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开架借阅 图书馆 措施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管理观念的更新,开架借阅成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服务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原本传统的全闭架服务模式逐渐被淘汰,读者进入书库自由挑选所需要的图书、文献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實现了读者与图书的零距离接触。比如开架借阅能够充分地满足所有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激发读者借阅图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充分发挥图书文献资料的潜在作用;对图书馆的工作起到全面的检验和促进作用,无形中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开架借阅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图书乱放、丢失、污损等一系列问题。深入研究并改进图书馆开架借阅的有效措施成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开架借阅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乱架
在开架借阅过程中,大量增加的流通量直接导致读者取书的随意性增加,尤其是一些小说类、医学类、计算机类等借阅率高的图书出现乱架现象,甚至陷于一种完全无序状态。其主要原因是部分读者不了解图书分类和排架规律,也没有使用代书板的习惯,在查找图书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随意抽取、乱插图书;有些读者在发现自己喜爱的图书后,由于当次无法借出,便将图书私自放置到他人注意不到的地方,以便自己下次借阅。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图书的正常借阅。
(二)图书污损
图书的污染和损坏即图书污损。在开架借阅过程中,由于流通量较大,图书不断频繁地下架、归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丢皮、掉页的现象。相应地,索书号和条形码的自然磨损现象也逐渐呈现增加趋势。另外,读者借回书后,有时会在图书上随意圈画、批点,有时会将自己喜欢的图片或文字撕下来,造成“开天窗”的现象。
(三)图书丢失
图书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实行开架借阅后,部分读者乘机将图书据为己有,这便在一定程度上给图书丢失创造了条件。另外,图书馆管理员操作存在失误之处,那些很少再版和复本较少的图书抑或珍贵的孤本书,都可能在管理过程中因为管理失误而丢失。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运行,给馆藏图书资源造成很大损失。
二、开架借阅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读者素质
在开架书库进行借阅时,有必要利用各种方式,教会读者掌握正确的借阅方法。首先,增加制度宣传的力度。在进行借阅时,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开架借阅的性质和管理制度,管理员必须在开架书库的醒目处张贴诸如《读者须知》《开架借阅的规章制度》等内容;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对新读者入馆前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了解开架借阅的性质和管理制度,以便在工作中及时改进和改善服务工作,实现双向沟通。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形式多样的读者座谈会或多开展问卷调查,及时掌握读者的需求动态,以便日后及时改进和改善服务工作;向入库读者发放代书板,强调使用代书板的好处,杜绝图书乱架现象。
(二)优化馆藏结构,减少书籍磨损
图书分类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或其他特征将图书分门别类,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信息化。比如在每个书架设类目标识,便于向读者展示图书分类的类目范围,帮助读者明确不同学科图书的位置以减少乱架的发生;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及阅读频率剔除图书,同时,及时补充新书,对需求量大的图书应尽量增加复本,使馆藏结构更加完善。
(三)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升阅读服务
对于图书管理员而言,其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图书馆在开架借阅方面发挥的作用。所以,必须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管理能力。比如对于读者浏览过后没有借阅的图书,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要做好巡库、指导、整理、清洁等工作;在对读者进行图书内容介绍时,管理人员要能够准确、迅速、有效地为读者提供信息和良好的服务。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发达的今天,开架借阅模式毫无疑问成为人们快速浏览、查找相关内容的契合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借阅模式。然而,该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着几个突出的问题仍需要妥善解决。所以,管理者要从图书馆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图书文献工作能更好、更有效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国花.浅谈图书馆开架借阅的管理工作[J].神州,2012(11).
[2]傅芝芬.浅谈图书馆开架借阅工作[J].现代情报,2003(05).
(作者简介:马艳霞,女,本科,徐州市图书馆,馆员,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