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王木匠

时间:2023/11/9 作者: 金山 热度: 10158
何荣芳

  木 匠王兴是我的邻居,傻大个,看上去憨 头憨脑的,光棍了四十多年,却要做新郎官了,而且媳妇还是城里捧铁饭碗的。

  王木匠虽然从过师,但大家都认为他是自学成才的。“王木匠装耙——歇斧子说话”,这句乡里人现编现造的歇后语,是用来形容王兴的师傅偷懒耍滑磨洋工的,不是说王兴的。王兴人实诚。

  王兴跟着堂叔学木匠是他十七岁时的事,那年他好不容易初中毕了业,父母就想让他学一门手艺挣口饭吃。但他学徒不到三个月,就因为吃饭的事辍工了。

  他一拜完师,堂叔不跟他讲木工的操作要领,却先给他立规矩:少说、多干、两碗饭(少说话,少学舌;多看师傅脸色,多干活;在雇主家吃饭只能吃两碗,不能像牢里放出来的饿死鬼)。王兴本来就是三杠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人,少说话这事没问题。王兴人不懒,去雇主家干活,挑了工具走前头,师傅背了手跟在后面。干活时,王兴搬木头拉大锯,放下凿子就拿起斧子,干起来浑身是劲,不像坐教室里,一捧起书就想睡觉。但是吃饭这事,着实苦了王兴了。

  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胃功能好得像电磨子,一天恨不得能吃五顿。加上雇主家待客的饭菜好,王兴巴不得每餐用面盆盛饭,可是主人家却学了秀气的做派,都用漂亮的小花瓷碗。而师傅曾再三告诫过:“一碗先生两碗匠。先生吃一碗,我们做匠人的只能吃两碗,不能像个蛮汉,饭桶似的。”起初,王兴还鬼祟地多盛一碗,但很快就察觉到师傅脸上的不悦之色。若是他“屡教不改”的话,师傅警告的咳嗽就会搅得他心里直打鼓。就这样忍饥受饿熬了两个多月,王兴只得逃之夭夭了。

  但是王兴就喜欢做木工活。不跟着师傅学手艺了,他也不出去打工。他自己在家里摆弄木料“玩”,浪费了功夫不说,还浪费了许多木材。大家怎么看,他都是一个不务正业的败家子。三年后,王兴给他二哥打了一套结婚家具,成了村里的样板家具,大家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慢慢的他也能接到活计了,渐渐地大家都叫他“王木匠”了。

  王木匠因为兄弟多,家里太穷,也因为长了一副傻相,婚姻就被耽误了。后来乡下人都时兴买家具了,不请木匠上门打家具,王木匠的斧子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再后来,城里人时兴装潢房子打家具,乡下的木匠师傅纷纷进城发了财。

  自学成才的王木匠,好像怀揣着一纸山寨版文凭,也惴惴地进城找活了。起初有点不顺,后来就做得得心应手了。现代的、古典的,美式的、欧式的,他一学就会,生意也越来越好,忙得喝茶的工夫都没有。

  有位姓秦的中年妇女找到他,叫他给她家装潢新房。王木匠見那位妇人老实,对家里要打些什么家具一点都没谱,就热心地替她家设计。见她脸色憔悴,着装朴素,猜想她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几组家具,按照时下的市场价,木工工钱少不得七千五,王木匠只开了七千。后来知道秦女士虽然在邮电局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她老公病逝了,女儿还在读大学,家里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是想离开伤心地,才换了新房。

  王木匠知道没有男人的家中也就没有主心骨,许多事情便悄悄地替她操心着。他自主地给她家安家具的那面墙上做了防水,给她家阳台上添了一组柜子。还帮着把她家的空调外机从阳台上挪到房顶上,免得夏天外机散发的热气都往家里钻。木工活干完,把她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临到结算工钱时,他只收了她六千五。

  暑假时,秦女士的女儿回来了,秦女士打电话请王木匠去家里。王木匠以为还有什么活要请他干,去了才知道秦女士是请他吃饭,是为了让女儿看看他。到国庆节的时候,王木匠和她就去民政局领了证。

  大家都说王木匠:憨人有憨福。

  赣州郁孤台

  赣州西北田螺岭上唐广德年间建台,高14.1米。以其郁然孤峙岭上,故称郁孤台。曾多次修复或重建。郁孤台名闻遐迩,文人墨客多有题咏,其中以辛弃疾的《菩萨蛮》词最为著名。词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今郁孤台前有辛弃疾铜像供人凭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