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多元化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途径探讨
一、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非常积极,树立的理想也很切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务实性。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和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并为之努力。下面对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教育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
(一)高校缺乏对大学生理想与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视
现如今,很多高校过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而忽略了大学生理想的树立。因此,在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教育工作方面的教学成效甚低,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没有清晰的概念和认知。如果高校重视大学生理想与教育工作,很多大学生在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理想与信念方面的目标会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会更加清晰。
(二)缺乏较为完善的理想与信念教育机制
在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教育方面,高校缺乏较为完善的理想信念教育机制,没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教育体系来指引和教育大学生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为日后更好地就业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上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的氛围沉闷,效果甚微。此外,高校的很多教学模式缺乏有效的创新性,不利于学生认识和掌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影响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四)缺乏实践性教学
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上,空有理论教学而缺乏实践性教学,导致教学效率很难得到更好的提升。此外,在国家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重视,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上依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受教的地位,不利于提升学生树立正确信念和理想的能力及素养。
二、探析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一)高校要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高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时,要重视理想信念课程的教学,并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地位,引导和鼓励高校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不断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理想,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健全和完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机制
高校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机制,改变教学方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理想信念充分地融合到教学活动当中来,让大学生能够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模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从而更好地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树立理想和信念。
(三)创新理想信念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多样化
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必须创新理想信念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调动大学生学习与掌握理想信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理想信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通过多种类的实践活动来树立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因材施教
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价值观各不相同,高校要结合这一现状和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来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使得每个高校大学生都能够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不断树立自己的正确理想,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价值观念与信念,并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保持大学生自身的独特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會各类思潮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为了能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高校必须更新教学手段、健全教育体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从多个方面和角度促进和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得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得到更好的确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佟怡.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8).
[2]柴瑜.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 (01).
[3]张佳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 魅力中国,2016(08).
(作者简介:刘振国,男,硕士,白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