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建设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2062
◎张哲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建设

  ◎张哲

  大学生创业一直以来广受国家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能够缓解就业市场压力,还能够为国家带来经济价值。在这个众创时代,创客创新不但是国家的发展趋势,也被国家定为战略发展目标。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科技创新的平台,在自身专业技术领域的优势下,与社会资源相互配合,努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创业平台。

  科技创新 创新创业工作 大学生

  当前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全世界各国的时髦趋势。就西方国家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已经占据全部大学生的20%。也就是说,在100个大学生中就有20个大学生在自主创业,可见这个比例有多高。我国政府也提出多形式就业、多渠道创业的理念。在国家的积极鼓励下,各地大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创业活动,用创业带动就业。

一、大学生科技创业发展的现状

就目前看大学生科技创业在稳步推进,科技探索、创业教育与创业开展都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首先,大学生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探索现状。目前大学生科技创业仍旧处于积极探索情况。中国高校的科技创业教育也初始在20世纪末期。起步相较于西方国家晚,具备的“挑战杯”竞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发展。

  其次,大学生科技创业发展的创业教育现状。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创业教育工作开展顺利。各高校与共青团共同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教育工作。自2005年后,各高校都将创业项目教育列为选修课。高校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门选修课获得相应的学分,也可以去参加学院组织的创业讲台、创业讲座、创业俱乐部等活动。高校创业教育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下,逐渐完善。创业教育课已经具备了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及教育成果考核机制。

  最后,大学生科技创业发展的创业开展现状。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创业开展现状仍有提升空间。有社科组织对大学生的创业情况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在2013年,中国大学生对科技创业的观念接受度为60%。这60%的大学生表示对科技创业有兴趣。而这其中的40%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想要科学创业。

二、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工作模式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工作模式主要分为指导体系与创业载体这两方面。因此,只要重视指导体系与创业载体,就能重构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工作模式。

  首先,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工作模式里的指导体系。这里面的指导体系指的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流程。也就是说,大学生科学创业需要高校创业教育加以指导。而深化学校的指导教育体系,对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切实创新指导体系,做好创业教育的协同工作,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全面开展创业指导教育。例如完善创业教育指导的管理制度,制订相应的科技创业奖励,做好大学生创业风险保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其次,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工作模式里的创业载体。这里面的创业载体指的是能够提供给大学生创业的资源,例如高校、政府等。创业载体是为了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优势。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地方政府协同合作建立优质的创业资源。学院可以与政府成立科技创业的孵化区,利用高校的办公设施,投入科技创业基金,帮助大学生科技创业。高校与政府也可以对大学生的创业团队进行扶持。例如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书指导、市场运营的对接、天使投资等融资项目的分析等。“创业导师也可以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落实、专利代理申请,项目申报辅导等工作。”[1]

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模式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应该考虑政府部门的参与。有了政府部门的参与,就为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大学生科技创业工作模式应该依托政府部门的优势,再结合自身高校的优势,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技术与政策上的支持。

  首先,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应该借助内外力量。高校想要建立创业基金与实践基地,就需要外界资源的参与,只有与外界资源合作,才能共建创业基金与实践基地。因此,学校借助内外力量,可以进行产学研三方的整合,既可以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对人才的需求,又锻炼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

  其次,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应该依托政策扶持。最近几年,各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2012 年南京市出台《关于实施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的意见》,成立市级15 个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组成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管理落实政府扶持、高校支撑、企业化管理的相关政策。”[2]

  [1]李宇.对接大学与孵化器预孵化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2(01).

  [2]刘广,余文博.大学科技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模式探讨[J].经济师,2014(08).

  张哲,男,硕士研究生,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讲师助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