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排球教学 现状 教学模式 改进策略
一、高校排球教学现状
(一)课程安排不合理
排球训练是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其必要性和科学性还未能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多数高校把它作为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而不是和学生成长紧密相关的课程,缺乏对训练过程和课程活动的实践教学。排球训练不足以实现培养学生的课程目标,不能满足学生在课程时间、内容上的需求,出现了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活动热情的课程缺陷。
(二)重知识、轻实践
排球训练是需要进行身体防护的课程项目,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和知识讲解。但书本知识是相对枯燥、缺乏实践的理论内容,占用过多课堂时间用于理论内容的解答,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切实培养,使学生无法体验到教学训练的活动乐趣。对知识实践过程的不重视,是高校教学急需改变的现状之一。
(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排球训练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活动教学和知识教学,其重要价值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高校往往将教师安排和学生参与作为课程方向,没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体素质,采取发挥学生价值的活动设计。忽视学生主体的训练教学,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反而使学生无法在训练过程中实现健康成长。
二、教学模式改进的必要性
(一)基于学生的体育学习
体育学习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存在基础条件和进步空间的学生需求。教师要从学生成绩入手,找出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环节,并应用适宜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存在陪伴学生学习的科学价值。排球课程是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学内容,应当采用不占用课余时间、符合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基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群体基础和个人差异,实现对学生课程表现和评定成绩的记录,在长期的训练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素养的要求。真正把排球教学做到专业化,以学生的成长进步而不是群体成绩衡量教学,实现对体育学习过程的有效帮助。
(二)结合教师的工作环境
排球教学是与场地布置相关的课程内容,需要在室外的安全环境或室内的运动场地进行。应根据教师在理论讲解和训练实践中,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影响,进行场地设备和教学技术的必要提升,保障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健康和学生健康。对场地面积过小、师生互动受限等环境,要实现长期教学中的有效改进和不断尝试,为校内师生共同提供良好的集体环境。
(三)基于教学内容的合理化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排球课程的所有内容,考虑到学生体质与其今后发展的联系,应将教学内容进行自学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真实探讨,布置合理的课程场地以及教学环境,改进课程内容中不够实用的教材知识,将知识讲解进行实践教学中的改进应用,改善排球教学对课程设计的不重视现象。根据排球运动的实践必要性,进行准备姿势、技术动作等方面的教学安排。准备姿势的实践应用是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或者疲倦状态,要做好场地材料和空间面积的布置规划。对学生准备姿势的身体重心和手臂位置,进行教学训练中的标准调整。
三、改善排球教学训练现状的策略
(一)合理设计课程
将排球训练合理地安排进课程设计中,保证理论教学契合校内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存在劳逸结合的科学特性。加强对课程实践效果的教学要求,增加训练过程中的游戏环节和分组内容,通过平衡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课程安排,引入专业化的排球比赛和指导类的理论课程。对学生缺乏热情、疏于锻炼的课程表现进行矫正,增加训练方法和运动防护的教学内容,保证高校教学在学生教育方面的合理安排,及时帮助学生调整不良的学习状态,找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合理设计。
(二)适当结合实践教学
做好排球训练的教学准备,对场地布置和设备安全进行检查。将与训练内容相关的书本内容,实现训练实践中的对照教学和知识应用,培养学生分析理论内容、加强自身体质的学习能力。比如传球动作的实践教学要保证训练场地的无障碍性,对书本中提出的原地自传、二人对传等方法进行理论指导。让学生形成使用同种传球方法的对照小组,通过纠正传球动作、强化知识内容,实现学生传球训练的课内教学。
(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依照学生主体的成长需求,审视排球训练的教学过程。要对高校教学进行教育价值的全面分析,将教师素质和课程方向作为开展排球教学的工作内容,重视学生主体对教学质量和课程安排的有效建议,结合可改善的现状内容进行教学改进,处理好学生参与教学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完成高校教学的所有体育课程,并使排球训练实现学生要求下的教学整改。
(四)善于运用科技手段
科技是改变教学方式的一项重要推动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理论内容的教学通常能够使用多媒体设备,达到展示重点知识、呈现讲解过程的重要目的。以活动为主的排球教学,更注重科技对训练实践的记录和分析,要引进与之相关的摄影、录音等方面技术,并通过相应设备的配套使用完成教学应用。对教学模式进行以科技手段为切入点的改进,增强防护技术在环境安全和学生实践等内容中的使用,通过摄影技术对教师的精彩示范进行记录,使用录音技术分析教師的讲课质量。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具有科技感的装置内容,了解科技手段对体育学习的促进作用,配合教学工作,适应科技模式下的排球教学。
(五)注重以人为本理念
把人作为排球教学中的重要因素,进行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应用。对教学模式进行活动框架和指导目标的改变,把训练实践当作执行体育活动的框架内容,将指导学生的排球动作和训练方法作为指导目标。把师生互动作为策划实践活动的方向,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训练实践,将排球教学分为适应阶段、训练阶段和活动阶段。通过理论讲解和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度过对排球运动的适应阶段。培养学生对运动基础知识的运用,对学生在实践中的不恰当行为进行管理,在训练阶段完成对学生动作和训练强度的教学调整,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基础和自控能力。结合学生训练过程中的移动步法,做好模仿练习和接球过程的指导。可以要求学生依照手势指令进行接球比赛,通过模仿教师的标准步法,实现完整脚部动作和手部动作的协调训练。设计排球课程中的活动安排,实现活动阶段的学生组织和实践内容,帮助学生进入比赛状态或者学习状态。
(六)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因素,要加强队伍素质和教师个体的教学要求,强化排球教学的队伍建设。针对教师在学生管理、体育知识、自身体质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应进行年龄、技能等影响其表现的具体因素分析,将不适宜从事排球教学的教师个体进行调岗处理,选拔优秀教师进行不定期的专业进修。还可以聘请校外的排球教师或者排球运动员,对教学工作进行队伍建设的相关探讨。高校要重视教师个体素质、招聘流程与教师队伍的联系,提高对招聘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能力要求,通过评价教师的职场态度和教学经验,准确得知在校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工作改进。解决队伍建设在教师要求方面的评定问题,加强与场地管理人员和学生重要亲属的教学合作,进行教师队伍方面的整体改进,促使排球教学向更高水平发展。
(七)合理进行学生成绩考核
学生成绩是最直接反映教学效果的内容,教师应当重视考核过程和综合成绩,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进行教学考核。将教学考核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内容,以试卷成绩和问题回答为理论学习的考核模式,以技能掌握和身体素质为实践能力的考核模式。考虑到学习态度、课外锻炼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学生成绩的各部分注解,不将笼统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适当增加体育爱好、训练知识等方面的考核内容,选拔出适合进修排球专业的学生群体,对他们进行与比赛战术相关的集中培训。依照学生在排球教学中的进步空间,进行考核等级和等级要求的具体确立,围绕学生主体进行不同考核要求的训练教学。使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充足的活动体验,了解自身需求,实现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成长为优秀人才。
四、结语
高校排球教学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对排球课程和训练安排进行分析。了解现实问题、设定教学方向,在工作过程中将教学模式作出必要改进。依据学生主体、教学工作对排球训练的积极作用,做好改进问题措施和路径的细致研究。要围绕成长主题提出改进需求,把体育学习、教学内容等方面需求,结合科技、理念、考核等路径因素,进行教学模式的優化改进和工作应对,从而发挥高校教学的教育价值,实现排球教学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杭洲.高校排球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的改进研究[J].体育风尚, 2019(9):278-278.
[2]金东烈.高校排球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的改进[J].当代体育科技, 2019,009(006):49,51.
[3]卫荣辉.高校排球教学现状与教学方式改进之策——评《排球技术教学方法与训练》[J].中国教育学刊,2018(5): -J0040.
[4]徐蕾.浅谈高校排球教学现状与教学模式优化[J].体育时空, 2018,000(011):102.
[5]孙阳.高校排球教学训练现状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 2019,019(007):24-27.
(作者简介:陈家斌,男,本科,扬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学科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