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如何用图片讲好故事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3770
摘要:本文从专题摄影的角度,论述如何做好专题摄影报道。通过在取材、思维方式、观点、写作、摄影语言等方面讲好故事,做好专题摄影的报道。

  关键词:专题摄影 新闻摄影 摄影语言 人物形象

  专题摄影是用集中拍摄的方式,对一组、一类事物进行拍摄,通过较多的相似照片去集中呈现同一主题。这种方式的展现,能够让照片所描述的内容更加深刻、全面和系统,对人物、景物的刻画也更加细致,角度更丰富。这是电影、画报、杂志等常用的摄影方式。近年来,专题摄影是《新疆日报》摄影版面的主要报道形式,其坚持用图片讲述新闻和新闻背后的故事。专题摄影集中了同一主题下的多幅照片,能够更加全面地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种方式比单纯的一张图片要更加丰富,展现的内容更形象和深刻,让读者能够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专题摄影所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丰富,读者对专题摄影的理解层次也越来越高。如何用图片讲好故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取材

  专题摄影在取材上,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除了一些个别的禁忌系列之外,摄影师可以按照关注的内容进行横向选择、纵向挖掘题材。具体落实到专题新闻摄影上,角度选取的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如果选择的角度一般,拍出来的专题图片就平淡无奇;如果角度新颖独特,拍出来的专题图片就富有新意和感染力。专题摄影讲求深度,没有深度的专题摄影不能真正体现专题摄影的价值和优势。专题摄影立意要有高度,也就是要从大处着眼。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要做到细致入微。著名的美国摄影师亚瑟·罗斯戴尔曾经说过,专题摄影专门针对一个人、一个角色时,更容易成功,而如果拍摄的范围过大,如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则会有很大的难度。

  2014年,《新疆日报》摄影专题《塔克拉玛干婚礼的幸福时光》获得新疆新闻奖摄影类一等奖。本组专题通过拍摄南疆各地的集体婚礼,记录了中国最大的沙漠的边缘发生的浪漫爱情故事。当时我区各地正在全面开展“去极端化”专项教育活动,这组专题的呈现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展现了现代文化引领下的崭新风貌。由此可见,一组好的专题摄影首先要创新选题,直扑崭新生活的“真髓”。

  专题摄影在寻找意义深刻、吸引读者的话题时,如果不能创新思维,站在读者需求的立场出发,就很容易导致选择的题材不被读者认可。基于这种情况,就要加强在专题摄影选材方面的训练,要同社会各界关心的宏观事件、热门话题相结合,在众多的社会热点故事背后寻找立意深刻、关乎更多人利益的话题。要注意遵循以下规则:第一,去掉没有形象性、不适合摄影报道的题材,如千篇一律的会议场面;第二,从国际、全国或地方的视点视角来判断所拍摄的内容有无深刻的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背景和意义,背景和意义决定了所拍摄图片的价值;第三,在报道的题材切入角度上,必须关注人与环境的命运,从具体的事情出发,站在文化的高度,在事件中写人,写背景。

  一个印象深刻、社会影响力大的专题摄影报道,除了要靠摄影师的智慧拍摄优秀图片之外,还离不开专业的编辑策划对图片的精心裁剪,对文字的提炼升华等。编辑在集合多幅图片共同主题的基础上,编辑文字说明和图片背后的故事,使得专题的立意表达得更凝练;以独特的视角深度剖视图片背后的故事,给读者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二、思维方式

  纵观这几年新闻摄影专题的获奖作品,其在立意选择、模范人物、事件追踪、问题解读方面,都有可靠的调查研究作为支撑。在深入地调查、取证、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摄影师实地走访,对存在的表面现象进行细致调查,挖掘背后的深刻故事,经过梳理,去除一些不合理的概括,还原事件的本身,而不是简单地拍摄几张相似专题的照片,再加以概括一下就可以的。优秀的专题摄影作品,其真实度是吸引读者的核心,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专题摄影照片为读者开启了一个纵向思维路径,引导读者深入观察和研究照片所反映的真实社会问题。

  摄影者需要有破坏性思维和反差思维。破坏性思维是指在结构与拍摄上不跟着固定模式走,而让被摄主体决定专题的结构和摄影;反差思维就是要在一个专题中表现旧与新、传统与现在、苦与乐、成功与失败。而在摄影手段运用上,注意光线、色彩、虚实的反差。精致的题目也是不可或缺的,照片的独特视角、题目也能吸引眼球,对照片的深度解释也符合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的专题摄影才是优秀的,也更容易出彩。

  三、观点

  专题摄影报道是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的报道,不能浮光掠影,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鲜明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纷繁复杂的事件面前,要抓住事物的本质,亮明正确观点,举起鲜明的旗帜。特别是在突发事件面前,在天灾人祸面前,在奉献牺牲面前,需要有浩然正气,需要有正确的态度,需要有深刻的见解。2015年7月3日,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地震。7月9日,《新疆日报》推出摄影专题《皮山加油!我们挺你!》,整个专题没有渲染地震给当地群众带来的灾难,而是选定灾后重建这个主题,通过11张照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在党中央的巨大关怀和鼓舞下,皮山县各族群众积极开展自救、重建家园的决心。

  四、素材的运用

  好的专题摄影需要灵活运用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事实。首先是基本事实,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其次是背景事实,凡是有利于突出新闻意义的历史材料都是背景事实。二是人物。人物报道要有人物,事件性报道也要有人物。所有人物类材料都有三个侧面:人物背景,如姓名、职业、年龄等,这些材料可以说明这个人物为什么在这里出现;人物活动,即他们现在正在干什么;人物对话,包括人物对事件发表的评论等。三是情景。读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事实,他们希望进入现场去观察细节、体验气氛,只有难忘的情景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四是故事。讲故事是引起读者兴趣的基本手段,也是强化主题的有效工具。因此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一线,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全方位、多思维地从中挖掘故事。法国雕塑巨匠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我们搞专题摄影,就是要有自己的性格,要用摄影的语言讲好故事。

  五、写作

  摄影专题的写作要调动一切写作手法,其中三类技巧尤为重要。第一,人物化。就是一定要讲有名有姓的人的事情、生活或意见,要讲事件对人的影响,要讲新闻环境里特殊职业的人。无论什么题材,见物见人才会有味道、有活力。第二,具体化。从整篇文章看,摄影专题常常是用具体的人或事开头,然后加入概括性材料。从段落上讲,常常有一两段细节描绘以增加或延续读者兴趣。第三,戏剧化。基本手法是把材料放入一个故事中,或勾勒场景,不仅要让读者读到,还要让读者看到、闻到、感觉到;或制造冲突和矛盾,让情节在发展中展开,形成起落和高潮。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专题摄影就是用一个好题目、一个好故事、一篇好文章、一组好照片来完整体现我们所要报道的人物或事件。优秀的专题摄影一定是集合了多种优秀元素的,立意的创新、独特的视角选择、丰富而深刻的背后故事、真实的社会认可关注等,这些元素的存在是优秀专题摄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威廉·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徐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徐凌.读图时代的新闻图片编辑[J].南通大学学报,2007.

  [3]邓群雄.浅谈尤金·史密斯专题摄影作品的视觉与情感体现[J].浙江农林大学,2013.

  (作者简介:林莺,女,新疆日报社,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图片编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