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艺团体 舞蹈演员 专业能力培养 策略
文艺团体离不开与观众的密切交往和联系,文艺团体舞蹈事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舞蹈演员专业的舞蹈能力。我们应当对舞蹈演员充分培养,提升舞蹈演员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及改良措施,让舞蹈演员可以呈现出更完美的舞蹈艺术。
一、文艺团体现有舞蹈演员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专业能力差距大
文艺团体由多名舞蹈演员组成,各个演员之间专业水平不同。首先,有的舞蹈演员经过全面、系统性的专业舞蹈训练,在一些舞蹈基本功,比如软开度、肌肉能力、身体的韵律性等方面都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有的舞蹈演员仅仅是因为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从事舞蹈行业,并未从小经历系统的训练,舞蹈基础薄弱,舞台经验少,只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形体训练或单一的舞蹈技巧等。其次,有的舞蹈演员在文艺团体工作了很多年,舞台经验丰富,临场随机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的舞蹈演员新入行不久,心态与能力都没得到很好的调整。因此,整个文艺团体的舞蹈演员专业能力差距很大,演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这给一台良好的舞台表演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舞蹈演员积极性不高
舞蹈演员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辛苦的、终身学习的过程,舞蹈基本功训练非常枯燥,一部分自身基础较差、性格比较软弱的舞蹈演员接受不了反复的、艰苦的舞蹈训练,就会产生厌倦、糊弄的心态,在日常的训练与表演中产生负面情绪,使得舞台最后呈现效果不佳。[1]还有一部分舞蹈演员在进入文艺团体之前,受到过全面系统的训练,但由于自我感觉良好,产生了优越的心态,不屑于文工团的训练。离开了之前艰苦严苛的训练过程,人的懒惰意识滋生,找到工作有了谋生能力之后,就不愿再继续努力,学习积极性很低,得过且过,使得舞蹈专业能力严重下滑,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无法完成,最终使舞台效果的呈现不佳,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
(三)训练时间不足
文艺团体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许多对外演出是避免不了的。由于对外演出频繁,许多舞蹈演员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投放到可以出演的角色上,对于自己不表演的部分毫不在意,既不了解也不参与训练,只是按部就班地演出与彩排,一旦出现临时角色调换,不能及时顶上,造成演出事故。培养专业能力的时间越长,舞蹈演员获得的专业能力就越强,在实际舞台演出时的表演效果就越好。专业能力需要一天一天地积累与巩固,不能一蹴而就,在舞蹈专业能力的积累上没有捷径可以走,需要每个舞蹈演员脚踏实地地训练,不论有没有演出,都应夜以继日地训练与积累,量变引起质变,最后达到一个良好的舞台表现效果。[2]
二、文艺团体对舞蹈演员专业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舞蹈是一门集合技巧、情感、肢体语言的行为艺术,是由舞蹈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和情感将艺术传达给台下的每位观众。每一台完美的舞蹈演出都离不开艺术的思考与情感的传递,舞蹈演员的专业能力包含着演员的情感与舞台表现力、舞蹈技巧与舞蹈台上的应变能力。具有专业的舞蹈能力,舞蹈演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形体韵律与情感将舞蹈艺术的美感与艺术思考无声地传递给观众,与观众形成共鸣,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的魅力与影响力。[3]
(一)加强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
针对文艺团体个体能力差距大的问题,要加强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的策略。训练方法的目的是提高全体舞蹈演员的综合水平,对于没经受过系统训练的舞蹈演员进行系统的培养与提升,让没有训练经验的舞蹈演员尽快融入文艺团体的艺术氛围之中,在舞蹈老师的指引下,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方法,改变之前的“野路子”,成为更规范、更专业的舞蹈演员。而对于曾经受过系统训练的舞蹈演员,也不能放松要求,也要进行训练。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预期结果的,“三天不练,师傅知道”,哪怕是短期的放松,也会影响舞台上的表演效果。[4]有经验的舞蹈演员更应抓住基本能力训练的机会,温习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内容,补充自己随着时间而忘记的舞蹈技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新老舞蹈演员不应拉帮结派,相互打压,而是应当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夯实舞蹈的基本功,在舞台上娴熟优美地向观众展示自己。
(二)培养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表情是舞蹈演员向观众传达舞蹈艺术的重要表现工具,可以让观众对舞蹈想要表达的内容有最直观的了解。每一位舞蹈角色所蕴含的人物特点与人物感情都不相同,需要舞蹈演员细心揣摩,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多层次地展现出来。例如芭蕾舞《天鹅湖》中描绘的白天鹅公主,高贵美丽又带着浓郁的哀愁。全舞以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作为根本,天鹅公主用一个猫跳轻灵优雅地落在舞台上,悲怆忧伤地责问王子为什么要射击她和她的同伴。然后,音乐由双簧管的抒情变为快板,天鹅公主向王子缓缓倾诉:她名为奥杰塔,原是一名公主,不幸中了魔法师洛特巴尔特的黑魔法,在白天只能以天鹅的形态存在,到了夜里才恢复为人身。魔法师则化身的猫头鹰,时刻监视着她们。接下来恶毒的魔法师出场,白天鹅公主惊慌失措,王子决定保护公主并向公主表白。公主的喜怒哀乐不断变换,既有着爱情的甜蜜,也蕴含着对于命运的愤慨,感叹命运不公,想要反抗追寻幸福。舞蹈演员在表演中,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应表现角色的哀愁、伤心、开心、含羞、愤怒等情感。只有舞蹈表演者全身心投入时,他对角色的情感内涵作出的诠释才能被认可。所以在对文艺团体舞蹈演员的训练中,要注重启发舞蹈演员去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情感,让演员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中心脉络,从而演绎出更能打动人的舞蹈作品。
(三)培养舞蹈演员的舞台应变能力
舞台表演会使人的心理受到强烈的刺激,产生“应激反应”,舞蹈演员的应激反应会直接体现到身体上,比如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出现呼吸急促和手脚发凉,甚至想上厕所的现象。为了使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文艺团体就要着重培养舞蹈演员的心理素质,将这种刺激有效控制在心理和生理的正常范围之内。通过台下不断地训练,使舞蹈演员克服舞台上的紧张心理,在舞台表演中发挥出日常训练的水平,面对突发状况临危不乱,及时进行圆场,避免被台下观众发现忘动作、忘词、穿帮等现象,导致舞台事故。在每场舞台表演中,舞蹈演员都要进行自我调节,以最佳状态上场,真正释放自我,在演出中做到形神兼备、情感充沛,为观众带来极富张力和舞台感染力的艺术表演。
三、结语
针对舞蹈演员专业能力不足的现象,文艺团体需要改良旧的培训方法,把握使舞蹈演员能力提升的新方向,着重关注每一个舞蹈演员的能力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发挥舞蹈演员的优势,帮助舞蹈演员改掉自身的缺陷,全面提高文艺团体演员的整体专业能力,努力培养专业过硬、能力更强的舞蹈人才,让文艺团体与社会最新形势接轨,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丽娜.舞蹈表演中的角色塑造元素探讨[J].戏剧之家,2018(32).
[2]王明权.论舞蹈表演中的舞蹈演員情感培养的重要性[J].西部皮革,2018(40).
[3]孔姿燕.情感表现在舞蹈演员表演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8(38).
[4]黄盈.浅谈舞蹈编导对舞蹈演员肢体语言的开发[J].艺术评鉴,2017(08).
(作者简介:杜灏,男,大专,运城市蒲剧音乐舞蹈研究所,中级,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责任编辑 葛星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