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留守儿童情感要求的互动式动漫产品设计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0438
摘要:动漫产品的互动性是动漫产品的一项重要功能,它的表现形式繁多,内容多样化。互动式动漫产品的概念出现和实践结合起步时间并不长。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互动式动漫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也不断完善。虽然互动功能应用越来越多地被用户认可和接受,但是互动式情感的设计还是不足的,当下社会上许多互动式动漫产品在情感互动方面的设计并不针对广大的留守儿童,不能较好地完成留守儿童的情感要求。因此,互动式动漫产品设计在不断完善互动功能的同时,也要从文化和情感的诉求方面更符合广大留守儿童的要求,给他们带来更多情感上的体验与关怀。

  关键词:情感 互动式 动漫产品 设计

  一、留守儿童群体情感要求的特点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两个人或其中一个人不在身边,长期在外地工作,儿童必须留在家庭中,并需要其他的亲属来照顾衣食住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会去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更好地给予下一代物质条件,可能会远离家庭和家乡去工作,儿童的照顾责任就被爷爷、奶奶和其他亲属所代替,留守儿童严重缺乏家庭的教育,与父母没有精神上更多的情感交流基础,容易造成儿童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等一系列不良的心理问题。因此,互动式动漫产品需要更多地关注广大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问题,需要用情感进行设计研究。

  二、基于留守儿童群体情感要求的互动式动漫产品

  (一)互动式动漫产品内容与形式表达

  1.经典故事再现

  当下很多互动式动漫产品多是以传统故事原型来设计和创作的,经典故事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而是包含着古人的传统智慧和寓意。动漫产品呈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更好地诠释经典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需要动漫产品来作为载体,让更多的儿童在娱乐的同时,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意识的传播途径。

  2.劳逸结合的学习过程

  热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游戏的活动过程中认知世界,学到新的知识。但是据调查,留守儿童的家长都望子成龙,一味地要求孩子死读书,儿童在压迫中完成学习的过程,时间长了都会出现抵触的心理,对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弱。可见,在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游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劳逸结合的学习是一种探索学习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互动式的动漫产品中将经典故事和儿童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从动漫的形象中衍生出新产品,创造儿童喜爱的电子产品,有利于留守儿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动漫产品的表现形式

  1.由“静”到“动”

  以前的儿童接触的动漫产品大多都是静态的。比如漫画书、木偶玩具、洋娃娃等,儿童刚接触的时候新鲜感浓厚,但是由于缺少动态的感觉、视觉和触觉,“三位一体”的感受并不明显,因此,这些动漫产品不久就会被遗忘在角落,儿童不再去理会它们了。

  传统的动漫产品需要让儿童去看、去读,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自觉性和认知能力有限,很少会自觉地通过这些产品来学习。而动态的电子动漫产品除了视觉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在图像、画面、音效,以及让儿童可以自主操作学习过程等一系列功能上做了进一步处理。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端电子产品也与越来越多的动漫产品相联系,使得电子动漫产品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更强了。这与传统动漫产品的教育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这个重要的改变使得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可以有效地自主学习。

  2.由“被动”到“互动”

  传统的动漫商品大多都是要儿童被动地接受,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听、看都是相对被动的。但是科技与动漫产品的结合,使得产品的互动性得到了很大突破,产品的使用也更倾向于人性化。传统的动漫产品在内容上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它按顺序设定程序,在这个过程中不会考虑到儿童的兴趣所在,儿童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与产品互动。先进的动漫产品会有比较快捷的导向图片,儿童不需要借助大人的帮助就可以较好地理解并完成操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进行内容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动漫电子产品之间有了很多互动,赋予了儿童更多的主动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获得动漫产品带来的帮助。

  三、基于留守儿童群体情感要求的互动式动漫产品设计

  (一)互动式动漫产品设计的可行性

  留守儿童作为当下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处于劣势,而留守儿童大都喜爱动漫产品,因此,动漫产品更应该在消费观念和新文化背景时代体现出更具特色的功能,帮助留守儿童在精神上得到更多的满足。

  当今动漫产品的类别越来越具有针对性,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产品,也从以前简单的物质需求提高到了精神层面的满足。对留守儿童而言,他们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帮助,在精神上更需要社会的呵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来完成,这必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儿童生活的各方面有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造成大部分留守儿童精神上的孤单。因此,动漫产品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儿童精神上的需求。只有更好地提供给留守儿童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他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1.语音交互。在语音互动形式下,留守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发出语音命令来完成任务。语音识别是互动功能的一个基本形式,这是一种将人类语言的词汇内容和计算机语言相结合的功能。语音识别的实现是简单的,是互动界面的一个基础的部分,它的实现使用户和界面的互动逐渐走向成熟。

  2.图像交互。一般来说,计算机是根据用户的输入行为识别图像,然后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和反应。图像的交互其实就是把用户输入的图像转换为另一个图像识别的过程,这种图像的交互很好地缓解了视觉上的疲劳,改善了视觉效果。

  动作的交互是用户在图像使用过程中演变而来的。用户通过可触式的交互界面,更直接地获得数字信息,并且可以控制和使用这些数字信息。对于留守兒童来说,在文字上的认识有限,可以通过触摸交互屏幕的图像来完成自己的想法,这是交互功能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互动式动漫产品设计理念

  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可以将市场上的新形式和新手法的交互式产品设计结合动漫元素来完成,以一种较为简单的形式让儿童接受。

  1.从理论方面来看,以动漫元素进行产品设计,动漫的形象通过产品设计形成具体的动漫产业链,丰富了动漫产品的多样化。在动漫产品中实现交互的功能,大大拉近了用户和产品的距离,使得留守儿童可以更简便地使用交互设计来完成操作。

  2.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互动式技术和动漫产品的结合,使得交互式的动漫产品可以调动留守儿童的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与动漫产品进行互动,从而在种类丰富的交互动漫产品中获得利益。

  3.从设计角度来看,互动式动漫产品的设计主线是以广大家庭为主的。留守儿童由于年龄不大,对事情的注意力保持并不会太久,容易受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在互动式动漫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从产品的造型和颜色上都符合儿童的需求。

  (三)互动式动漫产品的外观设计

  动漫产品以动漫形象和形式为基础完成外观设计。根据不同的动漫风格和产品要求,在外观上要多体现出造型写实、变形和夸张等形象。

  1.造型的寫实

  一般来说,儿童对造型写实的动漫产品接受起来都比较容易,符合儿童的审美习惯,但造型写实并不是生硬的模仿,而是在不断的概括中提炼出来的具象造型。

  2.动漫形象的夸张化

  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事物的基本特征,才能做到合理的夸张和变形,才能保证变形和夸张后的形象符合视觉和心理的表现。夸张和变形是对事物外形有了充分的认识,并感性地再分析和再现其产品造型的一个设计过程。因此,针对留守儿童的动漫产品,应通过变形和夸张使其更个性化,更具艺术感,比原有的动漫形象更能吸引儿童,为产品的设计增加新的活力。

  3.动漫产品显示方式中的拟人化手法

  产品设计的拟人化是设计的一个创意过程。动漫产品的不同造型是由结构和色彩等元素创造出来的拟人化的艺术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将人的表情、动作和神态赋予没有生命的动漫物体,这样会增强动漫产品的趣味性。

  4.界面设计

  界面是用户和电子产品活动的中介,界面的合理设计会使人机操作方便、简洁。较好的界面设计可以更准确地传递使用信息,切实反映出互动式动漫产品与儿童之间的情感需求关系。整体的操作界面要简洁大方,因为儿童不会对产品复杂的功能感兴趣,造型上的设计一般以较为柔和的曲线为主,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儿童不注意产生的滑落。

  四、结语

  互动式动漫产品对留守儿童情感需求的体现表现为,一是互动式的动漫产品是以动漫的艺术形式来展现的,容易被留守儿童接受;二是以互动的形式来传播知识和教导儿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在娱乐轻松的过程中让留守儿童更好地掌握知识。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有越来越多的优秀设计师进行互动式动漫产品设计,针对留守儿童情感需求改良现有互动式动漫产品,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感受互动式动漫产品的乐趣和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赵江洪.设计心理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日]中野晴行.动漫创意产业论[M].甄西,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杨俐.现代社会与儿童玩具的功能变迁[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情感需求的交互式动漫产品设计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C42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兴海,男,硕士研究生,北部湾大学陶瓷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责任编辑 葛星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