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玉娇梨》中主人公的“原则”个性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5655
摘要:《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最早的、风格最为纯正的才子佳人小说代表作,在“十大才子书”中位居第三。《玉娇梨》叙述了苏友白、白红玉与卢梦梨三人历经波折、途中各种误会巧合、终成眷属的故事。书中苏友白对爱情坚定执着,抱守信念;白红玉对待择偶严肃认真,积极争取;而卢梦梨更是女扮男装,不愿被封建礼法拘束,对婚姻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三位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对婚姻的“洁癖”都表现了他们各自的“原则”个性。

  关键词:《玉娇梨》 主人公 个性

  一、苏友白的“原则”个性

  《玉娇梨》中的男主人公苏友白,本书的唯一才子,关键线索人物,具备了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才貌双全。苏友白出场不见其人,先见其才,由吴翰林见到苏友白的诗引出来,等到见其本人,又是才貌出众,风流倜傥自不在话下。至此,这苏友白再出众,在诸位读者看来未免“平庸”,毕竟此等才子模式司空见惯。而苏友白之所以是独一无二、世间罕有的苏友白,正是由于他对爱情的原则个性。

  第五回“穷秀才辞婚富贵女”中苏友白曾说:“兄不要把富贵看得重,佳人转看轻了。古今凡搏金紫者,无不是富贵,而绝色佳人能有几个?有才無色,算不得佳人;有色无才,算不得佳人;即有才有色,而与我苏友白无一段脉脉相关之情,亦算不得我苏友白的佳人。”苏友白说完这话,就不再是其他才子所能替代的了,一个《玉娇梨》中个性突出的苏友白就此诞生。

  这便是苏友白的原则:他的佳人不仅要有才,还要有色,更要与他有一段脉脉相关之情。

  接下来的苏友白的情节都是根据他的原则来的,只要符合以上三点,无论富贵与否,就算是一贫如洗,那也是苏友白所倾心的佳人。因为这不是别的才子,这是苏友白。所以接下来所有的误会,苏友白的想法都可以理解了,凡是不成的,都没按苏友白的原则来。所以管你是吴翰林的千金,还是杨御史的明珠,统统不行。白红玉完全符合苏友白的才色兼具,两个人后园通过侍女传诗,增添情缘。相比而言卢梦梨较为复杂,样貌自不必说,才学和白红玉平分秋色,至于与苏友白的情,则是通过其“兄”,也就是她自己主动争取而来,尽管最后苏友白方才得知真相。

  然而正是苏友白的原则,不仅造就了他独特的才子个性,更让他在百般坎坷后喜得佳偶,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以说苏友白的原则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二、白红玉的“原则”个性

  相比苏友白略带少年轻狂而言,白红玉的原则明显简单单纯,就是希望找一个才貌双全的男子。这不单是因为她的家庭因素,也是由于她喜好诗书的个性。

  白红玉出场很早,在本书第一回“小才女代父题诗”中便以一个女中才子、谨慎持家的形象出现。单是从章回名就可以看出,白红玉的才华以及对家人的照顾。白红玉的个性与她的家庭有很大关系,红玉十一岁母亲便亡故,而父亲白太常性情高傲乖僻,“寄情诗酒,日日吟咏”“家居无事,往往白公作了叫红玉和韵,红玉作了与白公推敲。”这么好的女儿,任谁是父亲都想择良偶配之。红玉的才学不仅父亲赏识,与父亲交好的吴翰林、苏御史也颇为称赞。这在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实属罕见,毕竟以往才子佳人小说中女子只要样貌好看便足以配得上才子,而《玉娇梨》把白红玉写得才貌双全,可以说是男女平等的一大进步。

  也正是由于白红玉的原则,使得她在对待爱情上尤为谨慎。红玉丧母多年,家中父亲又个性耿直,所以她虑事周到得体,先前便代父题诗,为父亲着想。直至后来侍女遇到苏友白,生怕又为人所骗,出“送鸿”“迎燕”考验,及至了解真相,喜悦之余又谨慎思考对策,不让苏友白与张轨如结仇,等到张轨如、苏有德作诗出丑,又暗中对父亲点破二人可疑举止。白红玉为了自己的婚恋积极行事,暗中审时度势,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如意郎君,又避免为父亲徒增烦恼。事实上以父亲对她的宠爱,几句话便得以如愿,然而她努力争取,尊重父亲意愿,实乃难能可贵。如果说才学好可以代表智商高,那白红玉的情商更是全书无人可比。甚至在结尾为了与卢梦梨同嫁苏友白,更是说出“贤妹不用多虑,若有争差,愚姐当直言之。如贤妹之事不成,我也不独嫁以负妹也”。如此女子世间罕有。

  三、卢梦梨的“原则”个性

  卢梦梨作为书中另一个女主人公的出现绝对是画龙点睛之笔。白红玉作为才貌双全的佳人确实为《玉娇梨》增色不少,然而“才”的因素也并不陌生,只是本书在女子身上也能看到罢了。不过卢梦梨女扮男装为其妹,也就是她自己,向男方主动求婚,如此大胆行径,怕是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未曾有过,而令人耳目一新的。

  这自然也是由于卢梦梨的原则:为了自己的婚恋积极争取,追求婚恋的自主意识。

  卢梦梨和白红玉不同,卢梦梨无父,只有一寡母和一幼弟,孤儿寡母少有机会结识青年才俊。如此一来,若不是遇到苏友白或是没去江南避难,恐怕女大当嫁的卢梦梨只能嫁给说媒人介绍的平庸人家作妻子了。卢梦梨不甘如此,决心掌控自己的婚恋,家庭因素无法避免,只好自己想办法。遇到了穷途卖赋的苏友白,正是应了那句话,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小小年纪的卢梦梨女扮男装,主动搭讪苏友白,并大胆许亲她妹妹,也就是她自己,并慷慨赠金,无论结果如何,毕竟争取过。而且卢梦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理想的才子,满足了“发乎情”的愿望,为了在礼教所允许的范围内更加自主地活动,她女扮男装,又保证了“止乎礼”的度。

  令人欣慰的是,家人得知她的行为也表示赞同。白红玉闻知她自主婚姻后,惊喜道:“妹子年纪小小,不意倒有这等奇想,又有这等俏胆,可谓美人中之侠士也。”母舅太常正卿白太玄也加以肯定和赞扬地大喜道:“不意他小小年纪,倒有许多作用……此乃极快之事,有何不可!”而才子苏友白为人诚信正直,人品好才学高,最后与白红玉、卢梦梨终成眷属。

  四、结语

  作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滥觞之作,《玉娇梨》可谓明末写实风格盛行的婚恋题材领域的一股清新之风。书中白红玉、卢梦梨以其对婚恋自主的意识、自主追求和自主掌控力,展现了明末封建社会的桎梏下,适婚女性自我意识的萌芽。而其中三位主人公的“原则”个性更是使他们的形象脱颖而出,不流于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

  参考文献:

  [1]荑秋散人,编次.玉娇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刘娜.浅谈《玉娇梨》中卢梦梨形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01).

  (作者简介:沈少伟,男,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唐宋方向>)(责任编辑 葛星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