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学美育现状及策略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0642
摘要:我国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在教育中去实践。本文将就中学美育的现状和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帮助中学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中学 美育 现状 策略

  中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时期,是能力兴趣培养的主要阶段,但同时也要面临全国统一考试的检验,以求拥有更好的未来。因此,很多中学教师以应对考试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也只关注学生该如何掌握答题技巧,从而获得高分,忽视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学生缺乏寻找美的意识,品味也因此逐渐变得平庸。所以在最新的教育改革中,美育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改进美育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

  一、中学美育现状分析

  中学美育虽然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现代教育中仍属于比较薄弱的一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应试教育模式深深影响着一代教师的教学意识和习惯。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会不自觉地引导学生学习得分数的技巧,学习需要考试的内容,将教学放在帮助学生通过考试上,习惯性地忽视学生对美的需求。久而久之,教师本人也会对美育的认知变得片面,认不清美育的价值和作用,使美育在中学教育中难以开展。其次,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中学重视自身的升学率,并为教师设下升学目标,使得教师不得不为了完成目标而牺牲学生的美育,占用艺术文体类不需要考试的科目的课堂时间,为学生讲授更多的考试涉及的内容,以求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知识,通过考试,以完成升学率提升的目标。很多学校将考试科目设为主科,将不需考试的科目设为副科或者小科,并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分配给主要科目,将少部分时间分给副科或小科。学生无法获得全面的教育,在艺术美育方面有所欠缺。所以,中小学要发展美育,首先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二、中学美育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要想普及美育,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对美育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学校尊重音乐、美术等艺术文体类科目和不需要考试的科目,不占用其课堂时间,让学生能充分学习不同的科目知识,获得更多的艺术或体育实践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为学生渗透美育,体会不同科目的美。其次,各科教师要丰富自己对美育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考试成绩,还要在教课的同时渗透美育知识,帮助学生鉴赏美,感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授语文古诗词时,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诗词的含义和表现手法,还要引领学生感受中国古诗词之美。比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在为学生逐句分析时,借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些皎洁的月亮的图片。在学习“天上宫阙”时,播放一张月亮上的宫殿的图片,在学习“起舞弄清影”时,可以播放嫦娥在月宫起舞的图片,通过图片和教师的解说具象化地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在诗词全部学习完后,教师还可以将专业的朗诵音频播放给学生听,帮助学生在完全了解诗歌之后进一步体会诗歌的美。还有,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配合教师进行体育运动,而不是要求学生在自由休息时多看几个知识点。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多进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课前热身时做游戏,在学习跳远、田径等运动时,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教师还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其他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体会到体育竞技之美,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二)创建美育氛围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校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美育素养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学校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比如丰富展板内容,绘制板报彩图,创新条幅语言等等,让学生走在校园里也能感受到多彩的学习氛围。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教育学生保持校园卫生,以此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干净明亮的校园环境。食堂和宿舍等场所,也可以布置一些有学习特色的装饰,如在食堂摆放一个书架,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书籍刊物,在宿舍悬挂一些海报,上面印一些与学习相关的名人名言等,让学生走在校园的各个地方都能感受到知识之美。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积极地组织学生探讨知识的美,让学生处在美育的课堂氛围里。

  例如,学校可以固定一个时间,组织各年级、各班轮流打扫校园的不同地方,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不仅能够劳动,还能仔细欣賞自己的校园,感受校园的美。学校还可以利用展示栏,每星期或每个月规定一个主题,可以是剪纸,可以是摄像,还可以是作文,组织各年级各班级进行优秀作品选拔,并将各班好的作品在展示栏展示,以此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参与了校园的美化建设。学校还可以组织各年级各班来画黑板报,根据黑板数量,组织各班轮流进行板报设计,并保留各班的设计半个月或一个月,既给了学生参与美化校园的机会,还为学生创造了多彩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体会到校园的美。最后,教师在授课时,如在学习数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算,来发现数学规律,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使课堂学生处在一种发现新知的喜悦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规律之美。

  (三)开发美育载体

  任何一种教育都需要有一个载体,就像课本是各科教育的载体一样,美育也需要一个载体。但在中学阶段的美育,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渗透,需要教师在渗透时找到合适的载体。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美,不同的知识也有不同的美,这些都需要学生去感受,也需要教师借助载体来指引。比如语文的课文就是文学之美的载体,数学公式就是数学推理之美的载体,等等。要想在中学顺利地开展美育,就需要教师积极地为美开发载体,以此来帮助学生感受美育,提高综合素养。

  例如在实际案例中,学生在写作文时,优秀的文章是需要学生借助文字来表达的,这就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鉴赏美的能力。这时教师便可以将作文作为美育的载体,在为学生解析作文主题时,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范文,让学生体会这一主题下的文章之美。还可以在学生写一些关于生活的文章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和观察,以此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寻找美,帮助学生提高发现美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创作,将作文作为一个表达美的载体,在学生写作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将自己看到的美分享给更多的人。这样不仅能通过作文这一载体,将美分享给更多的人,还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增加自己的审美素养。

  总而言之,美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净化心灵,提升品位,还能帮助学生塑造一个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受到美的陶冶。

  参考文献:

  [1]杨明月.论推进农村中小学美育教育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05):144-145.

  [2]杨真.农村中学美育教育现状及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7):1-2.

  (作者简介:王大禹,男,硕士研究生,银川高级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国际软件工程音乐制作)(责任编辑 葛星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