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缩略语的“疯狂生长”

时间:2023/11/9 作者: 金山 热度: 13929
周云龙

  亲、网红、然并卵、我想静静、细思极恐……近年来,一种缩

  略性中文词句,不断在网络空间潜滋暗长。与其他流行语不同,

  这些都是在原有词句基础上做了减法,而一旦被网民说多了,用

  开了,推广了,便有了另一种“端、装”意境:讲真,城会玩。

  词句的缩略或简称,最初一定是便于传播,而不是好玩或哗

  众取宠。缩略语最广泛的适用主体大抵是孩子,大人和婴幼儿

  说话,一般都是:饭饭、觉觉,不说“我们一起吃饭吧”“请上床睡

  觉吧”。孩子储存的词汇尚少、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要尽可能说

  他们懂的词句。

  而今,移动互联网来势汹汹,网上的缩略语也来势汹汹,或

  许是因为海量信息每天扑面而来,用户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人们

  越来越没时间跟某个人再慢慢磨叽,那些发誓陪TA慢慢变老的

  已沦落为“网络难民”。在此背景和语境下,信息发布者就会知

  趣地琢磨如何最多占有用户的时间,所以,新的缩略语便应“网”

  而生。那句传统、规范的“亲爱的顾客朋友们”,到了淘宝店家那

  里只剩下一个字:亲。多么爽快、俏皮!好多长

  句也被戏谑地缩略成非规范的四字“成语”:人

  艰不拆、不明觉厉、十动然拒、男默女泪、喜大普

  奔……虽然有些生硬、粗暴,但是经由网民不断

  重复强化,也渐渐得到普及。能流传下去吗?

  能留存下来吗?“活久见”!

  其实,这种缩略、简化或者说是“懒化”的用

  法,民间、线下早已蔓延。譬如,研究红楼梦的

  学问,简称“红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

  称“政协”。我的粗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头传

  播常用的单词数量,一般两三个字,最多四字,

  怪不得成语库里多半是四字的,也或许是四字

  成语的使用惯性反过来对人们表达的逆向制

  约。常用的标语、口号、标题、名称、名字,你设

  计得再意味深长,他都可以给你直接抓取其中

  2-3个关键字,譬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一开始大家口头上就直接简化成“亚投行”了;

  “春节联欢晚会”,大家都说“春晚”了;《现代汉

  语词典》,也给简化成怪怪的“现汉”;“国内生产

  总值”,没办法简约得精准到位,便借用了洋文

  “GDP"。事实上,英语的缩略语就特别丰富:

  APEC、BBS、CBD……有学者说,各个语言中越

  常用的词,一般就越短。而越短,也越方便被使

  用。

  有意思的是,电视台的制作人,每次策划一

  档节目,都要纠结怎么取个叫得响的高端、大

  气、上档次的名字,既要凸显频道定位,又要体

  现栏目个性,常常能折腾出一长串的名字清

  单。不过,观众根本就不买账,你有意义有意思

  你高大上,他只取两三个字用,《快乐大本营》,

  他说,“快本”或“大本营”;《奔跑吧兄弟》,他说

  “跑男”;《缘来非诚勿扰》,估计还说“非诚勿

  扰”,或者直说“缘来”,观众们哪管你什么商标

  版权不版权……

  细思极“简”,移动互联网时代,属于每个人

  的还只有24小时,哪个媒体或平台占有和优化

  用户更多的时间,哪个就能领跑,哪个就能赢得

  未来。而在争夺用户时间的大战中,注定了谁

  简约谁领先,这种简约,当然不只是删减几个字

  那么简单,而是对无趣、无味、无用的冗余信息

  的结构性删除,是对传统语言应用环境下废话、

  空话、套话、假话的大扫除。事实上,微博140字

  的限制,已经挑起了人们表达方式、生活理念潜

  移默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承受长篇大

  论的报告、连篇累牍的论述、没完没了的讲话,

  没法接受喋喋不休的讨论,更难以忍受身边那

  些祥林嫂式的唠叨老太。有人解读说,人类的

  文明归结为两种,第一种为节约时间,第二种浪

  费掉节约的时间;我们称第一种为物质文明,第

  二种为精神文明。是的,人们宁可节约下时间,

  去自由支配、自娱自乐,哪怕是无所事事的发

  呆,他乐意。

  对于网上流行的那些“不明觉厉”,有人

  “细思极恐”,而开明的语言文字学者倒表示乐

  观,这些新鲜的流行语今天即使再红、再火爆,

  我们也可以泰然处之。这些怪异语言的追捧

  者多是青少年,那不过是孩子们之间的一种游

  戏而已,对汉字实质上不会构成威胁和伤害。

  学者认为是游戏,而我以为可能是生活的大

  势,语言文字的传播载体越来越简化,从石头、

  青铜器、兽骨、竹简、木牍、缣帛、纸张到电子屏

  幕,文字书写、录入的方法也越来越简单,语言

  表达自然也会越来越简明,“你懂的”何以流

  行?你懂的。

  事实上,年轻人发起的这种语言文字缩略

  游戏,并不是自网络始。我以为,最懒惰当然必

  定是最聪明的人可能最先使用,经济最发达的

  地方也最先使用,快速、高效,节省时间成本、

  交际成本嘛!知名电视制作人陈晓卿在他的

  《至味在人间》里提到一个细节,他很佩服重庆

  的那些老板,煮面过程中游刃有余的语言中控

  系统,所有针对厨房的指令都短促和精准,听上

  去像土匪的暗语:“提黄”,口感要硬点儿;“多

  青”,多加青菜;“干馏”,少舀汤头;“免红”,不放

  辣子……

  这些简化,是偷工减料吗?我以为是智慧

  的结晶。咦,这不是又有点回归文言文的意思

  吗?非也,古代最稀缺的是记录空间,所以人们

  就需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容纳更多的信息。而

  今,空间多的是,稀缺的是注意力,紧张的是时

  间——因为主题是简约,以下略去12000字,节

  省各位的时间。哈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