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蒙古族民歌的演唱特点
◎褚黎明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习惯,不同的民族也造就了不同的歌曲演唱特点。蒙古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非常有特点的一个,具备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在民歌演唱中格外突出,歌曲风格粗犷、豪迈、感染力强。本文对蒙古族民歌的演唱特点进行阐述,并深入剖析其演唱风格,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蒙古族民歌 演唱特点 风格
民族歌曲是我国丰富的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星,也是历史传承和发展留下来的优秀文化。每个民族的演唱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与百姓的生活和社会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蒙古族属于部落民族之一,民族特点鲜明,人民生活古朴,喜欢载歌载舞,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民族歌曲及其演唱特点也更为重视,要发展好民族文化,就必须从民歌的演唱特点入手,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蒙古族是我国具有特色的民族之一,民歌的体裁丰富多样,演唱风格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影响,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长调和短调的不同形式,也使得蒙古族民歌在表达形式上更加突出。(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特点
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歌曲类型,大多是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长调民歌歌曲调子悠长、舒缓,基本上歌曲开始的部分音符短促,之后逐渐拉长,再以短促的节奏做收尾,且不具备固定的模式,节奏自由而洒脱。因此,要突出长调民歌的特点,将曲子表达得淋漓尽致,就必须掌握歌曲演唱的特点,将情感表达出来。
(二)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色
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相反,其特点在于片段式音调,发展方式逐渐积累,且一气呵成。受到蒙古地理环境、人文情感以及历史文化的影响,短调民歌音程跳跃较快,在节奏上相对轻快,风格活泼。短调民歌与舞蹈结合更加能够突出民歌的特点,使音乐充满律动,表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格。
二、蒙古族民歌的演唱风格
在地域环境、文化特点、民族历史的影响下,蒙古族民歌的演唱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保留着大量的时代特征,且与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语言特色相结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一)蒙古族民歌的发声方法和背景
发声方法的不同,是蒙古族民歌独特风格形成的根本。一般而言,蒙古族歌曲在发声中具有连贯性,声音与思想情感结合得非常紧密,且气息延绵不绝,演唱风格悠扬婉转。受到歌曲写作背景的影响,蒙古族歌曲的歌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寓意,旋律优美婉转,富有激情,曲子中传递的是民族生活的质朴,体现出了当地人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二)蒙古族民歌的处理和要求
民歌的处理方式是蒙古族民歌演唱的重要表现,是掌握演唱风格的关键。蒙古族民歌的演唱一直都注重流畅奔放,以一种放松的心态通过歌曲直观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豪迈而自由。在进行蒙古族民歌演唱时,要注意气息平稳、均匀,自然地发声,充分地体现出蒙古族的民族特色和草原的辽阔秀美,并展现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当然,要处理好歌曲的演唱,将情感融入其中,首先要对蒙古族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晰地域风土人情和历史,在演唱中保持好呼吸,确保咬字清楚。
(三)蒙古族民歌演唱风格的多元化
民歌主要来源于民族的生活实践。我国地域辽阔,地域环境复杂多变,且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受民族文化特色的影响,蒙古族民歌的演唱风格呈现出多样性。蒙古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以豪爽奔放、自由洒脱为主,可以尽情地表达出演唱者内心真实的思想情感,将演唱者对草原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表现得尤为丰富;甚至有些演唱者通过民歌对唱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既简单明了,又生动感人。
(四)歌曲演唱的独特性
蒙古族属于草原部落,受到生活习惯的影响,蒙古族歌曲的演唱在起初的时候有些夸张,然后在歌曲中基本上都融入了浓厚的文化特色,且呼吸注重声音的练习,以大自然为基础,展现质朴的生活。其独特性的演唱体现着蒙古族的民族色彩和生活习惯,在歌曲中传达真实的感受,体现艺术特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蒙古族民歌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演唱风格也独树一帜,在文化的传承中保留了最真切的情感。根据蒙古族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且民歌里也满载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要传承民歌的独特魅力,就要深入分析民歌演唱的特点,将其文化优势传承下去。[1]杜勇.蒙古族民歌“长调”的特点[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2]格根塔娜,于洪志,胡阿旭,乌日罕.蒙古民歌的嗓音分析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
[3]魏世夫.蒙古族巴林民歌的音乐特点与风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4]安其乐.蒙古族传统曲艺“好来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3).
(责任编辑 刘冬杨)
褚黎明,女,硕士,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