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的烟雨竟也像呢喃的吴侬软语,轻柔得似有若无,那是江南的一袭披肩吧,它不是薄如蝉翼那般透明,它含蓄恬淡,恰到好处地把江南的万种风情都氤氲在它山色有无中的朦胧暧昧里。
烟雨,那是江南的一袭婚纱一抹羞涩吧,一棹碧涛春水路,万家杨柳青烟里,缱绻迷蒙中藏着几分兴奋,几分惶恐,几分依恋,几分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得娇羞。
烟雨,那是濡染江南的一支妙笔吧,你信步所至,都是一首小桥流水杏花疏影的唐宋诗,都是一幅扁舟横笛小巷石径的水墨画。
烟雨,那是江南的一抹记忆吧,香樟树下童年的快乐,心清如水的少年无法消融的心事,乌篷船上母亲的歌谣,廊檐下外婆的过往岁月。江南的记忆小巷一样幽长静默,每扇镂空雕花的门窗,每面爬满青藤的粉墙,都藏有一段陈年往事?
烟雨,那是江南的一缕心事吧,江南的心事梅雨一样的绵密,片片丝丝缕缕的烟雨,从秦淮河飘来,从虎丘塔飘来,连缀成一卷隽永旖旎的诗书。沾衣欲湿杏花雨,恋树湿花飞不起。隔江人在雨声中,黄昏却下潇潇雨。
烟雨,那是江南的帘幕吧,掀开来,娇娃西施,楚宫细腰,二十四桥明月夜,雁声远过潇湘去,芦花深处泊孤舟,夜船吹笛雨萧萧。多少岁月深处的故事,船一样静静地泊在那里,烟笼月罩,充满了深邃迷离的诱惑。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烟雨,其实是江南时时沉醉不愿醒来的梦。妩媚的风情在里面,绰约的风韵在里面,如烟的相思在里面,如雨的销魂在里面。
没有烟雨的江南是醒着的,醒着的江南有一种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得风神俊秀。烟雨中江南呢?如意丛萱草、几杆翠竹,水灵灵地生动着,梨花一枝春带雨,天热一段青山隐隐水迢迢,无边丝雨细如愁的风雅慵懒闲愁。
一位洛阳才子,因向往江南,竟痴心到自称姑苏横塘人,并写过《下扬州》、《前世,我是江南那一介书生》等多篇憧憬与怀念江南的诗文。“世间何物是江南?苏州的江枫渔火?杭州的柳浪闻莺?扬州的二分明月?潇湘的远浦归帆?”“总觉得有一个女子,在扬州的烟花三月里等我,苏小小?柳如是?杜十娘?或者候我在梦一般缠绵凄迷的烟雨小镇里,同里?周庄?乌镇?”清秀飘逸的文笔,倾吐不尽对江南的痴情倾慕。
喜欢一首名为《思念》的诗:水湄有桥
什么时候在桥下摆一条船呢
船上有棹
什么时候在棹头听一支歌呢
曲巷有歌
什么时候歌调牵来一把油纸伞呢
雨中有伞
什么时候举伞就看见那人呢
那人坐着杏花顺水漂过来了
名字叫江南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山长水阔,江南何所在?芳草凄迷,烟雨深深处。梦里行进江南路,小楫轻舟,一舸弄烟雨……
月色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有一张美玉的脸庞,浮着蒙娜丽莎的微笑,兴许是人间抑或天上最美丽的尤物吧。渺远的夜空,它或圆或缺,总是悠然娴雅地挥洒着一种神奇的东西:月色。月亮,来自亘古;月色,来自太空。遥远的天然的野生的月色该有着怎样的曼妙呢?月亮是一枚玉,月色是它的温润;月亮是一只柑橘,月色是它的清香;月亮是一阕诗词,月色是它的余韵;月亮是一位淑女,月色是她含情的顾盼回眸。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溶溶月,这淡淡风,可否就是世间的“风月”呢?月色,或皎洁,或朦胧,或迷离,或宁谧,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把凡尘俗世的黑夜粉饰成岁月静好的童话和让人迷醉的仙境。
月色温馨可人,轻柔得像纱,但纱只是一层,月色却是在虚空中均匀地弥漫,没有纱的那些缠绕。像雾吗?雾又太过混沌,缺少月色的空灵。像什么呢?只有像梦了。其实,为什么要像什么呢?月色的佳处就在于它的妙不可言、无可比拟。
月色,给寂寞的夜晚带来了无尽的雅趣。月色中,李太白举杯邀明月,苏东坡起舞弄清影,张九龄灭烛怜光满,孟浩然江清月近人,李后主无言独上西楼,戴叔伦胡笳一声愁绝,李治别后相思人似月,李商隐碧海青天夜夜心,白居易露似珍珠月似弓,张子野云破月来花弄影,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王建不知秋思落谁家,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赵孟頫溪头月色白如沙,林和靖暗香浮动月黄昏……
崔涂说,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张若虚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泰戈尔说,夜对太阳说:“在月亮里,我把情书寄给你。”太阳说:“我已经在绿草里给了你含泪的回答。”古往今来,月亮自在圆缺万事不问,却被人们寄予了太多的想象、感情和祝福,佛一样悲悯的月色,给了世人永恒的慰藉。于是,月色和阳光一样,风韵成一种诗意,丰盈成一种文化。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月圆月缺,桂影婆娑。亘古的月色,野生的月色,文化的月色,是天、地、人、生灵万物共享的千秋美梦。
恨
嗟夫,人生在世恨何多!“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别有幽愁暗恨生”,“人生长恨水长东”……
恨来何处?来自世事的艰辛,来自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世间之恨就绵绵无绝,江淹《恨赋》才蚀骨锥心。
世人谁无恨?屈原之《离骚》,满篇皆恨,恨到抱石投江;《胡笳十八拍》句句断肠字字恨;司马迁忍辱负重;刘玄德恨失吞吴;苏东坡满肚子的不合适宜;辛弃疾夜夜龙泉壁上鸣;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崖山之战,陆秀夫负主蹈海;自毁长城,袁崇焕惨遭磔死;收拾江南,史可法扬州殉国;甲午海战,邓世昌悲愤自尽;有心杀贼,谭嗣同无力回天;铁血将士,远征军兵败野人山;红颜早逝,萧红心有不甘……
问世间,恨为何物?恨,不等同于愁。愁,往往是一种迷茫、怅惘,而恨,则是一种清醒的、深刻的、强烈的不满和不甘——在山,是断崖孤峰;水,是瀑布飞流!
红尘浊世,何以五恨?大约无欲则无恨吧。如何无欲?似乎只有皈依佛门。但青灯古佛,壮志消磨,木鱼经书,岁月蹉跎,没有追求,几人能忍得?放弃奋斗,谁又做得到?
其实,遁入空门,半是心如古井波澜不起,半是满怀遗恨无从排遣,隔断红尘,寻求一种寄托,但他们真能跳出三界外,六根清净没有烦恼?
人生贵在闲适耳,没有谁刻意追求恨,却往往天不遂人愿,恨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没有无恨的人生,没有所谓的“圆满”。恨,也许是种缺憾,但这是一种进取的常态,它彰显着你不屈的奋斗。
诚知此恨人人有,何人无恨到白头?恨,世间寻常之事耳,没有谁可以躲开,那么,就把他当成人生激流中的踏脚石吧,让我们踩着它,在溅起的浪花中走向彼岸。
世事纷纭,多少泪珠何限恨?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
天籁
自然、天籁,这两个让人无限神往愉悦的字眼,散发着天空阳光的味道,吐纳着大地草木的气息,灵动着山水万物的神韵。汉语中,自然一词,既有天地万物的意思,又有天然的、自然而然的意思。几种不同的义项,组成了“自然”这么一个内涵丰厚的词汇。
而天籁,就是自然的声音。自然的声音,那是怎样一种原生态的自然之趣的美妙声音啊!
那是微风拂过草叶的声音,那是秋风掠过树林的声音,那是山风掀起林海波涛的声音;那是溪流在山涧淙淙跳跃的声音,那是瀑布在崖壁纵身跌落的声音,那是海浪在潮头翻卷呼啸的声音;
那是夏日玉米拔节的声音,那是静夜雪花飘落的声音,那是如水般月光漫过原野的声音。
天籁,是自然的,又是文化的。
那是贾湖骨笛的声音,那是《诗经》芦苇的声音,那是青铜编钟的声音,那是泥土烧制陶瓷的声音;
那是古筝弹奏《高山流水》、《夕阳箫鼓》的声音,那是二胡泣诉《二泉映月》、《梁祝化蝶》的声音,那是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声音;
那是霜侵茅店月的鸡鸣,那是月落霜满天的乌啼,那是风雪夜归人的犬吠,那是青山独归远的晚钟,那是孤城万仞山的羌笛,那是花落知多少的叹息;
……
茫茫太空,是一个只有运动而没有声音的死寂世界,生命的诞生真是一个奇迹。只有这个被我们称之为生命摇篮的地球,才幸运地拥有千姿百态的生命、奇幻万千的自然、妙不可言的天籁。
天籁,既是大自然曼妙的清音,又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其实,人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真诚、善良、悲悯,亲情、爱情、友情,文字、线条、音符,自由、民主、博爱,艺术、文化、历史等,何尝不是寰宇中弥足珍贵、韵味无穷的天籁?
山在、水在、大地在,风在、雨在、草木在,有自然就会有天籁,有文化就会有创新。有这么曼妙的天籁供你倾听、欣赏,你还要怎样的世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