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辅导员面对电信诈骗如何开展学生工作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9366
◎韩艳丽 欧仁辉

  高校辅导员面对电信诈骗如何开展学生工作

  ◎韩艳丽 欧仁辉

  “电信诈骗”备受重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也频频遭遇黑手,同时因个人家庭经济困难、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低等原因,造成了除财产损失外的生命损失,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好预防电信诈骗和遭遇电信诈骗后的追款及疏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电信诈骗 大学生心理危机 预防应对及善后工作

  今年在京召开的两会,几乎全民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就是“电信诈骗”。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好预防电信诈骗和遭遇电信诈骗后的追款及疏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信诈骗数量剧增,形式多样

公安部数据显示,2011年至 2015年,全国通讯信息诈骗案年均增长迅猛,单一案件的损失金额高达数百万元。同时,电信诈骗手段形式多样化,《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列举了四种最常见的诈骗行为:冒充银行、互联网公司、电视台等进行中奖诈骗;冒充公安、卫生局、社保局等工种机构进行电话诈骗;社交软件上冒充亲朋好友进行诈骗的情况;网民因受到各类网络诈骗而遭受经济损失。

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成为电信诈骗的受骗“重灾区”

徐玉玉事件不是个例。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电信诈骗受害“重灾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信息闭塞,未识“人世险恶”,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腾讯公司与公安部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大学生对于电信诈骗事件的关注度在所有年龄层次中占比仅13%。

  其次,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有了一定的独立支配的金钱,但同时尚未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和理财观。这样,就出现学生将本应上交学校的学费用于聚餐、购物,或者到其他高消费场所挥霍。学校催缴学费时,学生没有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寻求家人的帮助,却急功近利,这给了骗子可乘之机,成为他们实施诈骗的目标。

三、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后辅导员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将损失降到最低

徐玉玉事件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除了开展各项活动教育学生如何预防电信诈骗,杜绝被诈骗,也该深思怎样在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后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将损失降到最低,避免学生在遭遇电信诈骗被骗去钱财外,还失去了更为宝贵的生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一)谨防电信诈骗提醒信息随录取通知书寄达准大学生手中

  准大学生在进行网上高考志愿报名咨询、网络购物、网络游戏、交友等活动时,泄露了个人信息。电信诈骗分子利用准大学生和高校之间缺乏联系,假冒高校名义,实施诈骗行为,加强高校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就变得非常重要。作为家校联系开端的邮寄录取通知书,将学校官方的联系方式及谨防电信诈骗的提醒信息一同邮寄。一旦遭遇电信诈骗,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正规的途径与学校联系检验信息真伪,直接将诈骗活动扼杀在摇篮里。

  (二)主题班会,学生免受电信诈骗以预防为主

  无论是新生入学教育、寒暑假安全教育,还是请专项治理电信诈骗的警务人员来校做讲座等手段,将预防工作做到前面。主题班会和讲座中教会学生一些预防电信诈骗的技巧非常重要,诸如涉及转账,一定要多渠道反复确认,不要独自作决定并仓促汇款;节假日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应特别防范类似参与节目中奖等突如其来的“惊喜”;陌生链接或诱导性链接不要轻易点开,特别是智能手机安全软件提示有危险的;手机显示的陌生电话要警惕,特别是智能手机标记为“诈骗”的高危电话。

  (三)学生遭遇诈骗,应帮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积极应对

  了解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情况后,及时报警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学生的开导工作,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避免学生不知道如何面对家人和挫折而遭受更为严重的损失。辅导员组织成立学生监护小组,对当事学生进行全面安全监护,并关注其情绪与行为状况的变化,同时联系学生家长,家校共管,帮助学生积极面对挫折。

四、预防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辅导员工作任重而道远

电信诈骗的手段和途径不断变化,同时,90后、0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增大,大学生面对重大挫折的心理素质也逐渐显现出不足。因此,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要更为细致,将预防电信诈骗的专题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使学生们更为直观深刻地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等,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1]马松,闫肃.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新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2]王静,叶中华.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背景、现状与趋势[J].安全,2010(01).

  [3]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R].2016中国互联网大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2016.

  (责任编辑 刘月娇)

  韩艳丽,女,硕士,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欧仁辉,男,本科,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