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郁达夫 小说 自我形象
一、郁达夫小说中关于自我形象的共性特点
郁达夫的小说作品所具备的特点共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较多为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并且这些读书人在生活上十分窘迫、潦倒,虽然自负才学满腹,但在无情的现实中却通常只剩下颓废伤感与失意不忿。这种对于穷困落魄的知识分子的描写,为读者还原了一个个社会“零余人”“神经质”“暴露狂”的形象,而且在对这些主人公的刻画上,往往伴有灰色、低沉基调的个性描绘,成为展现当时社会人物面貌的一幅“自画像”。
第二,郁达夫在小说里还擅长将散文的写作方法融入到小说的创作中。正如作者提出的“作品是作者丰富内心的反映”。在小说的创作上,郁达夫也是将自己饱满的情绪全情投入到写作当中,这种依靠主观情感与主观思路去写作小说的方式也帮助读者从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精神品质、社会环境等方面去揣摩作者自身的个性与心境遭遇。此外,作者利用大量抒情式的描写,包括对于自然景观、抽象事物的描写细腻,都达到了借景移情的作用。并且这种将小说散文化的写作方式也对整个文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三,在郁达夫的小说中,平铺直叙或娓娓道来的情感描写都是十分常见的,作者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也成为郁达夫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与传统的写作内容不同的是,郁达夫在创作小说时往往针针见血地对畸形和病态的人物心理展开描写,其充满抒情、直接的浪漫方式也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深远意义。[1]
二、郁达夫小说中的个人形象展现
郁达夫小说中关于个人形象的展现,涉及到小说内容的方方面面。作者所描写的孤独、苦闷以及被放逐、被遗弃的自我形象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真实、鲜活的本体形象。关于小说中包含的自我形象,简要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才学渊博、情感丰富。丰沛的感情是郁达夫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主人公多为遭遇世道不公、命运不幸的人,虽有学识但也难以更改悲惨的命运,从而造成主人公多愁善感、顾影自怜的忧郁个性。例如,《落日》《沉沦》《怀乡病者》《银灰色的死》以及《薄奠》等作品中都存在一些孤单、自卑的人物,这些细腻的描写不是惊天动地,而是一种仿佛芒刺在背的隐痛。小说中充满的淡淡哀愁也形成特殊的伤感味道吸引读者向前探寻。以《银灰色的死》为例,故事的主人公在醉倒之后,倒在凄冷萧瑟的街头悲伤地死去;再如,在小说《沉沦》中,主人公受过留洋高等教育,但是自身却被个性苦闷所累,“弱国”的标签钉在主人公的心中,始终不能去除,到最后也只能跳海自杀。
第二,饱受折磨、心理病态。感情丰富敏感的人对于生活中不顺遂的事越发容易产生极端的心理扭曲。作者通过自身细腻的感知力,将其伤感、愤懑的情绪尽数赋予到小说的主人公身上,甚至进行了放大,从而塑造出主人公变态、颓废的言行举止。以《沉沦》为例,虽然鲁迅先生对于此书作出极高的评价,称其为现代的艺术品,但其直视“淋漓鲜血”的方式还是让身在传统社会中的许多群众感受到哀伤难受。小说中的主角患有“抑郁症”,在面对生活时,那种无力与孤独感深深地吞噬了主人公的内心,从而引发其狂热的对于性爱的渴求以及生活的糜烂堕落,最终也导致了主人公绝望自杀的悲剧。
第三,对于情欲的描写十分赤裸。郁达夫小说中涉及到许多关于情欲、肉体的描写,作者不是为了写情欲而写,而是从这种描写的背后反衬出人物内心的痛苦。通过严肃的笔调与认真的态度,从艺术中去寻求人欲与天性。这种写作方式在当时的传统社会下也造成不小的思想冲击,而正是这种反叛与挣脱,才为后来被压迫的人性得到解脱,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提供了一个出口。作者也是借这些小说,将个人的成长以及经历的不幸注入到其中,从而形成了具有郁达夫个人特色的小说风格。[2]
三、结语
作为中国著名小说家,郁达夫的小说作品在现代文坛有着重要地位,其所最具代表性的“自叙式”的写作原则也成为郁达夫小说的“招牌”。而这种以自身为“模特”来挖掘社会经历、苦痛感受的方式也让读者在阅读之时体会到二者心灵上的交融。虽然其内容存在一定争议,但读者们只有全面、客观地从当时的时代环境出发去看待,才能对小说中塑造出的角色产生深刻、立体的感悟。
参考文献:
[1]程远图.论郁达夫小说中精神困境的表达[J].文艺争鸣,2016(02).
[2]曾攀.精神分析与道德中国——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新论[J].现代中文学刊,2011(05).
(作者简介:潘芷婧,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