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音乐 节奏把握 培养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为能够实现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节奏把握能力。本文就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节奏把握的培养进行分析。
一、音乐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价值及意义
在音乐作品中,音乐节奏属于重要架构,音乐节奏可使音乐作品中的各种不同旋律及音节组织在一起,从而使音乐作品的受众能够感受到节奏感。比如在奏鸣曲类型的音乐中,单独乐章虽然具备速度,在不同感情基调下会有不同速度,但基本速度不会发生变化,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整体作品比较统一,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乐曲的完成性得到有效保障。因而,音乐节奏在音乐作品中属于关键的影响因素。在目前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能使学生增强自身的音乐创造力及想象力,而这对于学生的乐感会产生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视唱能力。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节奏训练加以重视,利用相关方法实现教学趣味性的提升,使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更好地掌握与体会音乐节奏。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在小学音乐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对歌唱部分内容进行提炼,将生动形象且节奏明快的音乐作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音乐节奏更好地把握,实现学生音乐认知能力的有效提升,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及能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把握的培养途径及措施
(一)运用动作模仿法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音乐节奏把握的培养,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动作模仿法。这一培养方法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出学生音乐视唱中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依据所感受到的节奏,做出相关的动作,并且要求学生对节奏变化慢慢体会,对其中的强音及重音进行合理区分。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学生音乐节奏变化,指导学生依据节奏变化对步伐及音乐动作合理调整,清楚区分不同音符时值。在收集完音乐节奏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简单音乐节奏,以此为基础逐渐提升训练难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及感受音乐节奏,使音乐节奏把握的培养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运用聆听比较法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对节奏把握的培养,除需要运用动作模仿法之外,还需要对聆听比较法进行合理应用,这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对于这一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节奏变化进行仔细观察,指导学生认真聆听各种节奏的音乐,对节奏素材积极探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音乐节奏进行充分挖掘,将这些内容有效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深刻的体会,对音乐节奏有效理解及把握。同时,音乐教师还要将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了解,很好地把握不同音乐的节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节奏读词法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音乐节奏把握的培养,另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节奏读词法。对于这一方法的应用,主要就是让学生对歌词进行有节奏朗读,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把握音乐节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可先让学生对歌词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歌词使学生很好地把握歌词节奏。在对歌词节奏感有效把握的基础上,学生就能对整体音乐作品的节奏进行有效把握。在这一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注意选择节奏感比较强的一些歌词让学生进行朗读,这对于学生准确把握音乐节奏十分有利。
三、结语
在当前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音乐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这对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十分重要。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充分认识音乐节奏的价值及意义,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促使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董玉萍.小學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方法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2]万文娟.浅谈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感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9(11).
[3]谭家敏.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戏剧之家,2019(30).
(作者简介:邢玉蓉,女,本科,兰州市福利东路第三小学,中二,研究方向: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