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叙事思维 非遗产品 设计理念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逐步提升,开展非物质文化相关产品的设计研究,成为推动非物质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地大物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众多,如何高效推动相关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叙事体现
(一)真实反馈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的具体现象,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缩影,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发展的真实面貌,挖掘民族文化演变的历史过程,还原民族文化的发展状态。随着民族文化融合程度的进一步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关注也上升到新的高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的民族特色,是当前社会发展最为欠缺的实质内容,需要加大对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现代人深刻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伟大和辉煌,了解历史的同时,也是对相关内容的传承,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是鉴证民族历史最有效的证明。
(二)具体展现国家的社会结构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快节奏的发展状态,以及多元化的社会融合,让社会结构出现了新的发展形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当前社会发展的有效证明,尤其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艺术,是历史的鉴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艺术,可以进一步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以及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社会结构。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艺术,能更为全面地认识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三)深度体现国家情怀
相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仪式、活动,都能够展现出文化对国家的影响和改变,现代人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表达国家情怀,尤其是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关系,构建二者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通过民族文化的推动效应,促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而国家文化的发展,可以使民族文化的发展更稳定,更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长期发展中重要的历史遗留物,是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历史进行了解,才可以让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过去产生深刻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甚至让一些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产生痴迷,进而进行文化交流。其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媒介,透过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让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同古代人“对话”,从而熟知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此来实现对古代历史的传承以及发扬。
二、叙事思维理念在非遗产品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一)构建具有丰富故事性的非遗产品设计
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受到社会環境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造成相关文化发展受到一定的障碍,同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一定的社会脱节性,造成人们对相关领域的了解和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具备市场价值属性的产品,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而非遗产品与传统商品的不同之处在于,非物质文化具有极强的故事性,是千百年来文化的积累和结晶,对相关非遗产品进行设计,会使其产生多种可能性以及发展机遇。作为非遗产品的设计人员,开展非遗产品设计时,应该进一步融入具有故事属性的产品设计,从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产品设计不仅是一件商品,还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而相关的故事内容,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展开,从而设计出具有生命力的非遗产品。
随着现代社会对文化素养的重视和关注,以非遗产品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衍生物,成为现代社会最为匮乏的精神文化。传统的非遗产品设计,其结构性与功能性过于简单,没有凸显出非物质文化背后的故事内容,大部分的产品设计都是以贴牌的形式来体现与非物质文化的关联性,不仅无法收获社会大众的喜爱和关注,还会影响社会大众对非物质文化的错误认知。作为非遗产品,其设计理念应该以非物质文化的基本内容为核心,借助于非物质文化的故事与历史文化,来实现相关产品的设计,对于核心的故事性,应该充分地表达和阐述,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大部分的非遗产品设计,由于缺乏足够的定位和认识,会导致产品的故事性极度匮乏,无法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丧失了市场的基本认可,导致产品被淘汰。对于设计出具一定故事性的非遗产品,通过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将产品的设计理念以及非物质文化产品背后的故事全面地阐述和表达,进而彰显出不一样的商品属性,让非遗产品自带故事性的光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勇往直前。[1]
(二)提炼非遗产品设计的内容
非遗产品设计,一方面,要体现出产品设计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凸显其主要的表达思想,过于繁杂的内容输出,不仅会造成非遗产品重点内容不突出,还会影响产品的市场定位。因此,无论是从市场角度看,还是从产品设计角度看,非遗产品的设计都应该将表达的内容进行提炼,确保非物质文化的核心思想得到有效表达。另外,对于非物质文化过于繁多的内容,可以构建多种的文化体系,以系列产品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的内容进行提升和深化。通过对非物质文化产品内容的设计进行提炼,以其中一种重要的文化属性,代表非遗产品的设计内容,凸显产品的主旨。以黄海桃花为例,其作为湖北省著名的传统民间艺术,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纸扇等相关艺术品,将黄海梅花以绘画的形式设计在纸扇之上,一方面,可以提升纸扇的商品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使黄海桃花艺术得到高效的传播。让非遗产品具备了艺术的灵魂,让传统艺术品具备文化的传播力,让更多的人借助艺术品的形式,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通过对非物质文化的艺术加工,借助全新的设计形式,精炼其中的主要内容,可以让非遗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建立独有的商品标签,从而进一步助推相关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黄海桃花艺术正是利用纸扇的表现形式,对核心故事内容进行提炼,从而彰显出非遗产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鉴于非物质文化的多样性,开展相关非遗产品设计工作时,可以对其中的某一项内容,以叙事思维的模式娓娓道来,让产品与非物质文化有机结合,彰显文化与产品的文化价值。[2]
(三)打造具有现代气息的非遗产品设计
非遗产品设计借助叙事思维的设计理念,将传统非物质文化,以画面的形式,逐一展现出来,让购买者可以进一步感受非物质文化的历史厚重感。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传统非物质文化相关产品,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一方面,非遗产品设计要体现非物质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另一方面,非遗产品的设计要具有现代社会的商品属性,无论是艺术品,还是功能性产品,都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传统的非遗产品,在该方面的认知存在不足,进而导致产品在设计方面较为粗糙,无法满足社会大众对非遗产品的基本要求,进而遭到市场的淘汰。打造具有现代社会属性的非遗产品,不仅可以彰显出产品独有的市场价值,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和改善传统商品所不具备的文化属性。例如,手机是现代社会应用最为频繁的电子设备,而借助非物质文化的故事内容,打造具有文化属性的手机产品,不仅可以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还能够增进非物质文化的有效传播,增加传统手机产品的设计元素,实现二者的双丰收。由于非遗产品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借助叙事思维,可以将相关元素有效体现在设计的产品内容中。一方面,借助叙事思维模式,为用户构建全新的商品认知;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化的非遗产品,实现非物质文化的有效传播,让传统的文化艺术可以经久不衰,并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3]现代化的非遗产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不仅可以将过去的历史文化赋予现代的文化气息,还可以作为提升人们认知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非遗产品设计应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以此来推动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推动非遗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在市场中大力推广非遗产品,设计出受到人们喜爱的产品,帮助人们了解我国的非遗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非遗产品设计的科学分析,基于叙事思维的设计理念,从产品的故事性、内容的精炼度、产品的现代化气息等三个方面,将非遗产品的设计内容进行改善和提升,能更加有效地推动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从而实现非遗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静,廉喻哲,李伟.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工程设计,2020,2(01):59-63+68.
[2]王琪.叙事性思维在数字博物館中的设计应用[J].设计,2019,32(19):158-160.
[3]田涛.基于叙事思维的非遗产品设计——以黄梅挑花毕业设计教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9(15):137-138.
(作者简介:刘希,女,硕士研究生,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