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前海的夏夜

时间:2023/11/9 作者: 椰城 热度: 12782
■刘宏伟

  

  当夕阳把余辉洒向“荷花市场”的牌楼时,除了幽蓝的湖面坠入更深的幽暗外,四周的景物依然清晰可见,直到晚霞散尽最后一抹绚丽的光晕,前海,才羞涩地拉开了夏夜的序曲。

  拾掇一新的人们,开始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汇合在地安门西大街上,转身走几步,便能见到前海了。那些常来的人,往往会习惯性地在“荷花市场”牌楼前停下,在小广场上徘徊片刻。

  有的坐到身穿白大褂的保健医生面前的小圆凳上,来上一场舒筋活血的路边按摩。据说这些人的手艺大都是祖传的,不但价格便宜,效果跟那些昂贵的中医保健医院坐堂相比,也毫不逊色。顾客大都是中老年人和金发碧眼的老外,前者多半是些老顾客,后者出于好奇的居多;有的在小广场树下的石凳上坐会儿,歇歇脚,打量眼前的车水马龙,或身后的静谧安详;有的径直走到岸边,靠在石栏杆上,跟垂钓者一起享受那份静默中的期盼,光是那满湖翠绿的荷叶和艳丽的荷花,便已足够令人赏心悦目了……

  偶尔还会意外遇到阔别已久的朋友,从那一声声短促的惊呼,便能感知到那份巨大的惊喜。网络时代,人与人的沟通更便捷了,但更多地体现在线上。尤其是生活在京城的人,要在线下的真实生活中见上一面,无异于一次车马劳顿的短途旅行。要没有什么急迫的事情,或足够的利益驱使,彼此都懒得动弹。因此,这样各自携亲带友在某个景点的意外相逢,反倒成就了一场小惊喜。

  不知道眼前的人群中,有多少人知晓牌楼上启功先生题写的“荷花市场”四个字后面的来历?或许,他们也如此前的我一般,只是把它当成了一处普普通通的装饰而已。直到有天,我从网上读到一段文字,才知晓这隔三差五都会见上一面的“荷花市场”,大有来头:据沈太侔《春明采风志》记载:“什刹海,地安门迤西,荷花最盛,六月间士女云集,皆在前海之北岸。同治间忽设茶棚,添各种玩意。”后因陆续修建房舍的缘故,“荷花市场”才由现今的银锭桥附近,移到了前海临近地安门西大街的地方。又因水面遍植荷花,便得名“荷花市场”。

  当年“荷花市场”的盛况,比眼下的热闹有过之而无不及。清末《天咫偶闻》如此记载:“都人游踪,多集于什刹海,以其去市最近,故裙屐争趋。长夏夕阳,火伞初敛。柳阴水曲,团扇风前。几席纵横,茶瓜狼藉。玻璃十顷,卷卷溶溶。菡菡一枝,飘香冉冉。”

  其情其景,读来令人遐思万千。从此,每当我再看到“荷花市场”的牌楼时,脑海中总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幅繁华缭乱的旧京闹市街景,局限在广阔的水墨画境中,黑白电影般缓缓飘过……

  片刻的遐思后,再次抬头望去,牌楼上“荷花市场”几个大字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了。易逝的流光,仿佛在此际被切开了一道神秘的口子,让终日碌碌、无暇旁顾的都市人,有幸看着人生纤毫毕现地划过时间的河流,从而心生惊觉,或依然如故,或豁然醒悟……

  就在这短暂徘徊的不经意间,夏夜的前奏匆忙潦草地结束了。暮色弥漫中,路灯和岸边的霓虹灯陆续亮开了。前海,坠入了夏夜的怀抱。

  源源不断涌来的人们,很快就把小广场挤得水泄不通了。人群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拨:

  一拨人径直穿过古色古香的“荷花市场”牌楼,或径直走进牌楼后一溜儿排开的花样繁多的西餐厅和酒吧;或坐到岸边的露天休闲区,在霓虹灯映衬出的纸醉金迷的奢华中,来上一场畅饮欢聚;或穿过这段俗世迷途,前面是一排出售各式小玩意儿和小吃的商铺,间或有一两家稍大点儿的餐厅。挑选几件自己喜爱的小摆件,或干脆一饱口福,来份儿地道的老北京小吃,比如灌肠、焦圈儿、麻豆腐……也是夏夜里难得的享受。

  此情此景,倒是与清末民初六七月间的荷花市场百戏杂陈、百货云集的情景有些相仿:“六月三伏好热天,什刹海前正好赏莲,男男女女人不断,听完大鼓书,再听十不闲。逛河沿,果子摊全,西瓜香瓜杠口甜,冰镇的酸梅汤打冰榨。买了把子莲蓬,回转家园。”这首《北京俗曲十二景》把当时的盛况唱得可谓活灵活现。

  世易时移,眼前百货依然云集,百戏却无法杂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溜儿现代酒吧。不知道酒吧里声嘶力竭的乐队歌手们,能否来上一段旧京时的曲艺或是大鼓书?我想,即便照着谱会唱,恐怕也没了那份韵味儿。再说了,一颗颗被红尘物欲填塞得满满当当的心,哪里还有那份听古曲的闲情逸致?!不必感怀,更无需神伤,每个时代,都会打上独属于自己的烙印。

  尔后沿着前海北继续前行,一边欣赏着老北京四合院的古韵风情,一边惊叹湖边那些参天古槐在夜色中的英姿,与夜空的那份水乳交融。芸芸众生的卑微渺小,不言而喻,黯然沉寂之余,却能收获一份淡然澄清。

  另一拨人则沿前海南前行,或在游船码头租上一艘游船,与亲友、家人或爱人泛舟湖上,凉风习习、水波奏鸣,尽情地享受那份身心愉悦;或继续前行,十指紧扣地在拂面的垂柳中进行一场爱的漫步。虽然偶尔会被不守规矩偷偷下到湖里夜游的人扫了雅兴,但一路相随的阵阵荷香,很快会将这丝不快涤荡得无影无踪。

  继续朝前行去,便到了声名远播的西涯八景之一的、被明代文学家李东阳喻为“北京第一山水”的银锭桥。传说只要情侣携手到桥上走走,便能相知相守一生。传说总归是传说,多半是不能真信的,但能在如此撩人的夜色中,与心爱之人依偎于此,欣赏到这份“旧时院落松槐在,仙境笙簧岁月闲”的韵致,已够快慰平生了。光这份美好的回忆,已足够带给未知的情路和人生一丝温暖。

  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讲,前海的品牌效应和知名度远远不及后海。若没有生活在附近的居民或了解什刹海的人指引,不少自行前来参观的外地游客,往往会把前海误当成后海。我就曾不止一次听到外地的朋友津津有味地描绘,他们到京城后见到的“后海酒吧街”的情景。但他们嘴里所讲的,分明是前海的景致。

  每当此时,我总爱显摆着给他们讲讲“荷花市场”的来历和银锭桥的故事,并以此为前海正名。旁的他们总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但只要一提到汪精卫刺杀摄政王的地方——银锭桥(民间传说于此),个个立马来了精神,传奇的力量,可见一斑。

  我总爱在夏日的黄昏,从居住的东四六条出发,向北拐到平安大道后,一路向西行去。步行到“荷花市场”牌楼时,正好能欣赏到前海入夜的景致。

  我总是习惯性地走到“荷花市场”牌楼旁的湖岸边,凑到垂钓者身边,看看他们篓子里的收获。虽每每总是失望,但每次依然忍不住要前去一探究竟。直到夜色彻底吞没了水面上的浮漂,他们才带着一脸遗憾混杂着心满意足的表情,收拾起钓具,消失在附近的某条胡同。

  而我,喜欢借着路灯和月光的指引,沿着前海南葱茏的垂柳继续前行,一边避让着擦肩而过的行人,一边四下张望,就那样漫无目的地走着。累了,随便找一处还没被情侣们占据的石凳坐下,观隔岸酒吧的繁华缭乱,闻左近湖面小船上或垂柳下传出的阵阵耳语呢喃……红尘繁华,尽收这片湖光夜色中。间或有逗乐之人,故意仰天长啸几嗓子,立刻便会引出几声起落的附和或笑骂。无论周遭的环境多么喧嚣,前海本身,却始终是一片安宁祥和、波澜不惊的样子,始终弥漫着和敬清寂的气息。

  此刻,白天的燥热早已褪尽,而夜的清凉,正慢慢地浸染开去。用力地做一次深呼吸,立马会有淡雅的荷香混合着嫩柳枝发出的清香随风入鼻,直灌胸腔……令人神清气爽之余,还有淡淡的酒香、茶香缭绕心间……有了这馥郁的香气打底,放眼看去,湖面上被月光染成乳白色的水波,似乎也在无声无息地散发着阵阵幽香。

  茶香、酒香、荷香、柳叶的清香、曼妙女子的芬芳……甚至连湖水和整个的夜晚,都浸透在了氤氲的香气中。此刻的前海,宛如掉进了一片香气盈盈的汪洋,令人情不自禁地滋生出几许今夕何夕的迷醉……

  前海的夏夜,浸泡在清凉的香气里。

  此时,若无急迫的事情需要处理,干脆闭上眼,来一场小睡。虽不敢断言定能获得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中“长歌敲柳瘿,小睡凭藤轮”的那份雅意,但至少能体验一番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提到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个中滋味儿。其实,于悲辛人生,这样的小睡,无疑是一剂疗伤的圣药,可谓小睡如新生。

  当拂面的夜风中夹裹着淡淡寒意时,午夜便来临了。此刻的前海,依然一片欢腾,不断有人离去,带走一份心满意足;不断有人到来,带着一份兴致勃勃。前海的夏夜,就这样,一直醒着……

  半睡半醒的我,经过一场现实和梦乡临界的漫游,白天的体乏心倦早已消散殆尽。站起身,伸个懒腰,目光漫过夜色中的前海,惜别,身心愉悦地从原路返家,冲个痛快的凉水澡,入一场魂安神定的梦。

  前海的夏夜,在梦里继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