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海南旅游艺术品的创新与高校艺术教学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6179
摘要:建设国际旅游岛,明确地向我们勾勒了一个国际性旅游大都市的宏伟蓝图,如何体现所谓的国际化、世界性、民族性?笔者认为这绝非仅仅是向外界被动地敞开我们的怀抱,这需要我们树立一种敢于面对、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对海南旅游工艺品的研究与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用新技术、新材料,从民族审美特性中提炼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现代造型设计思维与制作方法;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在保留地域民族特性不变的情况下,合理、适度地创新和开发,从而创造出一系列符合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旅游艺术品。

  关键词:艺术品 创新 高校艺术教学

  海南旅游资源内涵的广泛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决定海南艺术品是否能够不断更新与变化的资源基础和源泉,也是海南艺术品创新的重要依据。特色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优良的本土文化基础与思路的创新,而海南本土艺术院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应是显而易见的。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实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指导方向,国际间的文化、教育、旅游、艺术交流日益增多,如何把握时机,敢于创新,不断创作出更好、更符合市场需要的本土文化产品与旅游文化艺术品,并把它做好做强,是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旅游工艺品的可持续发展与思路创新应更好地在文化性、地域性、功能性、纪念性、環保性方面有所体现,做到众人共赏,使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与艺术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

  目前,就海南的高等艺术院校而言,就具备先天的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在高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及创新方法的改革,切实把握好创新思路与民族文化内涵是高校探索的重点所在。因此,不断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人才与传承队伍,是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必须思索和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针对目前的高校教育教学而言,我们首先应该立足于对海南传统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鼓励学生深入海南、发现海南,积极研究海南的人文历史与民族文化艺术,对海南黎族本土文化特色的元素、图案、形式、色彩等进行广泛收集、整理、提取与整合,培养学生机敏的艺术观察能力与探索精神。

  其次,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从本土民族审美特征中提炼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现代造型设计元素与创作思路;积极推进相关创作思维训练课程的进行,让学生掌握创新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将不同艺术专业学科相互穿插与交流,有机地丰富和拓展艺术教学活动与综合学科协作的创作能力。

  再次,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校企合作,让学生设计与创作的艺术品与市场接轨。换言之,也就是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旅游者的喜好与需求,在市场的变化中捕捉商机,运用专业所学开发和创作受消费者欢迎的旅游工艺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海南当地常见的实用材料作为创作基础。以椰壳为例,从材质特性上来说它是绿色无污染环保材料,可以把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我们可以让设计专业的学生以椰壳为创作元素,立体设计出相关产品的整体造型与艺术风格,诸如花瓶、台灯、器皿等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日常用品;其次,让雕塑专业的同学结合当地民族(黎锦)图案、符号,利用圆雕、镂雕、浮雕等雕刻表现技法加强作品的文化内涵;再次,我们还可以让绘画专业的同学根据造型的需要,描绘与海南文化元素相关的图案,从而丰富作品的视觉审美效果;最后,由产品设计专业的同学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元素,使其具有实用功能、现代感、时尚元素和趣味性。待整个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后,再由平面设计专业的同学对工艺品做相关的包装(如包装盒、包装袋等)设计,总体提升艺术工艺品的附加值等。通过校企合作,把由学校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通过企业生产出来投放市场,企业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再回馈于学校,进行接下来的研发。由此,使产、学、研真正达到良性循环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文化用民,文化惠民的目的。

  作为海南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与科研的重点总是放在研究那些具有主导作用的文化艺术学科上,而忽略了对本土艺术创作资源的挖掘与探索。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做好本土的文化艺术建设也就体现了民族的文化艺术特性。因此,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和自贸港为切入点,积极创新和发展本土文化艺术,不断打造传播海岛文化的独特声誉,让海南艺术品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和自贸港建设当中发扬光大,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周晓梅,藏学军.艺术元素在后世园文化效应的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2013.

  [2]孙淑华.艺心一意——艺术元素在会议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会展,2016.

  [3]张炯炯.皖北地区民间自然手工艺品的现代意义发掘与研究[J].美术教育,2017.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QJY13516010)。

  (作者简介:裴靖,女,硕士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责任编辑 刘月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