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回家真好

时间:2023/11/9 作者: 金山 热度: 13200
嵇钧生

  上世纪50年代,我从江苏省镇江中学毕业,考取了北京清华大学。当时上学不要钱。第一个月甚至伙食费也免了。报到时领一张膳食卡,三餐无忧。

  尽管不收学杂费,但伙食费(第二个月起就收费了)、书本费、日常生活费用等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时还不兴勤工俭学,全靠家庭负担。因此三个哥哥都给我很多帮助。但由于大哥在工作后又上学深造,二哥参了军津贴很少,只有三哥一人有工资。因此可以说三哥三嫂给我的帮助最大了。这样,既无开源之路,就只有节流了。生活上省了又省。学校离颐和园很近,但为了心疼几毛钱的门票费,也是难得去的。

  至于回家。那时老百姓经济水平普遍低下。别说寒假,即使暑假,能够年年回家的同学实属凤毛麟角。我只是在1957年大学三年级时才回过一次家。

  六十多年前,车速慢,车次少。火车的正常运力难以承受学生的集体流动。于是就加开了“学生专列”。

  所谓“专列”,就是要避让所有正常行驶的列车。车厢严重超员,挤得几无立锥之地。空气混浊,汗臭飘扬。别说没有饭菜供应,连开水都没有。好在站站停,停的时间也长,可以在站台上舒展一下。一角钱一个茶鸡蛋,三分钱一个饼,一分钱一碗水。四野就是大好的“方便”所在,“进口”“出口”的问题都解决了,其他困难也就算不了是什么大事了。

  乘客都是學生,一上车就谈笑风生。那时风气淳厚,我们同车有许多北京医学院的学生,女生很多。大家都互相照顾,轮流让座,也特别照顾女同学。第一天就在欢声笑语中熬过去了。但第二天我就现形了,两脚肿胀,浑身无力。下半夜我实在支撑不了,便就势倒在座椅底下,在火车隆隆的交响乐伴奏下,昏昏睡去。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猛然听到广播:“镇江站到了。”精神陡然一振,立即拿上小包,冲出车厢,挥手告别了继续东行的新朋旧友,快步走出车站。

  终于要回到阔别三年的家,马上就要看到亲爱的妈妈,品尝到妈妈亲手做的蛋饺粉丝汤了,一切艰苦瞬时抛在脑外——回到有妈妈的家真好。

  389050058925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