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间音乐保护的多元化形式及作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5831
◎金平

  ?

  民间音乐保护的多元化形式及作用

  ◎金平

  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潜在经济价值和深远历史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不仅是传播地区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民间音乐的保护,要利用多元化的保护方式提高民间音乐的保护力度,进一步促进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本文分析了民间音乐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多元化的保护形式和作用。

  民间音乐 多元化形式 作用

  民间音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流传于某一地区范围,具有该地区文化特色,并被当地人长期喜欢的传承音乐,反映了每个时代每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程,是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民间音乐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民间音乐的保护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存在的问题不及时解决,将影响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保护困难有两方面原因: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识不到位。很多人都认为民间音乐是流传于民间的

  艺术,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抱着无所谓、无关紧要的态度,不重视对民间音乐的保护。相关部门只重视现代音乐的发展,轻视民间音乐的发展,觉得现代音乐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民间音乐都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在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工作上缺乏支持和引导,使民间音乐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还有很多部门为了搞文艺创新,把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嫁接在一起,破坏了民间音乐的艺术性。第二是相关部门投入不足,民间音乐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民间的艺术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政府很少涉足民间音乐的保护,受资金的制约,很难保证民间音乐保护工作的充分开展。

  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没有传承民间音乐的人才。民间音乐的传承大多数是由民间艺人承担,他们既是音乐的创作者,还是民间音乐的表演者和支持者,民间音乐的保护实质也是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缺少传承音乐的人才,使民间音乐逐渐消失。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大都喜欢现代流行音乐,不喜欢民间音乐,也不愿意继承民间音乐,使民间音乐面临无人继承的窘境,民间音乐得不到好的传承也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另外,民间艺人收入的低下也是年轻人不愿意传承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是民间音乐发展的无序性,民间音乐的传播都是无意识的,依靠民间艺术家组织一部分人自娱自乐或者在节日和庙会上表演,组织形式完全是来去自由,传播方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使民间音乐的保护工作也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制约了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

二、民间音乐保护的多元化形式

(一)顺应时代发展,走创新之路

  在民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民间音乐大多数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受民众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电视、电脑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唱民间音乐的生活方式,人们开始喜欢现代流行音乐,年轻人的娱乐心态也随之改变,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在这种形态下,民间音乐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要加强保护民间音乐,不断创新、保持民间音乐原有的特色,显示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在保护民间音乐的过程中,不等于原封不动,完全保留原有的民间音乐,要在原有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对其创新,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民间音乐,推动民间音乐的发展。

  (二)建立民间音乐展馆

  民间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属性,民间音乐的产生、发展、消亡都与社会环境、人们的兴趣爱好等息息相关,要处理好意识形态和商品属性之间的关系。从民间音乐的保护现状来看,建设不同的展馆是保护民间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员进行民间调查采访,收购有关民间音乐的作品,如:乐谱、音频等,供民众参观学习,有效保护民间音乐。很多年轻人不喜欢民间音乐是因为不了解民间音乐,在对民间音乐进行保护的同时,这可以增加民众对于民间音乐的了解。建设民间音乐的文化展馆,既有效保护了民间音乐,还加深了民众对民间音乐的了解,增加了民众对于民间音乐的兴趣,促进民间音乐的发展。

  (三)加强立法,增强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国家出台的保护法律,各地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细节。但各地制定实施的细节不能只在宣传上下功夫,要把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责任人身上,要明确各级政府保护与传承民间音乐时应尽的义务,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民间音乐的保护中,加强立法工作,用法律方式对民间音乐进行保护,促进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音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贡献,很多民间音乐与民俗、生活劳动等有关,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重要的地位。有关部门要重视民间音乐的保护,将其与现代艺术同等对待,同样重视,通过对民间音乐的整理和保护,将民间音乐建立一份完整的档案,详细记录民间音乐的发展历史,使民间音乐得到有效的保护。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

  民间音乐的发展依靠民间的艺术家,他们多是农民,经济来源有限,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撑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要想对民间音乐进行保护,就应该设立专项资金,筹集资金促进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国家财政可以通过直接拨付资助资金的方式支持坚持保护与传承民间音乐的国家级传承人,以解决他们资金不足的问题。各级政府可以指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对民间音乐保护有突出贡献的人,这样可以解决在民间保护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民间音乐保护的发展。

三、民间音乐多元化形式保护的作用

民间音乐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是最典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针对民间音乐的不同种类和形式,使用多元化的保护方式对民间音乐进行保护,有利于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保护的过程实质上是发展和传承的过程,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就是记录祖祖辈辈生活和劳动的方式,民间音乐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对民间音乐的保护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民间音乐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贡献和地位。很多民间音乐有传播传统文明、进行社会教化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民间音乐仍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要把民间音乐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重视民间音乐的保护就是加强地区文化建设。民间音乐是一个地区文化的“名片”,是提高一个地区知名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展示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的凝聚力量。要重视民间音乐的保护,全面认识民间音乐对于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作用,把民间音乐当成文化建设的依据,在保护民间音乐的同时,也加快当地文化的建设,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民间音乐是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源头,可以促进文化建设。民间音乐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用多元化的形式保护好民间音乐,促进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1]姚芳.民间音乐生存现状及保护[J].黄河之声,2015(12).

  [2]龙华云.试论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6(01).

  [3]赵静.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民间音乐文化建设与发展策略[J].芒种,2012(17).

  (责任编辑 刘冬杨)

  (金平,男,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民间音乐)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