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霏霏春雨中,采访活动排得很紧,动人肺腑的细节记得满满。那天还有点时间,想陪他们去游览金山,第一次到镇江的雷抒雁却提出要去郊外的栗子山,因为林正书的墓在那里。诗人与生前的林正书并不相识,但一定要到墓前向英雄致敬。“我以颤抖的手/抚摸你的墓碑/半是江南的灼热/半是北国的冰冷”,“是这样一个樵夫/不舍昼夜,砍柴/只为温暖别人的寒冬……”,之后不久读到他寄来的诗作《敬礼,对着你的墓碑》(这首诗和程步涛的诗《火焰》刊登于同一期《金山》),分明感到这些诗句是从他心里奔涌而出,饱含诗人对一位军人崇高洁净魂灵的深情。
返京前夜,雷抒雁主动说,今晚我们谈谈诗吧。他分析诗坛现状既怀有希望也不无忧虑,谈到诗人的创作态度时,颇为感慨:“我们的作品是我们的心。诗人不去关心社会和百姓,百姓怎么会关心诗呢?再说也搞不清楚这些诗讲的什么”,“诗人应是很真诚的人,真诚的人不会掩饰。我一生什么都可以丢,但唯有真诚不会丢掉!”这时他把那两本诗集递到我手上,《小草在歌唱》扉页上的文字让我眼睛一亮:“青春的正义感与一触即发的激情是诗人毕生都珍重和留恋的。——写给康琪同志的感受。雷抒雁 96年3月24日于镇江”;写在《沙海军歌》扉页上的如一篇短文:“康琪同志:这是我的第一本诗集,其中虽有鲜活的部队生活感想,但仍是幼稚之作;加之,时代的影响,重新翻开,令人赤颜。您如此珍惜地存留,使我十分感动……”此刻我才明白他当时为何没有信手题写的原因,他早以大量优秀诗篇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对自己初期的作品,竟然如此认真、坦率,可见他为人为诗的情怀。雷抒雁虽逝世两年多了,但他的诗和留给我的文字,至今让我感受到他那颗真诚诗心的透明和温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