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实际上是一种心存感激。对生活、对爱情、对亲人、对帮助过你的人、对每一个带给你哪怕片刻快乐的人,甚至是伤害过你的人。
我想我是一座童话王国,开出太阳葵的微笑,然后我把我的爱写在这里,用我这些你认为幼稚,有时候会执意喜欢的文字写下去。我的爱,它想拥有很多的满足,可我只能这样,这样让自己在文字的幻想中去占有。
心里很温暖,然后想起你,想起很多温暖的故事,想起那些夜晚、那些音乐、那些月光还有那些承诺,我想全部讲给你听。
曲有误,周郎顾
我一直以为,乱世枭雄是极悲壮、极豪迈的。金戈铁马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一种气节。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温沙公爵或许是谁的心爱,却不是我的。我以为男人活在世上就是要活出一片天地,就算谈不上笑傲江湖叱诧风云,好歹也要不愧对自己。织田信长爱的好,他念着:“人生五十年,如梦又似幻。”本能的在冲天火光中放声大笑,然后从容赴死。
或许应该说,我一直很爱周瑜。他“青年有俊声”,少年得志统领三军,南平长江,西治巴蜀;治军有度才服程普,力辩群臣宁战不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决胜千里的帅才;羽扇纶巾,轻袍缓带是儒士风范;狂吟舞剑,听弦歌而知雅意是名士风雅。
我若是小乔,也定会“曲有误,周郎顾”。
我本来以为唯有周瑜是心头至爱,忽而一天,我看到了纳兰词《饮水集》。于是我去找此人的生平看,几乎是别无选择地喜爱上这个敏感至极的男子,甚至整个清朝在我眼中也有了色彩。
他出身贵族,父亲权倾朝野,家中宾客如云;他气质高贵,清俊不凡,才思独特誉满京华;他年少得志,身得皇恩,众星捧月如日中天,他高朋满座,以诗会友,肝胆相照危难相扶;他南骑北讨,远赴边塞,西风大旗战鼓连营;他得娶娇妻,琴瑟合欢。
我曾经感叹苏轼所作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固然也是情文并重,然而苏轼其人却三妻四妾,风流快活,偶忆亡妻,情伤片刻,却与他的生活毫不相干。而纳兰无时不在的伤情使他写出至真至深的悼词,“半生浮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哀词既成,心血已尽。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正史《项羽本纪》只有这样的记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别无他言。为此,我一直心生遗憾。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京戏的虞姬;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这是《虞美人》的虞姬;
“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進了她的胸膛。项羽冲过去托住她的腰,她的手还紧紧抓着那镶金的刀柄,项羽俯下他的含泪的火一般光明的大眼睛紧紧瞅着她……”──这是张爱玲的虞姬;
“低首独叹奈何,情在心情永莫忘,未去管恶运来到情未冷,也应该割断,此刻欲说无言。”──这是张学友与夏妙然的虞姬。
“乌骓长嘶,霸王低吟,幽幽红颜,森森剑影,伴着四面楚歌的韵律,虞姬起舞,千般风情万般妩媚,舞一路刀光、一路剑影、一路烽火、一路血泪,似在江东,似在中原,似在函谷关。虞姬,演绎成永恒的爱情传奇。”这是我心中的虞姬。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你不爱,便不用怜悯
黄药师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嚣张,孤僻,深情似海,不必英俊但要有气场。黄药师对阿蘅说:“我从来不为女人出手,如果出手,你就要跟我一辈子。”阿蘅生了黄蓉,临死前支使开他,对着他的背影说:“药师你从来不知道我有多爱你。”原来爱得那么深的人,连一句爱都是到最后才说的。
听雨楼的老板娘,和黄药师相识相知却不相爱。不是不爱,是他不肯爱。
他说了句你的指甲很好看,她便剪了下来留给他。聪明剔透的女子从来就懂得爱惜自己。第一眼看到阿蘅,她就说:“我有的,他不稀罕,你有的,我却要下辈子才有。”她什么都明白,比当事人明白得还要快。
他要走了她不留他,他说:“你再给我酿点酒,过几年或许我会回来陪你喝酒。”而她,不会用几年的光阴来等一个男人的或许,她说:“我们在一起那么久,我求你答应我一件事,走了就不要回来。”
漂亮!爱你本就是我的事。你不爱,便不用怜悯。
我将只是萎谢
张爱玲,对于她的评价向来是呈两极分化的。
我不喜欢她,觉得她有太多的悲哀,因为她喜欢用“荒凉”“悲凉”这样的词。她的东西,总会让我读出死亡的气息,仿佛所有美好的东西最终都将无一例外地被吞噬,在我看来。她的哀伤就在上海,就在那个无论她漂泊在哪里都不会忘记的记忆荒原。所以我也能想象那个叫刘若英的女子,为什么在演完张爱玲以后,几乎要心理崩溃……
曾经,张爱玲是那样不顾一切地爱着比她大14岁的胡兰成,她的爱,是那样的专一,那样的执著,那样的纯粹,那样的铭心刻骨;
曾经,胡兰成也一心爱着张爱玲,他用艳用壮阔来形容她;
曾经,他们是幸福的一对,他们的爱不受世俗的羁绊,随心所欲!
然而,这“曾经”又是那么的短暂!
最后,她说出了:“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这段文字可以入画,缘于她委曲求全的爱,就像在那个底子灰凉的年代,她毫不掩饰对华服美裳的热爱,虚荣而真实。她对自己的生命如此苛刻认真,放肆到不讲理,一如她对文字的重视。于是再看这个女人,虽有狐媚之气,但绝不低贱。
不死鸟
“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她这样说。
面对这样一个女子,读她的书我会和她一起笑,当然,难过时,也会想哭。
看到三毛长长的发、大大的眼、清淡的表情,总是很感动。她是让我热爱和景仰的女子;一个万水千山、红尘滚滚的女子;一个压抑绝望而又健康不羁的女子。
三毛失去了荷西,便失去了生命,再好也是一种枉然。还记得《不死鸟》,觉得她有勇气选择死亡,并不是不负责任,不爱父母,相反她是爱他们太深了。她说她始终都明白:“我的生命在爱我的人心中是那么重要。”在多少个午夜梦回的时候,她躲在黑暗里,思念荷西几近疯狂。一方面为了责任选择做暂时的不死鸟,一方面又为了思念而忍受巨大的痛苦,为了爱,做了不死鸟。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为责任而活,为爱而忍受一切呢。
我爱的三毛勇敢地选择了自己离开的方式。她的自杀,是一种屈服于命运的驯服和感伤,却又有高贵的信仰蕴藏,如同难以忘怀的、铅灰色的云俯首在白色天空的怀抱里。来不及说的话、做的事,被原谅也被遗忘。开始相信一种感情,不用说话也可以听见的声音,像吉普赛人的小提琴声,在耳边,暖暖的……
三毛生前喜欢引用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
如果爱
我爱的男孩,有着世界上最优美的侧脸。
很多年前,有人用这句话形容过金城武,只是淡淡地笑着,伴随些许的嘲讽,想来,那时候,他不过是个过分漂亮的孩子,惶恐着,无助着,青春与成长同在。陈可辛说,金城武在《如果爱》里的演技让他震惊,毕竟,这个惊艳的孩子,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花瓶存在。
《如果爱》里金城武出场的画面,是零星的雪,让我不由想起岩井俊二的《情书》。他眼神深邃、神色哀怨,他深切而又怨恨地看着他自己鄙视和深爱的女人,在游泳池里那绵绵不绝的吻,那种情绪离我是那么的遥远。他浸泡在水里,流下一滴泪,当那滴晶莹剔透的泪滑落水里时,画面的凄绝之美让我怦然心动,然后泪如雨下。
陈可辛抛出这样盛大奢华的戏来衬托一段彼此索求的感情。她需要名利,他需要愛情;他给她名利,她抛弃他的爱情。他与他,是两个男人。而她,需要的是心与身体的分离。
我想到《重庆森林》中那个失去了爱情疯狂吃过期凤梨罐头的青年的惆怅:为什么罐头会有保质期,爱情却没有。
事实是,往往我们企图用记忆来挽留时间,遗憾的是时间的本质却不会因记忆而改变。
感谢
总觉得,演艺圈里的人是奇形怪状的,太多丑闻,感觉平淡真实与他们绝缘。可是那回,我却在张柏芝身上找到了那种感觉。
虽然有时候,我还是很怀念那颗犹如生果的张柏芝,咯噔地出现在你眼前。
可是谁都没理由不去选择更喜欢现在的张柏芝,只为她的勇敢、坚强与善良。“艳照门”事件让我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重新认识了这个叫张柏芝的女人。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不堪回首。虽然我也曾经瞧不起那个疯狂、买醉、胡来、挥霍自己青春的女孩张柏芝,但如今的她,相较于众女星纷纷出来道歉、责骂、避嫌,这份不卑不亢却能让她挺起自己的脊背,渡过难关。她再长大,再变化,她还是那个张柏芝,那个像生果般的张柏芝。
如果,不能抹去那些不太光彩的记忆,那么,就让自己在此后的岁月里,认真地活,负责地活下去。
妖魔化的演艺圈,应该要感谢她,是她的出现给了我们纯真的感觉。
回归三部曲
关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这部被冠以美丽之名的传说我看过很多遍,关于少年懵懂和挣扎的爱恋,关于残酷的现实和袒露的人性,关于岁月和仇恨的化解。
莫尼卡微笑中流露的忧郁,是一段令人怀想,触动内心的西西里的寓言和传说。对于雷纳托这样的少年而言,也许只有玛琳娜这样的女性,才是他得以长大的理由。
一直记得这样一个画面:少年看着玛莲娜被侮辱,然后眼泪就流下来。透过那个小小的墙孔,是一只流着眼泪的蓝色眼睛,他说,我原谅你一次。这句话是雷纳多的诺言,也是他对于爱情的誓言。很多人可能争论这并不是爱情,因为他们甚至从来没有过交谈。一切都是少年的幻想和单方面关注。但是我愿意把它称为爱情,因为,爱情可以属于一个人,在心底缓慢滋生,带着决绝和压抑的欲望。
其实玛莲娜自始至终,都逃不出那些目光,那些女人们的眼红的目光,那些男人们的意淫的目光。她似乎也不懂愤怒,最激烈的时候,是在绝望时的一声凄厉的叫声。当她的尊严已经随着大庭广众之下裸露出来的肌肤而消失殆尽的时候,她有些麻木,这样的麻木却激起了观者对那个愚昧的小镇的愤怒。最后,更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一种欲哭无泪的悲哀。
一切都无法企及,只能观望,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少年心中最纯美却又最艳丽的爱情。
就像少年说过的“岁月匆匆,而今我已经爱上过很多女人。当她们紧紧拥抱着我的时候,问我会不会记挂着她们。我相信我当时的心里是会的。但我唯一从来没有忘怀的是一个从来没有问过我的女人。她就是玛莲娜。”
关于《海上钢琴师》
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勇气把这部片子再看一遍,因为当年我曾因为这部片子一直沉溺在那样的悲痛里面,很多年。
我想再也没有比1900更任性的人了。他看着船舷上那个女孩的眼睛,看着她走过一扇扇圆形玻璃窗的侧面,他手下流淌出的那样静谧如月光,朦胧而留恋的曲子,不禁会心地微笑。
他弹过的曲子很多,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记录他爱情的音乐,婉转、清澈、真诚、细腻而深沉,我能理解他一直没能送给女孩这张唱片,因为他的音乐就是他所有的情话。
如果说当时他是毫无选择地被世界抛弃了的话,那么最后他选择了抛弃整个世界。就像那张海报上,面朝大海,他只留给了世界一个孤单的背影,他的眼睛只看到海。其实我很想对他说,选择怎样的人生都不是错误。
于是,1900回去了。他爱钢琴,于是他爱死亡。
这常常让我想起一个墓志铭,父母给一个2岁夭折孩子立的:他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满意,就回去了。
可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也不太满意。可我们回不去。
关于《天堂电影院》
两个人的等待,三十年算不算太久?我不知道,但这样的等待会让我动容。
在我们的心里,也许都有一个像天堂电影院一样的地方,它记载着我们关于童年的所有记忆。老人说,人生与电影不同,人生太辛苦。人生的事,翻来覆去,只是有人感受,有人麻木,有人靠近,有人逃避。
多多的童年、故乡、亲情、友情、爱情、离别、重逢,让我想用“隽永”这个词来形容这些东西。
多多每成功地重新占有一样东西,我的眼泪就会掉一次。他让我觉得我已经丢弃或遗失了太多的东西,不能再把爱也丢掉。因为爱,实际上是一种心存感激。对生活、对爱情、对亲人、对帮助过你的人、对每一个带给你哪怕片刻快乐的人,甚至是伤害过你的人。
多多童年时禁放的镜头剪辑的放映带,当一个个快乐或悲伤或感怀或调侃或忧郁或深情的接吻镜头在屏幕上纷至沓来时,我终于理解了片末在只为他一个人放映影片的影院里哭泣的多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