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互动教学 声乐课堂 声乐教学 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作为知识传递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而在课堂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手法的运用对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因此,互动式教学方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互动教学中的课堂情境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会因为不同的教学顺序和连接方式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根据具体的技巧讲授顺序构成不同的课堂情境,从而会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综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首先,唱歌技巧和声乐知识要难易适度,每一节课的重难点问题要适当划分,如果教学内容超过了学生现有水平太多,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内容布置太多也会对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恰当地选择讲授内容;其次,讲授内容要具有创新性,因此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教学的艺术性。
(二)加强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
教师的言语活动是课堂情境的重要技巧,如果教师采用柔和、委婉的语气和声调进行演唱,学生就会感受到轻松的氛围,因此放松地进行歌唱。尤其是在学生歌唱中存在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式教学,并且準确清晰地点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言行和面部表情都会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甚至,教师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歌唱情绪,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会根据教师的情感变化,调整自己的状态。虽然这种习惯并不好,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是无法避免的。对此,教师必须耐心,尽可能地降低自己对学生整体状态的影响,以此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达到最佳的互动效果。
二、互动教学中的情感激发策略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
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诠释作品,融入正确的感情。每一个声乐作品都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故事,也必然蕴含着特殊的人物感情,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理解和体会声乐作品中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真切地发挥出作品的内在感情。
(二)鼓励并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可以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但自信心并不是盲目的,要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上。自信心对声乐教学来讲十分重要,是学生成功演唱的关键。如果学生对自己不够自信,那么唱歌的状态就是不对的。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积极配合,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自身的行动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同时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享受歌唱。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习声乐也是一样。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互动教学方式中必不可少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吹灰的方式体会腰部用气的感觉。对于这种简单的动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在袖子上、桌子上、书包上,引导学生感受腰部用气的状态,此时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从而正确理解腰部用气的方式。
三、互动教学中的师生交流策略
在互动教学中,师生交流是最为核心的部分。现阶段,大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体系,且独立性、选择性、批判性较强,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观察学生的表情、神态等,以此了解学生的内心。声乐课堂和其他课堂不同,很多时候都会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学生的举动都会在教师的掌握之中,这是对教师课堂效果最为直接的反馈,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观察学生的表情,找到问题的所在,从而科学地指导学生。
四、互动教学中的舞台实践策略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最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事社会工作,积累社会经验。因此,在互动教学中采用科学的舞台实践策略也十分重要。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加强舞台想象力;其次,要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加强规范学生的歌唱舞台形象。此外,还要定期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及汇报,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一生造成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吴静寅.试论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
(作者简介:刘会娟,硕士研究生,湖南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民族民间音乐)(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