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个好友一起吃饭,期间聊到几个朴素的话题:关于吃饭,关于饥饿,关于那个年代的真实故事。
第一个故事,一个男人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某农村闹饥荒,人都饿得皮包骨头,走路都摇晃,如同风中的落叶。有一家人,大人孩子七口都吃不饱,男人看到五个本该活蹦乱跳、虎头虎脑的男娃,一个一个都快奄奄一息了,就硬着头皮去生产队里借粮食,队长说,不光你饿,大家都饿,忍忍吧。男人还是缠着借粮食,队长开玩笑说,你要能把这二百斤的粮食,脱光了衣服扛回家,我就做主送给你。没想到,男人真的脱光了衣服,赤身裸体地将近二百斤的一麻袋粮食扛回了家。二百斤粮食救了全家的命,让他们一家度过了那个特殊的饥饿年代。后来,五个孩子渐渐长大了,男人赤身裸体扛二百斤粮食的事成为村里茶余饭后的谈资。李碧华就曾说,一般的老百姓,都是长日寂寥,无所事事,甚是希冀有些嚼舌的根由,搬弄他人是非。毫无目的地伤了别人的心,顺理成章巩固了自己一家人的融洽——饭后培养感情,最好是互相贡献这家那家的短长,交换了心得,便有感于自身实是幸福。这个曾经在五个孩子们心目中山一样男人的形象随着孩子岁数的增加,随着他们心智的“成熟”,随着村人多年挥之不去的嘲笑,而逐渐剥落,斑驳。五个孩子的自尊心越来越强,对父亲的态度越来越差,怨恨越积越多,唉……他们大了,似乎明白了一大堆的道理,五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忘记了当初他们的父亲是怎样忍着羞辱咬紧牙关给他们的肚子寻食物的了,他们说道,为什么你当初要赤身裸体扛麻袋,大不了饿死算了,也不需要你那般丢人。最后男人上吊自尽了。
第二个故事,一个女人的故事。
女人好几天没有进食了,渴了饿了都只能喝水,她肚子里快没有一粒粮食了。就在她快要饿死的时候,她的男人给她带来了一块豆饼,她就那样干啃了吃,男人说,慢点吃,慢点吃,不要吃得太饱,可是她实在太饿了,她就想能吃顿饱的,吃完豆饼,干渴,喝水,豆饼和水在肚子里发酵了,肚子越胀越大,那个时期的人,肠胃里没有一点油水,肠胃都是薄薄一层,最后竟把胃撑破死了。
第三个故事,我妈妈的故事。
在我母亲六岁时全国上下都闹饥荒,姥姥和大姨出去找吃的,母亲又冷又饿实在走不动,姥姥和大姨就把母亲独自留在家里烧水喝。火星溅在母亲的棉裤上,她全然不知,等她意识到疼时,火苗已经从她的裤脚开始蔓延。求生使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跑,越跑火越大……幸亏姥姥和大姨及时赶到,母亲才捡回一条命。从此小腿上留下拳头那么大的伤疤,用来见证那个时代饥饿和寒冷带给母亲的伤害。
听到这三个故事的好友们都哑然了,倾听的时候伴有频频点头……
(责任编辑 王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