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笑嫣是二十多年的文友了,如果說在我的身体孕育她的过程中也算的话,那就是二十七年了。我这样说的原因是,我从没教她写一首诗、一篇文章,这些都是她自己在几岁的时候就拿着笔去涂鸦的事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她玩乐的一种方式。她的童年最喜欢做的就是听我讲故事,当我想摆脱她对我的“纠缠”时,就开始教她读拼音、识字,这样,她每天就不再纠缠我讲故事,而是说:妈妈、妈妈咱们学习了,咱们学习了。笑嫣在不到三岁时,给她一本带拼音的书,就能通读了。她是一个说话早、走路也早的孩子。要说她最早写出的诗歌,不是十一岁时发表在《诗刊》下半月“校园诗星”栏目的那组《蓝色月光与百合花》,而是她刚刚会说话不久,说出的那首《小月亮》,当时她追在正在做家务的我的后面喊着:妈妈,妈妈,您听我说:“小月亮,小月亮\弯弯的小月亮\我是个小月亮\小孩儿坐在我身上\和白云去说话,哈哈哈。”看着眼前幼小的女儿抬着的小脸,我说:你再给妈妈说一遍好吗?她又重复了一遍。我心底漾动起潮水,把她抱起来紧紧拥在怀里,泪水也贴在了她的小脸上。她唤醒了我的梦,那个因为做了母亲后放弃的梦想,而后我们就进入了一起成长。当然,她不再满足读书,很多的时候,她也拿着小本子涂鸦起来。她的小诗歌、小散文就在她幼年的时候开始了。还有,她不止用文字表达一个孩子想要表达的,还有画画。
很多朋友都问我是怎么培养笑嫣的,我都回答,没有去着力做什么,如果说有,就是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就回到了我说的第一句话上,因为读书、听适合的音乐,是从我怀有她的时候就开始了。
笑嫣的诗歌充满了青春的恣意与飞扬,意象丰富、思想探幽,而这组《时间之境》却写得朴素、自然,她以一种白描的手法,描摹、追忆、塑形她的亲人——外公、外婆、母亲,时光在她描摹的笔端回溯,那些往日时光的温情弥漫而来。她也描摹自己,在时间的影像中抽离出那些深刻的、恍惚的,也是斑驳的记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