能力,从而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习、创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要求:掌握最基础的舞蹈知识,对每个舞种都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教师可向学生示范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姿态、动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第二学期向学生示范关于幼儿舞蹈的相关动作,如走步、碎步。

  为了提高示范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由易到难的方式,从基础的动作讲起,并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以微课、翻转课堂的方式录制教学视频,分解舞蹈动作,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可鼓励学生课下多观看微课,利用微课短小精悍的优势,对上课期间未掌握的舞蹈动作勤加练习,从而使学生舞蹈学习更具效率、效果和效益,达到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欣赏舞蹈表演节目,来提高其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学习舞蹈、进行舞蹈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符合中职学前教育学生学习需求的奖励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让学生选出本小组优秀的“舞者”和其他小组进行比赛,胜利者可担任“小先生”,进行舞蹈动作示范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其舞蹈知识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夯实其舞蹈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六、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一些建议,虽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会在未来再接再厉,摸索出更加有效的路径,从而为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琳,王琳霭.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49.

  [2]陈岩,郭晓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舞蹈教学能力的探究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5(5):86.

  [3]孙涛.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000(012):132-132.

  [4]王俊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8,v.9;No.122(07):133-134.

  [5]胡晓端.浅谈如何啟发与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能力[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000(012):105-106.

  (作者简介:薛奕,女,本科,白银市艺术中学<靖远师范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幼儿舞蹈教学、幼儿舞蹈创编)

  (责任编辑 刘月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