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2115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与教育事业相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它不仅丰富了课堂内涵,还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与此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可见其重要性。本文主要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 多媒体技术 运用 策略

  一、引言

  当前,小学教育更加强调课堂效率与课堂趣味并行的理念。据调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小学教学课堂相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灵活,体现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多媒体课堂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更为直观的音乐冲击,感受到生命力十足的音乐。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对音乐开始产生个性化的感受,这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发现音乐的乐趣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多媒体运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优势

  (一)丰富学生的认知

  多媒体为传统课堂带来的一大闪光点就是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多元,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思维局限的学习状况,彻底摆脱时间与空间对学生求知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无限的知识,感受音乐中不一样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认知。因此,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烘托音乐学习氛围,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劳动最光荣》这一歌曲时,两种教学模式就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风格。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可能会为学生亲自范唱这首歌曲,在学生熟悉到一定程度时,带领学练习合唱,总体上教学呈现出生硬、呆板的感觉,效率不高。从激发学生音乐灵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仔细分析,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音乐时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达不到良好的教育目标。然而,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这样的状况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变。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多种类型的音乐视频,通过选择不同的音乐视频去诠释这首歌的内涵,让学生对于劳动的理解不再只停留于想象之中,丰富学生的认识。教师通过结合视频与课堂内容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意义,能够引导学生对劳动者发出最为诚挚的敬意,发挥了音乐的教育意义。与此同时,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首歌曲的含义,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认知。

  视频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利用视频讲解新知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无形中拓展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提升课堂参与感,为学生真实地展示劳动这一抽象而又普遍的现象,让整节课堂变得更加饱满。从这一角度上论证多媒体的作用,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充分切合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尝试。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种丰富的演绎形式,它总是给人以极大的愉悦感,丰富身心。音乐由词、曲以及各种乐器集合而成,是一个大的集合概念。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音乐,学懂音乐,拆分音乐,从音乐的部分入手是一个正确的教学选择。乐器是音乐的灵魂,有了乐器,整个音乐也变得更加充盈。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各种乐器,了解各种乐器的功能、音色等,提升对音乐的认识,对音乐形成一个深层次、多方面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音乐审美能力。

  小学阶段的音乐组成较为简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乐器,让学生了解该乐器的音色、作用等,丰富课堂知识。例如打击乐器三角铁,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三角铁的图片,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了解其音色,同时为学生介绍该乐器的悠久历史,引导学生对该乐器形成一个全面而又丰富的理解;板鼓,又称单皮帮,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历史悠久;沙槌,也称沙球,最早起源于南美印第安人的节奏性打击乐器,起到奠定音乐基底的作用,使音乐更富节奏感。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了这些乐器的图片,延伸了音乐课堂,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这些打击乐器,使学生在下一次欣赏音乐时,能够更加注重音乐背后乐器的烘托作用,将音乐的学习审视得更为全面而又通透,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与美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美又能够升华音乐的内涵,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乐器,将音乐这一整体拆分开来分别介绍,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辨别音樂的组成,发现音乐中优美的细节,感受这些细节中体现出来的魅力,提升学生对音乐整体认识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对音乐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师开展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深度挖掘多媒体技术下富含的丰富学习资源,展现课堂教学层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相信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发现音乐带给人的魅力,从而彻底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爱上音乐学习,真正认识音乐为人的精神带来的慰藉作用。

  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上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首先,为了丰富音乐课堂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制作精美而又生动的PPT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剪辑精炼的视频以及音频,让这些资源尽可能多地贴合教学思路,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课堂。最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特征性较强的音乐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星光圆舞曲》时,教师可以烘托跳舞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充分挖掘每一种音乐呈现出的情感,让学生发现音乐本身的丰富内涵,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歌曲《小猴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猴子的一些多媒体图片和视频,这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使学生对这首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种类的歌曲。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歌曲,还可以让他们学习一些关于歌曲的知识。

  (四)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器乐欣赏

  在音乐教学中,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习一些乐器。但是,学生记住这些乐器的名称和形状是困难的,对记忆力产生很大考验。让学生记下这些乐器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多听。由于学校的硬件不是很丰富,所以不会在学校播放很多音乐,导致学生只记得乐器的形状而不知道乐器的声音。由于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这个记忆只是短时记忆。而多媒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找到各种乐器的声音,并结合各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使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乐器的美感。

  2.场景融入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可能只是会唱一首歌,却不懂这首歌蕴含的情感。所以,让学生在唱歌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内涵非常重要。多媒体音乐教室可以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体现音乐中的场景,将音乐与场景融合。例如,教师在教授歌曲《劳动之歌》时,可以让学生首先通过听歌来增加学习兴趣,先使用多媒体播放“劳动”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加深理解。

  (五)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音乐教室使用多媒体可以使一些音乐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过去,如果学生要学习歌曲,他们只能通过播放录音带或通过教师演奏旋律。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听音乐。例如,有些歌曲可能已经在一些大型聚会上播放过,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聚会上的歌曲,更好地将学生带到音乐现场,让学生直接欣赏歌曲的魅力,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视听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展开教学任务时必须参考的一种潜在因素,只有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才能更加清晰明了,层次分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变得多样而又灵活,能够随着音乐特点、学生兴趣不斷进行变化,为学生提供“新鲜”的教学课堂。

  三、结语

  总体来说,多媒体技术对学生音乐学习生涯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要想正确、持久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教师的正确应用、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都是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科技优势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且趣味性十足的课堂,就可以在高效的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音乐的熏陶作用,使其能够深刻感受到音乐中隐藏的精神品质,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作者简介:徐明宽,男,本科,昆山市昆山开发区晨曦小学,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刘月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