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六一大叔(外三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6944
三欧

  管一个不到四十岁的男人叫“六一大叔”,是不是有点怪?是的,我开始也觉得有点别扭。后来听说了他的一些故事,就觉得这个名字也挺好的,我甚至认为这个名字才是真的适合他。

  我认识他的时候,大概是十年前或更久些。他是这个城市真正的名人,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不论多大年纪的人,统统叫他“六一大叔”。

  二十年前,六一大叔还是个警校的大学生,小伙子长得很帅,而且很有才华。警校马路对面就是北方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那里漂亮的女生可多了。你想啊,一边是威武霸气、精力旺盛的警校男生,一边是温柔多情、能歌善舞的艺校女生,那青春炽热的爱情火苗子,会把中间的马路烧成啥样子?于是,不难想象,作为警校学生会主席的六一大叔和音乐学院的美女校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且迅速升温。

  可天公不作美,也许连老天爷都嫉妒他们吧!就在他们热恋时的那个“六·一”儿童节,六一大叔和心爱的女友去一家幼儿园做义工,在孩子们放学走出校门的那个路口,一辆醉驾的汽车没有减速,冲了过来。六一大叔勇敢地挡在了前面,推开两个孩子和女友。他倒下的时候是微笑着的,一直微笑着。

  值得庆幸的是,六一大叔保住了性命。他舍己为人的义举在那个“六·一”,是这个城市最大的新闻事件。市长亲自批示:全力救治,大力弘扬。之后就是漫长的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人们不愿意相信他被撞成了植物人。一波又一波的媒体宣传他,一批又一批的市民带着孩子来看望他,孩子们亲切地叫他“六一叔叔”或者“六一哥哥”。

  整整五年,他在女友的陪伴下,在医生的努力下,奇迹般地苏醒了。尽管他不能说话,不记得所有的人和事,包括他深爱的女友。

  第七年后的六月一日,我们的英雄和他那不离不弃的女友,又一次感动了这个城市。他们在电视台举行了现场直播的婚礼。女友说:我不能让英雄被遗忘!

  后来,我们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他穿着整洁的衣服,面露微笑,手里拿着几根剥光了皮的白树枝,在路口指挥交通。是的,他天天出现在马路上,出现在没有交警的小路口,或没有红绿灯的小街口。他指挥得很专业,很认真。

  刚开始,妻子会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注視他。后来久了,妻子也就放心地让他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也总找有交通堵塞的路口去查看。只要他去的地方,无论横七竖八地塞到什么程度,见到他就没有不礼让的。马路上,只要有了礼让,有了对方先行的规矩,还哪里会有拥堵和车祸呢?

  多少年了,我总能在马路上看到那个精神、帅气、微笑、认真地挥舞着剥了皮的白柳枝指挥交通的身影。几乎所有的司机都和我一样,心怀着敬意,或是祝福吧。也不知道是谁,从什么时候开始叫他“六一大叔”了。那就这么叫吧,反正他也不反对,你看他依然每天微笑着,像我们的美好生活,像我们变得善良和宽容的心灵!

  如今,六一大叔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一碗面

  面馆里的顾客不多,吧台上的收款机上放着个鱼缸,明显有一层灰尘。我一边吃面,一边看十九大的相关报道。开门,进来一个高大的身影,黄色的胶鞋,一身的迷彩服,裤筒上斑驳着水泥点子,不用看脸,就知道是农民工。

  “吃什么面?”老板娘三十多岁,语气里没有色彩。“我看看。”展示墙上有各种面的图片和价格。过了一会儿,我吃掉两筷头子面了。

  “你到底要吃什么面?”老板娘语气里有了不耐烦的味道。“就要这个热汤面吧!”“就要最便宜的呀?六元的,才四两面够吃吗?”“差不多吧!”“不够吃你可以加面。”“那你给我加面吧!”“加多少啊?”“加满一碗呗!”“加满?那得几两啊?我们是一两面加一块钱的,你知道吧?”“这样啊,那还是不加了吧!”

  这时,他扭头看到了我,“老弟,你这面多少钱?”“他那是九元的,七两面。”老板娘急切地替我回答了。我不悦地看了一眼老板娘,“兄弟,鸡蛋卤,不咸,免费的,自己加。”他冲我露出笑容。

  再看眼前这碗面,我有些难以下咽,便起身结账,留下十二元钱,轻声说道,“给他七两。”

  开门走出面馆,一丝秋风拂过,好凉啊!

  无意偷听

  “这不是老王大嫂吗?你在这家医院当保洁?”

  “他于婶啊,你怎么到这儿来上厕所呢?”

  “我现在分配到医院门口这个路段了,这条马路干净,可轻松多了,你当年可真精,就扫这一片儿了!”

  “精啥?还不是领导安排啥干啥呗!”

  “嗯,也对!哎呀!老王大嫂,实在对不起,我吃坏肚子了,没憋住,把便池弄脏了,你给我递过来一个拖布,我给拖了。”

  “不用,一会儿我来拖吧!我把那个拖布放水房门口来着,让口腔科那个大夫拿去拖地了。”

  “拖厕所那些个污糟东西的,再拿去拖科室的地,不得有味儿啊?”

  “哼!我故意没提醒他的,谁让那个小大夫太不懂事,我老头儿找他镶牙,都没给打个折。”

  王大嫂和于婶的声音很大,看来,我得过一会儿再从厕所出来了。我是谁?我就是把拖布拿回科室拖地的那个口腔科的小大夫。

  臭豆腐

  在张家界旅游,一个团的哪里人都有,开始是陌生的,六七天同游后,慢慢就熟悉了。有个北方大姐,我们连着两天在景区门口大巴上等她晚归,总是比约定时间晚十五分钟左右。这会儿,她才晃悠着宽大的屁股跑回来,手里端了一盒炸臭豆腐。

  导游说:空调车上没法吃那东西,你在车下吃完了再上车。

  她就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上车后捂着嘴说:对不起大家了!我们大草原上没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我吃上瘾了。

  第三天,从一个景点出来,清点人数,还是少了她,于是有个小朋友说:那阿姨肯定又去等炸臭豆腐出锅呢!于是,大家就有点情绪了,私下里有了抱怨。导游也试图安慰大家的焦躁,主动唱起了民歌。二十分钟后,那大姐愁眉苦脸地回来了,沉默不语,手里也没有拿着盒臭豆腐。

  上车后,有人调侃:大姐,你又去吃炸臭豆腐了?

  她说:今天可没吃,我发誓,绝对没吃。

  有几个人附和:不对呀!大姐,怎么又闻到那个味儿了呢?

  她红着脸说:我吃坏肚子了,蹲厕所去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