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
——独特的黑人文学叙事风格
◎郭宝林
每个民族都有其固有的特点,比如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而音乐正是人们情感表达方式的一种。黑人民族曾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役使状态,现在依然有个别的种族歧视现象。面对这种状况,黑人通过音乐来表达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对歧视的反抗和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在歌唱的同时,也在治疗自己心灵上的创伤。音乐打破了种族的壁垒,将黑人的情感渴望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黑人音乐不单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黑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情绪表达的手段,是一种生存方式。而布鲁斯作为黑人民族文化的象征,具有相对独特的叙事特点,从布鲁斯我们就可以看出黑人对民族文化的追求与向往。本文深入探讨分析布鲁斯音乐的叙事特点,体会黑人民族的思想与渴望。
布鲁斯 黑人音乐 黑人文化
一、布鲁斯音乐的起源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富有深刻的内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情操。对于美国黑人来说,音乐对他们的意义重大,因为音乐是黑人民间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形式。美国黑人作为美国南北战争之前殖民运动的牺牲者,音乐成为他们丰富日常生活,纪念和回忆不堪痛苦的最有效的文化形式,这不是文字记载所能倾诉的。在黑人民族被剥夺文字读写权利、被奴役的那段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灵歌、布鲁斯以及爵士乐这三大风格的主流音乐,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布鲁斯,也是最具鲜明特色的音乐形式。正是美国黑人在南北战争之前,被当作奴隶,且是主人的私有财产这段经历,促使受压迫的美国黑人在劳动中产生了这种在“田间呼喊”的布鲁斯音乐风格。这种布鲁斯音乐表达了美国黑人在奴役时期对生活的一种无奈,对能够拥有心爱之人的一种期待,对自身压抑情绪的一种宣泄。这种音乐也是对黑人水深火热生活的印证。黑人音乐的创作者多数来自同一块非洲大陆,文化背景和艺术观念大体相同,也使他们创作的布鲁斯音乐本质上是一种种族的音乐形式。二、布鲁斯的文本叙事
最具黑人特点,最受黑人欢迎的黑人音乐就是布鲁斯,中文翻译为蓝调,它不仅是一种歌唱的方式,也是爵士圆舞曲。从布鲁斯发展而来的爵士乐是美国黑人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爵士乐的构成主要有三部分,分别是二重唱和独奏以及即兴演唱。它的主要特征是钢琴的演奏者在左手弹出稳定节拍的同时,右手可以随意地变化节奏,形成不规则的结构美感。例如作家托妮·莫里森将布鲁斯的特征引入文学创作中,将黑人文化突显出来,使之与美国主流文化形成事实上的并置。布鲁斯风格不仅成为托妮·莫里森作品的一种叙述策略,还构成了她匠心独具的行文风格。三、布鲁斯的情感叙事
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融入产生的,不仅是文学创作素材,还有文学创作的背景资料。作为布鲁斯音乐代表之一的《萨尼的蓝调》,就体现了布鲁斯音乐的这种表达形式,从非洲大陆开始,再到美国南北战争之前的黑人奴隶进行的升华变革,都受到了黑人的喜爱,并在黑人之间广泛推崇且迅速传播,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黑人提供了情感宣泄的方式,极大地抚慰了黑人心灵上的伤口,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寄托和希望。同样是黑人著名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就基于布鲁斯音乐。在她的作品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布鲁斯音乐的影子。对于历史传承来说,真实地记录了黑人在特殊历史时期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黑人生活的艰苦。对黑人民族的自身来说,向世界弘扬了黑人民族文化。布鲁斯作为黑人艺术文化的象征,表达了黑人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向往和不断追求的决心。四、意义表现
由于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以及殖民统治的压迫,黑人受到剥削压迫和种族歧视,使得黑人文化传承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黑人音乐就是在这种压迫和剥削的文化氛围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它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展现了美国黑人民族自身特有的语言风格和思维习惯。其中最具表现意义的便是黑人所向往的自由和平。通过歌唱者简单而朴素的语言和演奏者简单又变化多端的音乐表现形式,把黑人对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对自己渴望的情感,进行简单朴素的自由组合,让音乐饱含丰富生动的文学意义。比如《西尔韦斯特的寝床》一诗中,作者休斯用死亡来表现黑人民族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以黑夜和白天来表现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关系,寄托自己渴望自由的情感。五、结语
音乐是人们相互之间联系的纽带,尤其是对奴役时期的黑人来讲,布鲁斯音乐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音乐风格表现形式,而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达形式。黑人通过布鲁斯音乐表达自己的理想,拯救自己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黑人文学的基础,而黑人音乐正是一种最能代表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特质的符号,布鲁斯正是黑人文化的象征。[1]宓芬芳,谭惠娟.黑人音乐成就黑人文学——论布鲁斯音乐与詹姆斯·鲍德温的《索尼的布鲁斯》[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4).
[2]于静.布鲁斯——独特的黑人文学叙事风格[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6(07).
[3]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罗良功.论黑人音乐与兰斯顿·休斯的诗歌艺术创新[J].外国文学研究,2002(04).
郭宝林,男,中专,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群众艺术馆,工人,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及理论)
(责任编辑 王瑞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