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读长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热度: 20191
一、《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读者:谷立立

  即使是写个人经历,帕慕克的视野也并不狭隘。全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内容涵盖1969—2012年近半个世纪的土耳其历史,更适时引入世界范围内诸多大事,将讲述的半径由一人、一城、一国远远地铺展开来。因此,就算麦夫鲁特一再声称“高深的政治”是大人物的玩意,不是他所能考虑的,但在世事的拉扯之下谁也未必真的有“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式的洒脱。如果对《怪东西》来一番字斟句酌的考据,不难从字里行间找到动荡时局的痕迹。还好帕慕克很聪明,他深知“政治上的过激,总带有一种做作的成分”,因此绝不愿轻易地拿历史、政治大做文章。何况,这世界永远是少数人撬动历史杠杆,留给大多数人的永远是跟随。小贩身处城市神经的最末梢,快乐和痛苦皆是微小的、琐屑的,与之相依的生活也是寡淡的;很多时候,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更不能左右时代的走向,唯有像鸵鸟一样漠然处之,将自己掩埋在日常的碎片当中,在人群里“不引人注意地求得生存”。

  于是,我们读《怪东西》,只见帕慕克提起笔来几番游走,数个回合下来也不过是轻轻一笔挥过,将历史充作风景,以政治迂回点染,而后将之隐隐然融化在嘈杂的背景中。它们轻飘飘地走过文字的罅隙,留下或深或浅的小坑,却绝无拖泥带水的沉重与刻意夸大的痛苦。比如他写到1977年4月发生于伊斯坦布尔的左右派战争:街头发生枪击,父子两人坐在事发地500米外的一夜屋里“在一种难得的友好气氛里喝着小豆汤”。枪声响起,父亲大叫麦夫鲁特退后。等到枪手走远,父子俩很快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喝汤”。1986年4月,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其时人们对钵扎是否致癌心有余悸,已有两个女儿的麦夫鲁特不禁“对这样的懦夫怒火中烧”。如此这般,历史无处不在,而其敏感度呢,反倒是难以察见的。

  读者:鹿鸣之什

  土耳其著名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大约算是中国读者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了。那本曾风靡中国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是不是很多人都至少听说过?

  帕慕克之前的作品都比较“高大上”,书要么很厚,偏向自传,要么很文艺,引用大量典故,得先有点背景知识才能读懂,总体来说比较偏精英化。

  但他这本最新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就不一样了。小说关注的是一群“外来务工人员”在伊斯坦布尔长达四十年的生活故事,同时穿插了伊斯坦布尔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的历史片段。

  该书一经推出,好评如潮,被誉为帕慕克自从获得诺奖之后的最佳作品。感觉大伙儿都觉得:一旦获得了这么高的奖项,就如同攀上了人生的巅峰,很难再超越。

  春节假期,我读完了这本书,感觉写得“很接地气”,别看它有五百多页,可是很好读、很市井,和我之前读过的帕慕克都不一样。

  二、《斯通纳》

  作者:约翰·威廉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读者:远子口

  斯通纳的一生是平淡无奇的,学业、工作和婚姻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又无一例外地蒙上了一层的失败的阴影。即使是在那些最具有戏剧性的时刻,似乎也并没有太多浪漫主义的色彩,也无法带给我们现实主义的启迪。

  而作者约翰·威廉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动声色地将一个平庸的人生讲得惊心动魄,在读到斯通纳与妻子冷战、与同事争执的那两个部分时,我甚至都能感到自己心跳加快了。小说以一种压抑但并不乏味的氛围持续地撩拨着读者,而且可贵的是,作者叙述的语调一直很平静、从容,这是一种罕见的感受。因为很多作家在描写故事转折或高潮之处时,总会不由自主地透露出在别的章节里所没有的激情,择词和节奏上都会有所不同,但在这本书里,一切都完成得很巧妙。书里有一些很动人的比喻,但是合上书后并不能清晰地想起来,它们就像雨水一样均衡地点缀在泥土之上。

  在读到婚外情的部分时,我有些失望,因为我觉得作者把这段感情写得太美了,尤其是那段在度假村里独处的时光,甚至带有肥皂剧式的庸俗桥段(比如,藏起戒指以表达纪念之情的细节)。但看完全书之后,我打消了这个疑虑。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浓缩成一本书或一部电影,里面总会有一些片段看起来像是经过刻意加工过的,像是对戏剧表演的粗糙模拟。但是艺术和生活其实一直是互动的,艺术在模仿生活,生活里的人也一直在模仿艺术。试图全面避免“庸俗桥段”的做法也许恰恰是一种不自然的呈现。从这个角度讲,《斯通纳》是一本真实得可怕的书——透过纸张,我仿佛可以看见一张长满细小汗毛、络腮胡子和青筋毕露的脸。

  读者:虾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斯通纳》并非一本“传统”小说。看自己的命运就像旁观他人的命运,这种写法其实来自布莱希特戏剧舞台上所使用的“间离”效果。不过,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意在通过拉开距离制造陌生感,在强烈的疏离和对照中,观众得以思考种种戏剧性反差。而《斯通纳》则通过“间离”使人物与环境隔绝起来,延宕对照和反差,并使之通过撞向尘世的一连串重击,如电光石火般照亮主人公的生活——灵魂也好,理想也罢,其所指引的天光不足以照亮我们脚下乌漆墨黑的深渊。得救之道大概没有,通往地狱的道路倒有千万条。

  当然,我们也可以励志一点说,斯通纳尽管失败了,但他通过坚守那小小一片精神自留地,还是收获了爱与美,他的一生也并不全然一无所获。威廉斯在小说结尾不就向我们透露斯通纳身后留下一部书稿么?要我说,这个细节未必是这个意思。这部书稿让我想起弗兰岑在《自由》中把“自由”喻为一种名叫麻鳽的鸟:“它们在地面上谦卑而鬼祟,一如它们那泥泞的生存环境,但一旦飞上天空,却高贵而骄傲。”把人一生追求的东西压缩为一部无人要看的书稿,或者一种你得查字典才叫得出名来的鸟,这该有多温柔、多深沉,又是多么残忍和悲情啊。

  三、《海怪简史》

  作者:盛文强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读者:孤灯下

  上周看了星爷的《美人鱼》,心动之际,就从当当上买了这本《海怪简史》。作者声称“为中国海怪立传”,其心说也良苦,确实也是蛮累的。

  从半岛民间传说的海和尚、海狗精、海夜叉一直讲到禺强、龙九子,越看越怪,也终于越来越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根本没有在写海怪,写的不过是咱们民族性的东西,为海怪立传是个幌子,其实是给自己心中的民间记忆立传。

  读者:Armstrong

  《海怪简史》专门写大海里的海洋神话传说,这些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想象力形象,但恰恰这是文学最为主要的精神能量,神话传说的能量甚至还要大于史诗的能量。

  不同地方对唯一真理的不同启示形成不同的神话传说,这些故事是神的创世纪交代与训言。我们已经不记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初模样,于是依靠神的启示,模模糊糊记录成为神话与传说,试图恢复我们原来生命的模样。神话是战胜历史灾难的最好捷径。

  《海怪简史》写了很多不同的海怪,这些神奇的故事在今天看来无比震惊了我们在机器设备工具中的所谓超能量生活,而神话传说更是打破了人依赖的科学技术机器力量。书中写到的海和尚,它像一种乌龟一样的身体,但头部却像是小和尚的头部,而且这种人与野兽杂合的身体,更有自己的心灵磁场,它知道人对自己的羞耻,并且以此为羞耻,它想靠近人,但却因为人而远离人。这正好说明了创世初的人的存在问题,那个时候的人,因为怀有对自己原罪的惊恐,对一切羞耻一类的事情都十分敏感而忐忑不安。人的犯罪破坏了世界的完美,要重建自己完整的生命就要回到生命的本来模样,生命的原初基本靠近生命完整的本来全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