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古街位于金山的东面,是建于清代保存至今的渡口街道。
我拾阶而上先来到西津雅苑。苑中有许多古老的亭台楼阁和花草树木。其中,我喜欢的就是一个叫“三友堂”的地方。你知道为什么叫“三友堂”吗?因为“三友堂”门前,种着松、竹、梅三友。古人曾经多次用诗歌来赞美他们的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如清代诗人郑燮在《竹石》诗中以“千磨萬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赞美竹子。这儿的贵妃竹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当年杨贵妃喝醉时从酒杯中洒下的酒浇灌了它,于是这竹子和杨贵妃一样优雅美丽。
走出雅苑,我看见了一口名叫“上善井”的古井。听导游老师说,这口井在地下掩埋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整修时才被挖出来,它之所以叫“上善井”是因为水是很善良伟大的,它不停地向人类付出,不断奉献却从不不向人们索取什么。人类应该向水学习。是啊!水一直在无私地奉献着。而我们呢?却一直不珍惜水对我们的奉献。现在想起来真是太不应该了。
我继续拾阶而上,来到一个屏幕前。不一会,我就看到了一个关于观音洞的故事:西津古街原来有一个渡口,这儿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繁荣昌盛。有一天,渡口仍然想往常一样的热闹,可谁知,突然狂风大作,波涛翻涌,洪水泛滥,顿时,把人们笼罩在恐惧中。随着一道闪电划过,一条青色的蛟龙窜上天,狂吼着降下暴雨。就在这时,一朵金色的云朵飘来,随后盘坐在莲花之上的观音出现了,她制服了蛟龙,恢复了古街的平静。所以至今还有许多人去西津古街朝拜观音。
我拾阶而上,终于站在了西津古街的最高点,细细地品味古街的历史,仿佛读着一本古老的书。
[作者系润州青少年宫作文班学员指导老师:姚佩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