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8364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信息的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在各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新媒体的应用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对新媒体的准确认知对其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 校园文化 机遇 挑战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科学的研究与创新,新媒体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新媒体的应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产生着不小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新媒体的应用与推广,使校园文化更加丰富且更有开放性。但新媒体也有其弊端,校园文化的虚拟性以及多元化,都需要引起注意。

  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不是特指的、绝对的概念,是相对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新媒体的“新”只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区别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这四个传统类型的媒体,本文分析的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笔者认为,新媒体主要是指互联网媒体,包括各种类型的网站、搜索引擎等新型媒体;手机媒体,主要是手机的各种类型的应用和功能软件等;还有各种形式的数字传播媒体。

  二、新媒体情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研究

  随着新型传播媒体的广泛应用,新媒体已发展成了非常重要的文化阵地,能否有效占据这种新型的文化阵地,并进行合理的应用,将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是否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是否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与发展需要,关乎校园文化发展方向的把控与引导。“后喻文化”是在新媒体的渗透和应用下产生的,有别于传统类型的文化形态,在“后喻文化”这一文化形态下,人们的认识和应对有着较大程度的滞后。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新型传播媒体的认识,必须对新媒体在技术层面、规律层面以及应用层面等进行科学、全面的研究,如此我们才能掌握对新媒体的主动权。

  (二)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更快捷便利、互动性更强等。新型传播媒体的出现,以极快的速度受到了高校学生群体的喜爱与应用,已深层地融入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包括学习和生活,对新型传播媒体的沉迷已是不可逆转的普遍现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对新型传播媒体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合理应用社交软件、网站等新型传播媒体平台,使新媒体作为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方式。另外,对校园报纸、广播电台等传统形式的媒体也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加强其互动性,使传统媒体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三)加快新媒体应用的制度建设

  为新媒体的良好应用制定合理的制度,使新媒体较好地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一是要强化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营造积极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改进和丰富网站内容,采取合理的办法加强网站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要强化网络环境的管理,用合理的制度约束,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服务性能,强化对网络信息的监督控制,严防不良网络信息的出现和传播。征求师生的合理建议,为教师和学生创建便利的互动交流平台。施行严格合理的网络环境管理规定和制度,使网络环境健康、规范,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严格的法律制度,强化网络环境的监督控制。

  (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引导、指引人们合理正确地共享、使用媒体资源。在现阶段,高校学生对互联网络媒介的使用欠缺足够的理性,对网络媒介的认知只存在于表面,对不实、淫穢等社会恶性信息欠缺足够的价值判断。因此,对高校学生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他们认识媒介本质的能力,能客观地评判媒体本身的性质,了解媒介的属性及其基本形态,能辨别媒介所传送的信息,加强对信息的认知能力。

  (五)要善于优化管理

  高校在致力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工作,要以兼容的态度对新型传播媒体进行科学的管理。在校园教育工作中融入新媒体的有关知识,可设立相应的课程教育,使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更加正确合理。教育高校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提高抵制不良文化的能力,要完善新型传播媒体的信息监督管理机制,抵制不良信息的渗透与传播,促进校园文化的良好建设。

  三、结语

  在新媒体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任务艰巨。我们需要认清和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把握发展机会,克服将会遇到的困难。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要深入认识、合理应用新媒体,把握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长江丛刊,2016(24).

  [2]朱岩岩.新媒体环境下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创新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

  [3]陈希.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J].传播力研究,2019(25).

  (作者简介:宋洋,女,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马社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