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工智能 新媒体艺术 虚拟现实 大数据
一、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1950年,艾伦·图灵发表了一篇名为“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的论文,首次提出了计算机与智能的讨论。随后,经过不断地科学讨论和研究,1956年举办的达特茅斯会议正式拉开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序幕。人工智能(AI)的内涵非常广泛,它是由机器、设备或软件等人造对象表现出的智能,也正是这一特性使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今,在“互联网+”、大数据、融智能的大环境下,海量的数据可以轻易地被计算和分析,人工智能可以轻松地处理和学习用户的喜好、体验数据、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生物有机材料技术、智能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都出现了人工智能的身影。在人工智能迅猛的发展趋势下,新媒体艺术也逐渐与人工智能产生了结合点。新媒体是一种环境,它包含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它不同于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传统媒体形式。新媒体艺术结合了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辅助用户进行媒体信息的传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传统媒体艺术的创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新媒体艺术开始逐渐成为媒体创作的主流形式。
二、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一)人工智能与新媒体互动表演
新媒体表演是一种跨界融合的表演形式,不同于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它是借助于led大屏幕和灯光投影技术的配合,运用3D虚拟影像映射、动作捕捉、虚拟现实、后期特效等方式实现人机互动式的表演形式,并以舞蹈表演等传统的肢体表演方式为依托。新媒体互动表演具有交互性、虚拟性、多样性的特点,其互动形式可以是人和屏幕的互动、表演情境的互动、虚拟影像的互动、观众和表演者的互动。在进行新媒体影像表演时,虚拟影像会与表演者相互交错,情感与情境相互融合,观众和表演者的情绪相互感染。人工智能新媒体的互动表演打破了传统表演的界限,重新界定了表演者、观看者、编创者之间的关系,找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点。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传统表演无法达到的效果在新媒体表演中得以实现。
成立于2001年的日本团队“team lab”,一直致力于通过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方式来探索人与自然、其自身和世界的关系,他们创作的互动影像作品《花舞森林》基于对日本传统美学的思考,并且这件作品中的每一朵花,都经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时计算来与观看者进行实时互动,每一朵花呈现的每时每刻都是不同的,并且同一朵花不会重复出现在作品中,team lab的創作者希望观看者可以通过互动来进行一次精神层面的洗礼,体验这场由人工智能与艺术相结合带来的“昙花一现”的表演。
(二)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VR
VR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的技术。VR的出现一直都是热门话题,虚拟现实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的观影方式,VR技术能够带来更为真实和沉浸式的体验。早期的虚拟现实技术受观看设备价格的限制和一些技术上难题的影响,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与虚拟现实技术不断结合,VR将观看者的观影方式从被动改变到了自主选择观看角度,这也给观看者和创作者都提供了更多空间。2017年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展示了对于VR和AR领域的探索。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和高校也开始了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探索,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已经取得了在三维虚拟人物建模技术、虚拟人运动等方面的进展,而VR也在新媒体领域产生了很多应用。VR技术改变了传统影像的视听语言方式,VR真实的体验环境和沉浸式的优势,能够给观看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没有了传统蒙太奇式的影片叙事手法,导演们需要寻找新的叙事方式,需要更强的故事叙事能力和画面表现能力。爱奇艺公司发布了自己在VR领域探索的成果,多人全感大空间的VR体验《机器人争霸》和爱奇艺VR超高清的巨幕观影效果,实现了不同于传统影视的1080P高清编码,实现了4K高帧率的影片播放。同时,在人工智能和VR技术相结合的方面,爱奇艺也实现了AI深度学习的VR-2D转3D技术等等。未来,人工智能会与虚拟现实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它们得结合会带给我们科技与艺术的盛宴。
(三)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影数字化修复
电影修复一直是困扰电影界的一个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国产电影。但由于早期电影是由胶片拍摄而成,就存在很难保存和低清晰度的问题,很多经典大作无法重现出来。电影修复是一项漫长的工程,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并且完整修复一部电影的成本甚至已经接近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但修复这些国产的优秀电影是对中国优秀历史的传承,具有非凡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动修复经典的胶片电影,同时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低分辨率转向高分辨率的技术。Video Gorillas的研究人员就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大量的胶片电影重制到了4k分辨率;一种名为Bigfoot super resolution的新型辅助技术,通过使用神经网络计算出低分辨率影片中缺失的像素,成功将电影从480p转换成了4k。经典影片重制成高分辨率后重新上映,这样的技术能够让观众在一个全新的视觉体验中重温旧时的感动,对于中国电影文化的传承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四)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传统影视行业的发展变化,对于新闻传播行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早期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行业中的应用,只是作为传统主持人的辅助工具出现,例如,在一些大型的舞台晚会上会出现人工智能机器人,并与传统主持人之间产生互动,这也是初级阶段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改进,2019年2月19日,搜狗与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AI合成主播,并且能够实时输出合成的音频、视频效果,这标志着AI虚拟主持人开始能够独立地完成主持人任务。一方面,大大减少了新闻的后期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新聞视频的制作效率。AI虚拟主持人相较于传统主持人具有更多优势,不仅具有更加精准的播报能力,同时还可以不间断地播报,这也是人工智能技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对于新闻传播行业和新媒体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5G时代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发展趋势
(一)5G时代的优势
5G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一代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不同于4G网络,5G具有高数据传输率、低延迟、高带宽等特点。因此,5G带来了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更多应用可能。4G时代带来了短视频的兴起,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更高的带宽、更高的分辨率、更高质量的长视频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5G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协同应用,5G的普及会推动整个数字产业内容的创新。
(二)5G时代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趋势
4G时代相较于2G及3G时代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高,引发了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兴起,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抖音”“斗鱼”,短视频和网络直播通过互联网平台快速吸引观众,这些App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将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和焦点问题进行视频式的传播,改变传统文字式的枯燥传播方式,图文结合和短视频的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大众的关注度和兴趣,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大用户的范围。随着5G时代的逐渐来临,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会让更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传输成为可能,同时会带来传统视频制作方式的改变。新媒体艺术家们需要更加注重视频的故事内涵和叙事方式,更加注重画面的质量和风格。同时,新媒体艺术也会与虚拟现实技术,如5G+高质量视频、5G+AI、5G+VR\AR、5G+电影、5G+游戏、5G+8K等领域更加深度地结合。未来的新媒体艺术一定会在5G的大环境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更多创新设计,不断推动新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将逐渐发展得更加成熟,也会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之中。更加优化的智能算法、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会让人工智能更加接近人类智能。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下,新媒体的智能化将更加成熟和稳定,在人工智能技术和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帮助下,新媒体艺术交互式和沉浸式的用户体验将会被优化,人工智能将会与媒体行业结合得更加完美。未来,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更加智能化的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卢迪,邱子欣.5G新媒体三大应用场景的入口构建与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7).
[2]郑宜庸.移动短视频的影像表征和文化革新意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4).
[3]赵一玮.人工智能在新媒体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特征[J].科技传播,2019(17).
[4]张梦鑫.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媒体广告的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9(12).
[5]刘雪梅,杨晨熙.人工智能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趋势[J].当代传播,2017(05).
(作者简介:杨青,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新媒体设计)(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