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百色春潮涌 文学再出发——“百色女作家群”创作研讨会综述

时间:2023/11/9 作者: 广西文学 热度: 15870
莫维铭

  阳春三月天气新,最是一年春好处。为研讨、交流和总结百色女作家们作品的文艺价值、时代意义和现实作用,聆听她们创作的心路历程、成功经验、文学情怀,宣传推介“百色女作家群”品牌,提振百色文学创作信心,激励和鼓舞广大作家特别是女作家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攀登文学高峰,近日,由中共百色市委宣传部、广西作协、广西评协、广西社科院文化所、百色市文联、百色市妇联联合主办的“百色女作家群”创作研讨会在风光秀丽的德保县隆重召开。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广西民族大学影视创作中心主任、著名作家田代琳(笔名东西),百色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赖荣生,德保县政协主席黎仕兴分别致辞。会议邀请了《文汇报》高级编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评论家王雪瑛,《南方文坛》副主编、广西评协副主席、评论家曾攀,《民族文学》编辑部副主任、中国小说学会理事会理事安殿荣,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凡一平,《广西文学》主编覃瑞强、副主编冯艳冰,广西社科院研究员王建平,百色学院副校长、博士、教授吕嵩崧,广西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作家牙韩彰,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广西作协原副主席、作家黄佩华等十余位区内外著名编辑、作家、评论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讨“百色女作家群”这一国内新兴的文学现象,共谋百色文学繁荣发展大计。这是百色文艺界一件大事、盛事,对于进一步培育壮大百色文艺品牌、提升百色文化软实力,推动百色文学高质量发展、助力百色文化强市建设,为百色“一市一区”建设提供文化支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资源优势叠加,文学“富矿区”凸显

百色地处南国边陲,自古以来就是桂西重镇,聚居着壮、汉、苗、瑶、彝、仡佬、回等各族人民,还出土了八十多万年前的古人类手斧。赖荣生在研讨会致辞中说,百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既有古老神秘的旧石器文化、远古骆越文化,又有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边疆文化、绿色文化、山水文化,更有百色起义的红色文化,是多种文化交融叠加的“富矿区”。还有近代积极兴办教育、传播文化而影响广泛的“岑氏一门三总督”,享誉现代文坛,集诗人、理论家、批评家、翻译家于一身的梁宗岱,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壮族始祖布洛陀文化,澄碧湖娅芒文化,句町古国文化等。这些都是百色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右江之畔走向更高更广文学舞台的底气和福气。

  秉承红色基因,纳钟灵毓秀之天赋,百色文学创作激情涌动,后浪推前浪,涌现了以常弼宇、岑隆业、周广生、黄佩华、杨长勋、杨军、罗小莹等为代表的老生代作家群。近年来,活跃在广西乃至全国文坛的杨映川、陶丽群、潘小楼、罗南、许雪萍等一批新生代女作家,更以群体形态崛起于广西文坛,引起广泛关注,已成为“文学桂军”的重要力量。她们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多种重要文学刊物上发表,屡获全国、全区性文艺大奖,影响深远,已成为百色这片红土地上的亮丽新名片。赖荣生希望百色女作家们以此为契机,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秉持德艺双馨,用心描绘百色多彩风情,用情歌颂群众美好生活,用力张扬时代崭新风貌,让女性之美在文学浩瀚的星空里更加璀璨耀眼。

文学创作艰辛寂寞,但充满无限可能

文学可以洗涤心灵、陶冶情操、丰盈智慧。杨映川在谈及创作之路时说,随着年纪的增长和写作的深入,我发现故乡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文化语言等,都赋予我一种独特的写作气质,是我创作的血液和营养。当有了这样的体悟时,发现写作变得从容亦可以驾驭了。我的进步,与我用心用情尽力写好我生长的这片土地有很深的粘连。写的几个中篇,都取材于这片土地。写好我熟悉的人,用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来讲述故事,看似容易,实则不易。这次研讨会聚集了很多家乡的文友,还有外地来的老师,大家聚在这里,可能看到的只有几位女性写作者被作为研讨的对象,相对来说是比较窄的范围,但对于家乡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动作。就像东西老师说的,好戏刚刚开始。它体现的是一种重视度,对家乡所有热爱写作的文友们是一个福音。我们这几个被首先推在前面的都感同身受,我们有责任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回报桑梓。我们当然更有责任和家乡所有热爱写作的文友站在一起,抱团取暖,相互勉励,成为一个有力量的团体。文学创作虽艰辛寂寞,但充满无限可能。

  著名作家东西曾说,写作来自偶然、阅读、思考。在梳理创作路途中,陶丽群满怀深情,她说,在我的前半生中,只上了九年班,余下的时光绝大部分都交给了文学。阅读和写作,是我生活里最为彻底和执着的一件事情,也是我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业。尤其写作,它不仅支撑我的衣食住行,让我保持与常人一样体面且有尊严地活着,同时也教我学会不断探索、内省、反思。写作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在这条充满孤独和异常艰辛的路上,感谢自己坚持一路走来,并且还将继续走下去。我无法对自己的作品做出满意或者不满意的表态,因为每一个作品,都像是一位年轻的孩子,母亲不管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缺点,都会不离不弃。我珍爱每一篇作品,它们都是百色这片土地赐予我的宝贝。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恩,它的骄阳、风雨、冰霜、和风、美媚,将会持续不断地给予我生命的滋养,不断激励我在文学路上探索前进。

  纵观许多作家的创作心得及心路历程,故乡不约而同是他们的创作原乡,也是创作源泉。《广西文学》策划的专栏“特别策划·重返故乡”,让许多作家笔端涌现对故乡的眷恋及情思。潘小楼说,我创作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原乡。在我的创作中,有强烈的原乡情结。我的一些作品,都有百色各地风土人情清晰的影子,它们在我的笔下灵动而飘逸、温婉而内敛。第二个关键词是参差。文学的原乡和实体的原乡是有参差的,这个参差就是一个作家有可为的地方。甚至可以在这种参差张力里,窥视到一个作家的想象张力。第三个关键词是输出。作为一个有原乡情结的人,其实我很乐意去带出这种民族的、地方的文化。当作家开始拿起笔去写这个地方的人,在夹带这种文化的同时,他也要理性地找到某种共通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光是这个地方的人看了有共鸣,外来人看了也会有共鸣。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人性共通的表达,保证故事核心剥离了这个地方之后,依然是成立的、永久的。

  文学是有地域性的,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巴尔扎克笔下19世纪30年代的巴黎,托尔斯泰笔下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乡村,鲁迅笔下的鲁镇,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老舍笔下的北京,贾平凹笔下的秦岭,迟子建笔下的漠河,等等,无不代表一个地域的文艺符号与烙印。罗南有这样的情结,所以她的创作几乎离不开她的出生地。她说:我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要从2009年开始,那年第一次有散文发表在《广西文学》上,那是我写作路上的分水岭。从此,我的写作开始了从习作慢慢向文学作品看齐。我写作的路上也有三个关键词:一是编辑老师,二是文学培训,三是故乡情结。许多编辑老师建议我广泛阅读优秀作品,开拓视野,提高眼界,作品才更有深度与张力。多年后,蓦然回首,点滴进步都印证了编辑老师的谆谆教诲和用心良苦。这些年,我参加过不少的培训活动,每次都为我打开写作的窗口,看到光亮。从个人体验而言,感到思绪一次次被打开了。那些关于视野、胸襟、情怀的东西,就像厚厚泥土下埋藏的种子,它们一直在我的体内生长。作为一名基层写作者,我个人成长正是得益于这一系列的培养和指点。我出生在百色凌云,未来写作仍然离不开百色,离不开生我养我的故土,这一片土地滋养了我,哺育了我,我当涌泉相报。

喝彩与掌声,源自她们的智慧与坚守

近年来,“文学桂军”除河池、桂东南的北流外,百色文学创作亦是成绩斐然,成果丰硕。东西主席在致辞及发言中,充分肯定百色近年来的文学艺术工作,尤其是文学创作成果。他表示,“百色女作家群”群星闪耀,一直是“文学桂军”的重要力量。“百色女作家群”大多出生在基层,贴近土地,却追求精神上的信仰和灵魂的芬芳,紧跟时代步伐,抒写家国情怀。以杨映川、陶丽群、潘小楼、罗南等为代表的“百色女作家群”,都非常优秀,很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好题材,抓住机遇和很文艺的角度,艺术上有很好的探索,思想深度很深,作品写得很细腻,代入感很强。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以甜美文笔和雄健篇章闪耀了桂西文坛,活跃在广西文坛,不断冲击中国文坛。百色还有一个诗人叫许雪萍,虽然她近期创作比较少,但她的诗写得温婉清秀,满含深情。百色以这支女作家群体为荣耀,“文学桂军”更缺少不得。今后要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向文学高原高峰展开冲刺,心无旁骛,静下心来创作出精品,争取冲击更多的文学奖项。

  王雪瑛说,我读了这些女作家的作品后,有一种惊艳的感觉,更惊异它的分量和与众不同。她们的创作丰富了广西文学创作的生态,也为当代文学宽阔的大河提供了广西清流的水系。她们是一种温婉有力的女性叙述之声。四位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看,本身就是展开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创作面相,她们的声音有时是沉静而沧桑,有时是透彻而细腻,有时是日常而惬意,有时又是内敛朴素。

  曾攀认为,百色女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综观这几位女作家的作品,杨映川的小说,表达了女性的伟大固然往往孕于平凡之中,但更深切地体现在生命的倾斜与裂变之处。陶丽群的小说既是边地书写,也是边境叙事,非常具有异质性,写出寻常亲情、友情、爱情,甚至弥合生与死的界限,也透露出一代女性的彷徨和献祭,同时又进行了真切而深刻的灵魂叙事。潘小楼的小说从女性的性别凝望和对视,引向了生命的喟叹,记忆和想象的边界日渐丰满,直至爬升为更有意味的消亡与存在的变奏。罗南的散文常常从女性的个体经验出发,创生出多重维度的隐喻,掺进了虚实的对照与文体的杂糅,以探询更为深邃的生命世界。

  王建平说,“百色女作家群”在这个研讨会上惊艳登场,走到前台,亮相于广西乃至全国文学界。所以,这个研讨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必定载入广西文学史册。它标志着百色区域文学的自觉、百色女性意识的自觉。就百色文学界而言,这个“自觉”就是有意为之,百色区域文学的自觉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百色文化自觉,二是创作主体自觉,三是文学群体自觉。

  安殿荣认为,百色女作家选取的题材贴合时代发展,敢于触碰生活痛点、书写艰难人生的勇敢。她们的作品有品读人性的况味,笔下的女性各具风采,栩栩如生,柔软而坚韧,并顽强地走出人生困境,突显了新时代女性特有的品质和力量。

  黄佩华是百色走出去的壮族作家,对百色宽广而丰饶的地域了然于胸,如数家珍。他认为,百色一直有比较好的女性作家文学传统及基因,进入新世纪后,又有一批女作家脱颖而出并日臻成熟。杨映川文商很高,应该可以拿全国大奖;陶丽群阅读量大,善于写小人物,直指人性的痛点,也把人性的光辉及阴霾刻画得淋漓尽致;罗南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适合非虚构表达和地域文化陈述;潘小楼是个多面手,小说和戏剧作品质量很高。

  覃瑞强是资深的编辑、编审,读过、编过不少百色女作家作品。他认为,四位女作家都找到了适合自己深耕的领域,眼界开阔,立足于自己脚下的土地,却常常能放眼人类,思考世道人情,从大处着眼,又从小处下笔,从而使作品做到见微知著、游刃有余。

  冯艳冰认为,以小说家杨映川、陶丽群、潘小楼,散文家罗南和诗人许雪萍为代表的“百色女作家群”,从总体上看,她们的艺术水准与国内水准基本是持平的。她们已是广西女作家群的中坚方阵。成熟、稳定与特立独行的立世风格,以及在名刊大刊频发的作品,已筑起了一道蓄能的文学大坝,为攀登文学新高峰提供了动力和希望。

  牙韩彰对“百色女作家群”的现象早时就给予更多关注。他说,这些出道较早的领军女作家,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作能量。我在写《百色女作家群:值得更多关注的文学现象》时做过统计,尤其是像杨映川、陶丽群、潘小楼、罗南,这两三年创作成果非常丰硕,发表层次很高,已经构成一个地方创作群体的鲜明特征。为什么百色出现这么一个文学盛象,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对地方文化发展,甚至对经济发展来讲,是助推器。

  吕嵩崧说,我是学语言学的,语言学叫田野,文学叫采风,采风是感性的,田野是理性的。但有其共性的地方,即都在讲故事。她们从各自熟悉的生活环境去获取语料,成绩斐然。这次研讨会又为百色打造了另一个精神品牌。今后我除了自豪地说自己的革命性、边疆性、理论性以及我的家乡极为丰富的语言资源,还有一个让人非常自豪的符号,那就是一个崛起的会惊艳世界的“百色女作家群”。

茅塞顿开,收获满满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本次“百色女作家群”研讨会,不仅给百色籍四位女作家返乡畅谈自己创作经历及心得的机缘,也给百色其他文学爱好者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特别是专家的点评,让他们茅塞顿开。他们大多首次参加这么高规格的研讨会,难掩激动之情。离会时,大多意犹未尽,依依不舍。无论是旁听研讨会,还是亲身参加培训会、采风,都收获满满。

  德保县委书记陆兰碧是一个很有文学情怀的女领导干部,她说,德保是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担任过知府的地方,人杰地灵,文脉悠久,山清水秀,是一个创作、采风的绝佳之地。这次“百色女作家群”研讨会在德保召开,正值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给德保带来了文学的春天,也播撒下了文学的种子。相信在大家的浇灌呵护下,德保这棵小苗会不断枝开叶散,茁壮成长。

  德保籍作者凌夏德说,能在家门口参加这次文学盛宴,并面对面与心目中的名家交流,很是兴奋,他们对我写作中遇到困惑的解答让我茅塞顿开,解开了谜团,找到了方向。

  那坡籍作者李潇菲说,我是一名边境来的文学初写者,有机会参加这么“高大上”的活动,欣喜至极。前辈作家的发言,让我坚定了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信心和恒心。近距离与“四朵金花”作家邂逅,异常激动!虽然我的写作还很稚嫩,但我会加强阅读与笔耕,用文字讲述美丽边陲的变迁及人事。

集思广益,塑造精品

截至目前初步统计,“百色女作家群”有影响力和创作活跃的成员有三十多位,年龄结构涵盖了50后到00后各个时间段,形成一条完整的群体成长链,而且呈现年轻人数越来越多的态势,可持续发展力量强大。但也还存在不少短板,如在国内影响力还不够大,还没有人拿到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作品转化为影视的不多等。

  有专家认为,首先要坚持“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的文学事业之路。“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观点指明的前行路径,是文学事业的正确方向。作为作家,任何时候都要把创作当作中心任务,用作品来说话。“百色女作家群”的重要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有真正做到心无旁骛、沉潜写作,才可能有好作品问世。其次是营造良好的文学创作条件和氛围。例如积极开展有效交流、研讨、培训、宣传、推介等。重点办好《百色文艺》这个平台,加强与区内外名刊合作,如《民族文学》《广西文学》《南方文坛》等;各县(区、市)在加大力度办好文学内刊之外,还可以开设网站或文学公众号等平台;充分发挥《右江日报》、百色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的权威作用,合力构建一个葳蕤生姿的文学园地,后继有人,形成“登高原攀高峰”的集群冲锋阵势。

  有专家建议,整合百色本地乃至广西高校的文学力量,加大文学研究力度。推进百色本地及广西其他高校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师生,着重研究“百色女作家群”的代表性作品。以文艺进校园为契机,有计划地安排“百色女作家群”的知名作家到各学校开展文学讲座辅导,举办阅读分享会等,以发现文学苗子,不断充实队伍。最好还要建立“百色文学馆”,努力打造成为百色文学创作、研究、展示、推介的综合平台。“百色文学馆”要选择在条件比较充分的高校建立,通过整合政府和社会资金资源,利用高校人才集中、图书管理和学术研究优势,集中展示百色文学创作成果,推介和研究重点作家作品,促进文学交流与创作,形成良性循环与良好机制,使之不仅成为“百色女作家群”的文学之家,也成为百色所有文学写作者的文学之家。

  参加研讨会的县(区)代表认为,要加大百色原创文学精品扶持力度。百色已经出台了《百色市文学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办法》,还要进一步完善文学创作奖励扶持机制,探索设立文学奖励基金或重大文学奖项,试行作家签约制度,始终以文学精品、文学名家引领文学创作,坚持走百色文学精品发展之路,努力推出更多优秀文学作品和优秀青年作家,让“百色女作家群”的文学名片更加闪亮。同时,要坚持“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积极培养后续队伍。百色这块位置独特、风情浓郁的多民族聚居的红色沃土,本身就是文学创作的资源宝库,可以结合各个重要阶段的中心工作策划选题,邀请外地作家和本地作家联合采风,并一对一辅导,鼓励他们抒写这个正在创造各条战线奇迹的千姿百色。还可以采用联合办班形式,让“百色女作家群”的作家们有更多机会走出去,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开阔思路,不断激发创作灵感。

  百色春潮涌,文学再出发。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文学地位无可替代。我们期待经过“百色女作家群”研讨会后,这支队伍更加枝繁叶茂,葳蕤成林。也期待百色的文学创作在未来的征程中呈现争奇斗艳、佳作迭出、人才频现的生动局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