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冬至游广西富川县秀水瑶族状元村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5626
黄宇周

  今天,刚好是立冬日。我们一行人从贺州富川县城出发,前往秀水瑶族状元村。四辆小车迤逦在暖暖阳光下,马路两旁桔子树上金桔闪烁,像挂满了一个个黄灯笼,让人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大约走了四十多分钟,车一拐,进入了一块铺满鹅卵石的平地,车子停了下来。这时,一位穿着瑶族蓝衫的女士走过来,想必她就是秀水村的导游了。纤瘦的身材,黑黑的脸膛,挎着一个扩讲器,自我介绍姓李。由于我处于兴奋的状态,所以就没听清她的名字,就干脆叫她李导游或者李秀水好了。

  跟着导游前行,不远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嶙峋石,上面刻着“状元故里”四个红底的隶书。不远处黑瓦翘角粉白色的墙壁下还有一行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秀水状元村”,两边红色的繁体字,分别是“人杰地灵”和“文华秀水”。

  去的地方多了,过于夸张和过于牵强的地方比比皆是,秀水状元村到底是名副其实还是生命中某一个过眼云烟的地方?此时此刻我不免有些忐忑。

  沿着山路前行,远远看到一座古楼,上面有“状元楼”几个字。要去状元楼首先要过一座桥,桥下清水潺潺,绕村蜿蜒而过。李导游说,旁边那座石板桥是历史古物,距今有800多年历史,也就是宋代的石桥,如果谁从桥上经过了,就一定能中状元,但前提是,过桥的人必须站在桥中间,后背要正好对着后面那座秀峰,秀峰中间石壁上有一图案似帽状,就好似人戴了一顶官帽。据说只要对准了的人都能中“状元”,这座桥也因此而得名。

  过了状元桥就到了“状元楼”。整个庭院斑驳古朴,属于宋代建筑,各个朝代都有翻修,属于中原风格。门上有“状元及第”四个字的门匾,下面还有一块门匾,是“江山衍脉”,旁边几个小字,是“桂东秀峰毛氏”。进门后,就是一块小池,池中荷叶枯萎,零落横陈。小池对面就是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状元楼了,只见状元楼虽然年代久远,但也是雕龙画凤,朱门粉墙,碧瓦翘檐,气派不减当年。

  进了“状元楼”,状元公端坐在状元楼的正中央,只见他面如粉玉,轩昂俊雅,红袍官帽,一手持书卷,一手搭在膝上,眼睛深邃,望着远方。此状元公便是毛自知,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乙丑科状元。毛自知,其父毛宪,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他自幼聪敏,力学不倦。当时南宋小朝廷苟安临安,金兵不断南侵。朝廷主张和主,主将之争十分激烈。毛自知在嘉泰四年(1204年)中举后,于开禧元年五月廷试对策时,毅然慷慨陈词,应乘金蒙相斗之机以定中原。获宁宗赞赏,赐礼部进士,毛自知以下四百三十三人及第出生。并擢毛自知为第一,持补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与主战的平章军国事韩侂(tuo)胄及苏师旦配合抗金,开启了有名的开禧北伐。由于朝廷腐败,宁宗意志不坚定,北伐失利。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临安府副将尹明断韩侂胄棺,取其首级送通谢使,苏师旦亦被诏斩于广东,此后开禧乙丑状元毛自知昙花一现,不知所踪。

  状元公塑像旁边有一块黄底镶边的匾,上面就是“宁宗诏书”,此诏书是宁宗赐予毛自知状元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窃惟入侍,经筵必资……如朕亲临而其懋哉,制命。”

  秀水村开埠以来,已有1300年历史,最先毛氏祖先为毛衷,当年是贺州刺史。除了状元公毛自知外,在左右墙上有26名进士画像,他们分别是:唐代:毛承吟、毛延瑀、毛延铎;宋代:毛焕、毛元、毛维瞻、毛维藩、毛箎、毛雍、毛浚、毛杭、毛奕、毛必达、毛崇、毛璋、毛奎、毛壎、毛基、毛新、毛恭、毛振、毛宏、毛经;元代:毛商之;明代:毛章彦;清代:毛亮。

  其中特别要说明是宋代的毛奎,他能文章,通术数,知地理,修城池,移学养士,文武双全,曾经任崖州(即今海南省三亚市。宋置崖州,后改曰吉阳军,明复为崖州)郡守。其中三亚著名的“大小洞天”被他发现,并且题诗雕石刻于其上,而留下了“仙坛”和“仙人足”等历史遗迹。传说他卸任之后,顿悟成道,飞身成仙,因此大小洞天也被称为福泽之地。

  出了状元楼,我们被李导游引到一棵树旁,只见一棵古树横卧溪涧,树根在溪边,树干中间匍匐在溪水中,其树干枝头跃出水面,伸向溪的另一边,看上去形态宛若“猛龙过江”。也有传说该树原是东海龙王之子,因迷恋秀水“状元村”的山水神韵而厌回龙宫,化作古树长居瑶乡,以其神风灵气佑护村廓。李导游在一旁提示我们,树干和倒影合在一起就像一个“心”字,寓意“心心相印”,我们仔细一瞧,还真特别贴切。

  “猛龙过江”不远处,有一位村民正在一个井中挑水。井里苔藓满布,丝草漾漾,小鱼儿畅游,水清澈明亮。李导游告诉我们,村民也就是使用该井里的水回家做饭洗菜。但李导游还告诉我们,沿着溪水边的卵石小径前行不远还有三口井,叫“长寿井”,喝了里面的水可以长命百岁哟。

  沿着长寿井前行不足二十米便是一座秀峰,我们一进村便看到了该峰。秀峰上树木苍翠,秀壁亭立。秀峰下面有一块水泥雕牌山门,上面有四个字——“秀峰挹爽”,其中“挹”字没有了提手旁,而“爽”字如果没有导游告诉我们,我们如何也猜不到,我们把它看成了“杰”字了。为什么“挹”字没有提手旁?这个倒让人十分好奇,导游告诉我们,秀水人特意把提手旁去掉,也就是让人们用心去拥抱大自然,去感受那种自然的惬意。

  导游领着我们在几棵树下停了下来。我们正诧异间,李导游便指着两棵紧紧挨着的树,告诉我们这两棵树叫“情人树”。她问我们这两棵树哪一棵是公,哪一棵是母?大家正在争论的时候,只见有聪慧者已经看出门道。原来两棵树底部其中有一棵树中间有一块粗大树根伸向另外一棵树。大家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还有旁边另外三棵树,李导游又让我们猜,其中两棵树在一起,而相隔一米外的另一棵树的树根伸向两棵树中间,导游提示我们是不是很像“第三者插足”,大家不由得又一次莞尔一笑。不远处有一棵粗大的香樟树,据说此树已经有1300年历史,也就是跟秀水村同龄,该树已经干枯,但枝头还有零落樟叶偶探。

  一路溪水相伴,鸡犬相闻,儿童戏水,村民暮归。

  见大家有些疲惫了,导游便吆喝着我们往前行,只见伴着溪水的一头,一座足有三层楼高的古色古香的亭矗立在那儿,这座亭叫“望江亭”。导游要我们上去,说上面将有美不胜收的风景。亭看来刚修建没多久,一切都绚丽夺目。每一转弯处,便可见到一些题诗,赫然有:

  青龙卷雾

  不在苍天不在渊,峥嵘头角万斯年。

  春雷声震遥山撼,秋月珠藏涧水园。

  吐气祥烟盈碧落,兴云灵雨润芳田。

  见龙永镇东江浪,坐荷生生造化金。

  坦水澄清

  有本蒙泉见一泓,源头活泼石同清。

  鱼游乘化风光谵,鸥集忘机水面平。

  云影翠莲浮嶂静,镜花红簇泛春晴。

  濯缨人唱涟漪曲,乐处洋洋道妙呈。

  人才荣登麒麟阁,世代簪缨出名流。

  前人造福后人膺,祖德业绩万古留。

  宋进士 毛焕

  化鲤排云

  昂头辣骨向天池,五领朝烟鼓石簪。

  万仞云程风习习,三江桃浪日迟迟。

  龙门远接南溟远,鱼贯高临北斗卑。

  碣石孟潴遥在望,肯将春雨让蛟魑。

  站在望江亭上,豁然开朗。两条清澈的溪水蜿蜒而过。导游指着亭远处两座秀丽山峰告诉我们,右边那座山叫“阳山”,左边山叫“阴山”。但两条溪却相反,左边延着村庄的溪水叫阴水,水流平缓,是泉眼所聚;右边那条水流叫阳水,溪水湍急,欢乐奔快,是山水所积。冬天阴水温,阳水凉,在望江亭下相汇,相汇处温凉相融,形成了渭泾分明的水带。如果在高空航拍的话,会发现“三江涌浪”,像极了富川县中的“川”字。三江相汇向左迤逦而去,又像一个“毛”字。

  秀水村民都姓毛,李导游是从外地嫁到此村来的,听说该村的毛氏家族还跟韶山冲的毛主席一脉也有渊源。更奇的是三江汇合不远处建了一座桥,叫毛公桥,刚好是毛主席出生的一年(1893年)建成的,但在毛主席逝世那一年(1976年)却被大水冲垮了。后来当地村民修一次大桥就被水就冲垮一次,老百姓没办法,只好在离毛公桥十米左右重新修了一座桥,当地百姓叫“登赢桥”,至今坚固,没有再被冲垮。而毛公桥的桥墩依然存在。

  李导游又指着北面远处,那是毛公山。她引导大家说是不是像毛主席纪念堂里毛主席平躺的样子?头是远处隐约的山,腹部是平缓的山脊,树林茂密,脚刚好也是两座比较矮的山,站在望江亭仔细瞧瞧,还真像!山那边就是湖南了。我这个湖南人一听说湖南也就相隔不到两公里,心里也不由得感到亲切,望着这块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古屋村群落,真不知在古代是如何穿越桂湘两地的。

  望江亭的西面便是层层相应的古房建筑群落,整个群落在夕阳斜晖下显得静谧而又富有生活气息。该古村群落从唐朝到清代、民国不同朝代的房间都有。我们下了望江亭,便闲步进入神秘的古屋村群落。

  在秀水村门口,我们停留下来,导游告诉我们说该门是斜的,正是为了风水之意。该门楼叫“吉美孚”,门楼瓦盖,呈半圆弧顶,白灰粉纸浆糊墙,洋气十足。进入门楼之后,我们便真正走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古石道上了,当年我们的先人就在此古道上来往穿梭,往返广西和湖南,也有毛氏读书人从这座古道上前往京城,从此登上了科举功名之巅。

  沿着卵石径弯曲穿巷而走,只见有一大门。门上面悬挂着“文魁”的金匾,而在门匾下面,却是两个圆圆的石鼓。导游又考我们了,问哪一个石鼓是真品,哪一个石鼓是赝品?我们的答案却与真实的相反,大门右边是真的石鼓,而左边是赝品。左边石鼓石质有白色的杂质,而且做工也粗糙,而右边的石鼓质地细腻,几百年还是光滑如昔。这里还有一个典故。话说毛氏家庭中有一位叫毛德祯,他在云南做官,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告老回乡时候坐船回家,船上竟然没有金银财宝。当地老百姓念其功绩,特别送了两只用大理石做的石鼓。由于石鼓相当沉重,船吃水比较深。强盗以为他是一个贪官,抢劫了他,不小心打坏了其中一个。当强盗发现毛德祯船上除了石鼓之外,没有金银财宝,也受到了感动。强盗让毛德祯在山寨住了一个礼拜,然后叫人打造雕刻了一个一样的石鼓送给毛德祯,由于工期太短,材质也没有之前的大理石好,所以就出现了两个外形相似但质地不同的石鼓。

  再往前行,前面就是一个空旷的古代广场了,也是卵石铺就。广场上我们可以捕捉到古代的生活气息,各种农具都有。听说当年蒋大为曾经在这个广场上演唱过。广场中间是一堵墙,估计也是功德碑之类的,该墙也有八百多年了,一个“福”字是由两只仙鹤构成,我们不得不佩服秀水人丰富的想象力。墙两边各有三个拴马桩,这拴马桩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宝马车位,因为也只有中了进士的人才能享受这种待遇。走过一道门,门前有两个墩子,一个是圆的,另一个是方的。原来这是文武官的印章。方的是文官的,圆的是武官的。

  导游又指着一座特别的建筑让我们看,这座房子的房间具有西洋风格,据说清代曾经出了一个人物,他曾经去过西洋,回来后仿造西洋风格建了这座房子,两边的鲤鱼形状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房间的下水道。

  穿过广场继续往前走,导游指着屋外半人高的木砖突出物告诉我们,这就是以前小店卖货的柜台,当年这里该是一片繁荣景象。想象那时候古人骑着高头大马,往柜台前一勒马,吆喝着说:“店家,来一壶酒!”豪酒饮罢,打马而去。那岂不是“醉驾”了吗,要扣分的,我嬉笑开着玩笑,大家一悟,也明白过来,跟着开怀大笑。

  整个村庄古屋错落有致,仿佛回到当年。鹅卵石铺就每一处路面,这卵石石径,就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后人也没有改变。整个鹅卵石组成了一个扩散向外放射形的图案,该图案中心为四方形,其真正的寓意是象征着秦汉时车舆的车轮,放射形线即为木轮的车辐。

  过了古代,我们不得不回到现代。穿过了“登赢桥”,我们又回到了田野。人群也渐渐散乱开来。

  在一泓溪水前我停了下来。流水不腐,这个概念我真正体会,水清澈见底,水底丝草飘逸,掬一下,觉得水清凉沁脾。唯一可惜的就是在不远处,我们看到了垃圾袋和丢弃的矿泉水瓶……

  继续走,在一条石径上,一边的水清净漂亮,水面上没有一丝乱物;但另外一面,水面上就明显多了塑料袋等弃物,更有甚者,水面上到处漂着油污,虽然不是很浓,但大大破坏了这里的自然环境。看来这油污的“罪魁祸首”便是水池对面的古色古香的水面饭庄了。不管如何,也许这也是我在秀水村唯一觉得遗憾的地方,这么美丽的山水却被我们随意丢弃的杂物给破坏了,也破坏了我的兴致,着实可惜!难免心里有一丝遗憾,人类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不小的灾难!!!

  天色微暗,乡村也氤氲迷离起来。我们接下来将去秀水村的水源地。再次穿过窄窄的石径,我们来到一座古建筑前。这座建筑明显就是戏台了,上面有“如斯夫”三个字,这样的命名也挺别致,不由得想起古人摇头晃脑念“之乎者也”的情景来。这座戏楼建在水面上,戏台的柱子插在水面,中间有三个圆孔。导游说在这里唱戏就不需要话筒了,这圆孔就相当于扩音器。我走在戏台前面,“哦!哦!”呼唤了起来,山音空旷,回音连连。

  戏台右前方是一泓水池。这座水池就是整个秀水村清水萦绕的水源地。池水清净明亮,像一块碧玉镶嵌在地面上。如果不注意,你不会看到水池水面轻泛的样子。导游告诉我们,就是再干旱,这水源也不会干枯。不浪不兴,不惊不晃,大大方方,清婉涟漪。站在水面一侧,看到戏台倒映在水面上,石板、倒影、戏台、明镜似的水面,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相信有一天,我还会再来这里。为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历史,这里厚重的文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