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永远的桃花潭

时间:2023/11/9 作者: 金山 热度: 11711
朱开宝

  桃花潭因诗成名。唐诗宋词中,不乏游历感怀、借景抒情的名篇佳作。正是这些名篇佳作,光亮了一地一景,使人心驰神往。游玩镇江,北固山必然要登,因辛弃疾词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如此佳境,引得达官贵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提及苏州,相信不少人会脱口而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会想着去寒山寺走走、看看;还有,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有置身其中之感,心中会生出无限想象,脑海中幻化着安宁和乐、自由平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

  古诗词的魅力正在于此。一首诗、一阕词、一篇文,所显示的,岂止是大家名师的文字功夫,更多的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和一种情怀,故而成为经典,传诵千年,而诗词美文中所描写的地方、景观、人物亦随之流传,人们口中吟之,笔下书之,心中想之,久而久之,犹如烙印,深深地刻在记忆的模块上。

  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所有上过学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桃花潭的。如今,在安徽泾县,桃花潭已成为赏心悦目的AAAA级景区,每年桃花盛开之时,游人如织。泾县人应感恩两位先人,一是酒仙李白,一是豪士汪伦,两人的真挚友情凝成一首千古绝唱: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难想象,若无李白的这首《赠汪伦》,泾县桃花潭或许还“深藏闺中人不识”,更谈不上名闻遐迩了。因为独特的地质风貌,使得整个皖南地区山清水秀、处处是景,在如此天生丽质的大环境中,桃花潭的风光也只能算是“普通一兵”。正是这首《赠汪伦》,为泾县桃花潭做了千余年的免费“广告”,使这个“普通一兵”有了与众不同之处。

  十里桃花潭,静卧山崖下;酒仙一诗出,声名千年扬。

  从这一意义上说,泾县人要好好感谢太白诗仙,没有李太白的诗,哪有桃花潭的名?无论如何也不能忘了汪伦,若不是汪伦设法盛情相邀,李白怎能来此一游?桃花潭一诗成名,汪伦功不可没。

  不妨穿越一下时光隧道,回到唐朝,重温那个年代的一段佳话。

  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官场失意,一气之下,干脆辞职云游。

  汪伦,泾县人,世居桃花潭畔,善诗善唱,是李白的铁杆粉丝,对其极为崇拜。据说,他曾做过泾县县令,卸任后怡情山水,悠然自得,平生最大心愿就是能见李白一面,与其对酒吟诗,快意人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日,汪伦听说李白来到宣州府,迅速修书一封,派专人送达,邀请李白来泾县一游。书中写道:

  “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性情浪漫,一生好游嗜酒,酷愛桃花。有如此美景美酒,又是专人专程相邀,自然不亦乐乎,便欣然应邀,来到泾县桃花潭。

  或许是天定的缘分,两人见面后竟然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李白直奔主题,说:“此番前来,一是游赏十里桃花,二是酣饮万家酒店……”

  哪有什么漫山遍野桃花盛开的壮观景色,更没有什么酒肆成林的繁华场景。汪伦只得如实相告:“桃花者,潭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乃酒店主人姓万也,不是酒店万家。”

  李白听罢,哈哈大笑,说道:“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一快事。”

  有人说,李白被汪伦“骗”了,亦有人说,李白被汪伦“忽悠”了,是的,李白确实是“受骗”了,或者是被“忽悠”了,可如此之“骗”,这般之“忽悠”,李白非但不怪、不怨,倒是十分受用,依旧谈笑风生。

  打心眼里佩服汪伦。他对李白的崇敬和邀请是真心实意的,说他“骗”是错怪了,他只是用了夸张的手法,而这样的夸张,在李白这个夸张大师面前,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也不能说他“忽悠”,与其说是一种“忽悠”,不如说是一种善意的引导,是一种邀客的智慧,这表明汪伦非寻常之辈,按现在的说法,他是一位营销策划的高手。

  李白毕竟是李白,既来之,则安之,有山水作陪即可,有酒肉相伴足矣。虽没有十里桃花,却有波光潋滟的桃花潭水,驾一叶扁舟泛游其上,一篙新绿,碧波涟漪;虽没有众多的酒家,却天天美酒佳肴招待,且不断变化着花色品种。总之,汪伦不仅每日陪着李白,与其朝夕共处,而且想着法子让大诗人吃好玩好,竭尽地主之谊。

  李白虽是“诗仙”“酒仙”,却也重情重义。他在桃花潭流连忘返,一住就是半年,让他“乐不思蜀”的是桃花潭秀丽的山水,更是汪伦的真诚和盛情。

  所以,有了《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后人记住了一个人:汪伦;也知晓了一个地方:桃花潭。

  过去,现在,将来,桃花潭成为永远。

  诗仙的一首诗,为桃花潭创立了不争的文化品牌。而今,青弋江依旧静静流淌,诗仙、豪士早已作古,桃花潭却因之名声大噪。

  桃花潭值得一去。

  你可以循着诗仙的脚步,吟着自小就背得滚瓜烂熟的诗句,踏着南阳古镇的青石板路,登上“踏歌岸阁”,远眺对岸的怀仙亭,还有那小有名气的万家村。

  你可以乘一叶扁舟,在桃花潭中轻轻荡漾,看桃花流水,赏两岸风光,倘若有漾漾细雨,则宛如仙境,极易引发思古之幽情。

  你可以在当年李、汪饮酒作对的垒玉堆上,邀几位好友,摆几碟小菜,可豪饮,可小酌,也可学学李白,大喝一场,醉卧于彩虹岗,忘却所有不如意、不愉快之事。

  在桃花潭,若有闲情逸致,不妨做一回李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