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与李政道以发现“字称不守恒定律”夺诺奖的杨振宁则重申:20年内中国定出诺奖获得者。杨振宁说:“我曾经再三讲,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
针对中国何时获得诺贝尔奖的问题,凤凰网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51.9%的网友觉得中国本土20年内不能获得诺贝尔奖;28.9%的网友认为,中国作家难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于政治因素;59.3%的网友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只是“欧洲文学奖”而非“世界文学奖”。
七嘴八舌:
文化学者张放:我们中国“作家”们,什么时候才能弄个诺贝尔文学奖玩玩呢?我今天看到穆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对其身世和作品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就发现,中国的“作家们”,也就是说,从目前那些能说得出名的“作家群”中,恐怕一时很难找到什么人会有机会得奖了。当然,如果标准降低一些,或者由中国人来制定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游戏规则,则一切都因之有可能会产生质的变化。但仅就目前情形来看,这种可能性是零。那就每年看看,听听相关的获奖故事吧。毕竟,自甘寂寞的人,尤其是自甘寂寞的中国作家,那是少之又少。不怕封杀的人,尤其是不怕封杀的中国作家,那是缺之又缺。出卖灵魂的人,尤其是出卖灵魂的中国作家,那是……呵呵,多与少,全凭自己掌握吧。
新浪网友张敬伟:在高额奖金之下,诺贝尔文学奖其实盛名难副。被顽固坚守西方意识形态的少数人遴选的文学,被金钱赎买的文学,离淳朴的开放的人文的多元的真挚的经典的文学价值远矣。一百多年来被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作家和文学作品感动今人的少之又少。对于从未真正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文学界和华人世界而言,也不妨冷眼旁观,既不要东施效颦为获奖而创作,更不要对诺贝尔文学奖产生酸葡萄心理。中国文学家,好好为“人”写作,切莫为“奖”写作。文学,一旦有了功利的牵挂,品质就不再单纯。
新浪网友唐南山:诺贝尔奖,不过是西方价值主导的一项奖项,只针对西方国家,没必要太当回事。中国人太爱崇洋媚外了!袁隆平的贡献,解决了世界人民吃饭的问题,十次诺贝尔奖也不如袁隆平的荣耀!在今天强大中国的新面貌下,对于诺贝尔奖,没必要太当事,他算不了什么!
新浪网友九章:还是获奖者自己说得好:若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心里会觉得不舒服,若我们说话,我们会变得可笑……我们用口里的话语就像用草丛里的双脚一样会蹂躏许多东西。——赫塔·米勒
新浪匿名网友:多希望能看到,在美国骂美国制度、在德国骂德国制度的勇敢作家获奖啊!不过,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那可是诺奖的底线。
新浪网友是言:我们决不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目标,也不能以是否获得诺贝尔奖为评判标准,但我们也要反思为什么总是和诺贝尔奖无缘。
新浪网友是言mmttyw:现代中国有些人也只能拿诺贝尔文学奖说事了,因为文学的评价标准很难统一。怎么不拿科学说事呀,科学上中国也不是没拿奖吗?因为科学标准统一,很难鸡蛋里挑骨头。
新浪匿名网友:用西方的标准看东方中国的作品。怎么会有共鸣呢?国际性的奖项没有国际性的共识评价标准,偏颇是自然的。贝尔文学奖和和平奖是毫无价值的奖项,是无法体现学术价值的东西,他只能体现意识形态霸权。
镇江网友之家明湖水:每年诺贝尔颁奖都很热闹,不过我们一直都只是在看热闹。博彩公司为诺贝尔文学奖设赌盘,彩民比文人更加关注谁能得奖。最终,绝大多数彩民都失望了,不知文人是否也一样。美国经常得诺贝尔奖,多少有得奖的理由。我们从未得诺贝尔奖,多少也有没得奖的原因。至今诺贝尔奖依然是最高权威,尽管已经不是太神圣,但也绝非儿戏。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得到诺贝尔奖,要么超越诺贝尔奖。
镇江网友之家三竺:为什么“华人”能得诺贝尔,而“中国人”却得不到?可见,不是人的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是土壤的问题!一块土地,要出好收成,要看种子关键还要看土质!
镇江网友之家闲杂人等:中国再过二十年也不会有人拿奖,因为全世界还有一百多位顶级科学家拿着科研成果在那排着呢,等人家全拿过了,估计半个世纪吧,而且关键是现在中国连个在排队的都没有,所以想拿估计和中国足球一样有得一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