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回忆与爱不可辜负
——浅析《伊斯坦布尔假期》
◎张璇
本文是对《伊斯坦布尔假期》一书的鉴赏。《伊斯坦布尔假期》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年轻女孩寻找真命天子的寻爱旅程,命运的征兆、偶然与巧合、女孩的秘密身世,都在充满异国情调的古城伊斯坦布尔上演。甜蜜浪漫的气息充盈在字里行间,令人怦然心动。
《伊斯坦布尔假期》 寻爱旅程 怦然心动
这部小说是将一座神秘的东方城市伊斯坦布尔作为故事背景,将爱情、亲情、友情融入到有着深厚人文色彩的宗教城市中去。这座神秘又古老的城市给整部小说增添了一份异域氛围,使读者很有画面感。女主角阿丽斯因为算命师的一次预言和邻居戴德利,踏上伊斯坦布尔之路。这部小说用轻松的文字描述了一段奇异旅程,很适合休闲消遣,也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一、伊斯坦布尔的假期
小说的起点来自一个算命女人的预言,她对阿丽斯说她必须要进行一场漫长的旅行,途中会遇到六个人,并最终引导她找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许是尘封在记忆中的过去太过痛苦,让她深藏在心里惴惴不安的期许一下子爆发出来,这让阿丽斯走的每一步都犹豫重重。好友卡罗尔的鼓励和邻居戴德利先生的帮忙让她逐渐下定了决心。命运更倾向于相信人们有所突破并愿意为此推波助澜,看书时总有一种上帝之手在悄然操控的感觉。逃避命运最好的方式就是对抗它,就像卡罗尔说的,有些东西在心里啃噬着你,一些你看不见的微弱火焰,却会在你的夜里点燃大火,所以走出自己的藏身地,然后冲向外面。在土耳其这个阿丽斯命定的国度,她终于一点点完成了自己的蜕变,那个曾经需要别人鼓励才能直面命运的女人,最终坚定地站在了自己的回忆面前。在《伊斯坦布尔假期》的最后,她遇到可能是弟弟的那个人,自己推开椅子走了过去,那一刻,重逢与否似乎已不重要,这个女人内心的空缺早已被填平。二、你的爱情,却又如此悲伤
小说里那个嘴巴不饶人又感性风趣的男人——戴德利,他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对爱的理解是悲伤的,他爱她,但是他没有鲜花;他爱她,但是他没有巧克力;他爱她,但是他没有甜言蜜语;他爱她,但是他没有罗曼蒂克。他不像是一个单恋的男子,至少他不像偶像剧中演的那样。他的爱是干净的,是纯粹的,因为他在爱情里面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紧紧相随,长久守候。“因为我见过我母亲的痛苦,所以我知道对于男人而言,爱一个女人就意味着采摘她的美,将它置于温室,细心呵护……直至时间令它褪色,男人再动身去采摘其他的心灵。所以我曾立誓,若是有朝一日,我爱上一个女子,真的爱上了她,我就会好好珍惜它,绝不将它摘下。”戴德利从小受他父母的影响,一开始觉得爱一个人就要远离她、让她自由而不是把花摘下来放在温室直到她凋谢。但最终他还是突破了原本的认知和阿丽斯在一起。那么,爱她是和她在一起还是放她走?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位读者思考。可是,换个方向思考,如果自己就是那个让他深爱的女人,面对他的爱,究竟是喜悦还是伤心呢?人世间的爱有千千万万种,可我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爱你。也许经过兜兜转转,爱情才会更有味道吧。三、孤独的人应该彼此相爱
女主角阿丽斯和男主角戴德利是生活在伦敦的邻居,各有自己的小心思,一同出行,直到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你早已在我的心中留下一抹抹不掉的痕迹。“他们都经历过一段较为孤独的时期,这种孤独无关被爱,无关爱人,只是一种纯粹的孤独。两人都喜欢下雨的季节,都讨厌冬天,两人都曾坐在学校的凳子上做过白日梦,都曾在夏天识得过初恋的滋味,在秋天开始时尝到过分手的痛苦。”张德芬曾经在书中提到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磁场,会散发一定频率,当与另一人的频率相近时,两个人就会互相吸引。马克·李维同样描写了两人的相似之处:一样的倔脾气,一样的艺术类别的工作,一样的孤独,这些都是让两个人互相走近的一层原因。他们一起讨价还价,一起散步,一起看海。他们住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强硬,但我知道,他们的内心是一样孤独的。四、唯回忆与爱不可辜负
在《伊斯坦布尔假期》中,有两段属于阿丽斯的感情线索。一条来自于她的好友安托,还有一条就是一直伴随着她远行的戴德利先生。面对安托,那更像是一段回忆,那是美好,那是纯真,是她一直期望的、又不敢去触碰的。书中有一段阿丽斯给安托写信说:“回忆下童年的味道吧,你书包散发出的皮革的味道、粉笔的气味、你妈妈在厨房为你准备的巧克力牛奶的香味……”那是阿丽斯对心中感情的寄托,那是一种执念。她用写信的方式,去连接自己与安托的这段情感,每一封信里都是满满的回忆。她没有将信寄出去,我认为马克·李维这样写的原因应该是想将这一叠叠回忆留给阿丽斯自己。“当我小的时候,我常花上几小时凝视着建筑物正面的外墙,想象在墙壁的后面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我试着想象和我一样大的孩子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他们在房子里玩耍,把房子弄得一团糟,这就是他们的世界的中心。每天晚上,望着那些明亮的玻璃窗,我就总是想象那里有丰盛的晚餐,那里有节日的晚会……”当想象与现实擦出火花,我们仍忍不住遐想,在这充满希望与爱的世界里,回忆,才是给予我们最美丽的礼物吧。
阿丽斯是不幸也是幸运的,何其不幸,生在那样一个时代;又何其幸运,遇到了两对如此爱她的父母。小说中对于阿丽斯父母的描写寥寥数段,对阿丽斯童年生活的描写也仅仅是她梦中的几个片段,但这些散碎的温情足以让我为之动容。那段阿丽斯父亲描绘的美好未来和她父母的彼此打趣,更让我感慨人类因为战争和杀戮而错失的温情。也正因为回忆如此痛苦,才使未来的美好更令人欣喜。
阿丽斯是一名调香师,那些香水可以代表着心情,代表着爱情,让她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味道,那是女人的香气。有位香水大师曾经说过,人可以在伟大之前,恐惧之前,在美之前闭上眼睛,却不能逃避味道,因为味道与呼吸同在,主宰味道的人就主宰了人的内心。实际上,这段历久弥香的味道一直留在阿丽斯心中,指引她找寻前进的方向并最终带领她回到了故土,找回内心缺失的不安。“我是用这些特殊的气味来标志生活中的每一刻的,它们就是我的语言、是我理解围绕着我的那个世界的方式。我紧紧追寻逝去的每一分钟的气味,就像是有些人会因为看到天空颜色的改变而激动一样。”原来那不仅是香气,更是一段回忆。
对戴德利先生来说,回忆更像是一把爱情的枷锁,无法释怀。年幼时的自己,因为父母之间的爱情,让他知道爱一个人就要远离她、让她自由而不是把花摘下来放在温室直到她凋谢。他面对爱情的悲伤,面对感情的压抑,让这个被感情折磨的男人宁愿选择放弃摘下这朵花转而在背后默默地呵护,也不愿这美丽因为自己的冲动而凋零。大S曾说过:“不自由的爱,是必修学分。真正的爱,是自由的。”但是这种美好的爱,是一种奢望,终究会成为得不到的痛,因为他是自由的,同时也带给对方自由。我很庆幸,当阿丽斯填满了戴德利的记忆,蓦然回首,才发现心中最在乎的男人早早就住在了自己的隔壁,那份惊喜与感动最终推了戴德利一把,抱紧了这个幸运的女人。我很喜欢马克·李维写的一句:“你轻轻的拂过我的灵魂,你改变了我,你让我忽然产生了爱人与被爱的渴望,我怎么能原谅你呢?”在马克·李维的笔下,这份感情的美,就在于戴德利先生放任它在时间中洗涤,时间又最终把爱还给了他。人们相信命运不会推掉原本就属于你的东西,过尽千帆它依旧会回到你的身边。
回忆是如此,爱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张璇,女,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