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都梁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2-12
读者: 我非衣
1944年,当抗日战争进入第七个年头,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取得了节节胜利时,在中国战场上却先后发生了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三次均以中国军队的惨败而告终的大会战。当我们追溯这段历史时,我们不禁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大崩溃”?
都梁的新作《大崩溃》叙述的就是这“豫湘桂之战”,并为这场战争的失利作出了自己的解读。而封面右上角的几个大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体现了写作者的企图心。而这样有企图心的写作可以说是好坏参半。
一方面,我们很难说没有哪个小说家写作是没有企图心的,正是由于想表达的欲望才催生出好的作品,但另一方面,过强的企图心则会消融作品的文学价值。 正如昆德拉评价奥威尔的写作将文学写成了政治宣讲,而后来者又评论昆德拉的说教过于明显。同样,在《大崩溃》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对话是为了表达中心思想而对话,尤其是蔡继刚与其他人物的关于国家与个人、战术的选择等等的对话,完全可以拿出来作为议论文了。
最后从布局而言,或许是为了强调他的主题思想,一场豫北战争写了400多页,而长沙和衡阳的失守连前者一半的篇幅都不到。不过,既然末尾写的是第一部完,我们还是有理由期待第二部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毕竟,一个严肃的有企图心的写作者要比那些将抗日题材写成武打片的作者更值得尊敬。
读者: 庞二哥
52万字的长篇巨著,才仅仅是“第一部完”,都梁想写多少部?这部书最后成书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这些问题现在都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都梁想写一部大史诗的野心是昭然若揭的。
一部大视角的作品,控制冗笔并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因为要写的东西太多了。比控制冗笔更难的是驾驭大场面的能力,既要把故事的大脉络讲清楚,又要让细节生动感人,更要用细节来表现错综复杂的战争动态,这对作家的考验是相当大的。很多伟大的作家——甚至很多以写战争见长的伟大作家在大场面的把控上都不擅长,比如海明威。但都梁在这一点上做得可圈可点,让人钦佩。我想,都梁之所以能够把控住大场面,主要是他的人物选得比较好:在战略角度,代表人物是督战官蔡继刚;他的弟弟蔡继恒则是空军战士的代表,而且这个人物也负责营造许多惊心动魄的场面;佟满堂和他的兄弟铁柱就是平民和普通士兵的代表,他们处在战争的最前沿,面对的是战争最血淋淋的残酷现实。都梁在后两个人的身上下了很多功夫,几乎把一个平民在战争中所能经历的一切都赋予了他们,于是也就不可避免地让一些情节有些不够细致。本书和同样写战争的《亮剑》最大的不同在于,《亮剑》是以人写史,而《大崩溃》则是以史带人,也就是说,《大崩溃》里出现的人物都是为呈现历史服务的,于是他们的个性相对于《亮剑》里的人物来说就略有些脸谱化。换句话说,佟满堂这个人物很有代表性,却略缺一些个性。但是作为推动情节和说明历史而存在的人物,《大崩溃》里的人物也都还算合格。
二、《成为和平饭店》
作者: 陈丹燕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2-8
读者: stacyshen
冲着和平饭店买了这本书,买的时候还一厢情愿地相信这位号称写上海写得最厉害的作家会把和平的历史娓娓道来,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本据说耗费了陈女士八年光阴的大作遍布了四娘孔雀式的写作手法:水晶前是一定要加捷克的;迪斯科是不能用那么下里巴人的译法译的,偏要译成不一样的汉字,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不加点上海学的学术点缀是不能显现出这部大作的文化分量的;然后又优秀地描写了中年夫妇的咸湿桥段,展现这座饭店的风情……
我还是比较关心开始那个夏家后来到底怎么了,孟建新又和夏家扯上关系不,中间部分陈女士以本人的口吻插入叙述,和前面俩人物又有什么干系,以及每次有历史重现、鬼魂旧地重游的时候,能不能将鬼魂的身份和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楚一点呢。
陈女士显然很希望用虚构的人物来串起真实人物的故事,然而虚构的人物塑造得太多,篇幅有限的小说里每一个人分得的笔墨便很少,导致看不清性格;所谓的时代的缩影,和平的象征便无从谈起。虚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真实人物就更加稀薄了。于是这部小说就粗糙得像破碎不堪的剪辑,难以拼凑出故事的大概。
读者: Entéléchie 4
看陈丹燕的书也有很多个年头了,第一本应该是《上海的金枝玉叶》或《上海的红颜遗事》,开头提到了童年吃过的紫雪糕,“白雪公主”牌的,这般只有上海人才熟稔的不动声色的共鸣,一看就喜欢上了。
还是陈老师熟悉的笔触,慢悠悠的,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有些段落,我甚至能找到以前作品的影子,中肯干净又有点残酷的文字只有陈丹燕才写得出来。
季晓晓和阿四很像年轻时的陈丹燕老师,有一点儿崇洋,有一点儿旧式上海人的自豪,有一点儿对外地人的偏见。阿四为爹爹做得出和平饭店招牌头的西餐而自豪,在爹爹退休那年,全家去和平饭店吃了全套法国大餐,拍了全家福,每个人脸上都红光满面,肉哄哄的,是全心全意的满足,阿四心想这才叫“光荣退休”,看到这里我又笑了,陈丹燕就是这样,借别人的口把自己对资产阶级的赞许汩汩向外流,不管你感受不感受得到,反正这种小资情绪就是不自觉地往外冒,不懂的人觉得刻画太细,很无聊,懂的人掩上书偷偷笑两声,但也是很有节制的那种。阿四随父亲进入和平饭店内部厨房时,心中的敬畏和骄傲大概也是陈丹燕老师向过往的致敬。
《成为和平饭店》又给了一次老上海迷们憧憬过往的机会。
三、《日月》
作者: 安意如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1
读者: 伊娜xiu
小说通篇用了安妮宝贝式的语言,有一眼即见的模仿痕迹,若是片段片段地读,会觉得很美,但合在一起,却很一般,因为文章所要表达的其实比较牵强,虽然宣传语里说:“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一部告别欲望、重返净土的著作”等,但内在的东西很匮乏,无自己的鲜明特色。
诸如西藏小孩长生被汉人尹莲收养,在优渥的环境长大等等,这情节类似于七堇年的《大地之灯》,但某种深刻感情、意旨的阐释却没有《大地之灯》来得深切、深厚和感人,情节的安排也相对比较刻意,因为尹莲军方家庭背景的过于优渥,凡事皆不成问题,反而失去了冲突和深刻的机会,也失去了真实的说服力。
长生和后来认识的女子缦华结伴去墨脱,以及书中不时提及的莲花,又让人想起安妮宝贝的《莲花》。平心而论,安妮的《莲花》是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墨脱”二字现实所指的地理位置、风貌、人情风俗和宗教意旨都已被安妮写透了,透过安妮的文,“墨脱”二字已在我们心中留下了神秘、圣洁、隐幽的形象,安意如所写,不过是画蛇添足,无力动摇安妮宝贝所留下的印象。
此外则是仓央嘉措,书中自称是为了正见,但实有卖弄知识和搭载仓央嘉措热点元素的嫌疑。Sam则几乎是张国荣的翻版。
至于书中的背景,谢江南发家的经历,因着大陆独有的特点,安意如亦是不能放开,写作较牵强。
书中人物,除了罗布、桑吉,几乎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体来说,任何美的语言文字,倘若没有深刻的生命体验和独特的写作视角,而只是简单的模仿,只能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烟花,转眼即逝。
读者: 未然 (像风一样自由的飞翔)
昨夜这本书看到尾声,大抵我已经不关心结局了。结局不过是一种圆满安慰的结果。
回味的时候在想,若把所有的华丽辞藻和描绘都去掉,这本书大约像是一本自我分析的案例了。仔细阐述的不过是人宿命的孤独感,以及对于极致纯粹的爱的追求和渴望。哪怕最后是看开是舍得是放手,是平淡,是知足温暖,一切的解脱又在于曾经深深拥有的觉悟。
作者通过这故事和过程所要表达的,是对仓央嘉措彼时彼刻心意的揣测和推演,带着某种理解和领悟。对于世相繁琐的叙述,辗转于皈依的途中,高原的风景,带着批判的审视,宗教的隐秘和开示,来自逃离都市繁华后的清净和觉悟。
故事本身如何推演,行文如何夹杂陈述和感悟,其实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阅读过程中引发的感触和领悟。虽然初时这本书铺陈的辞藻令我几次放下,并非每个人都需要有一次皈依之旅,但也真的必须找到自我心安神定的所在。
四、《六人晚餐》
作者: 鲁敏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2-6
读者: 薛落磊 (晓宇宙)
《六人晚餐》的故事缘起于此:晓白和晓蓝的爸爸去世,他们的母亲委身于一个叫丁伯刚的粗放工人,丁伯刚也有两个孩子,女孩叫珍珍,男孩叫丁成功。他们六个人之间,就产生了互相排斥又互相靠拢的情感纠缠。
中国传统的长篇小说叙述,总是仰仗着时间的无限延长,于是篇幅就可以肆意地叙述不止。《六人晚餐》照理也应是这么一种叙述方式:从少年到青春逝去,从曾经到此刻沧海桑田。鲁敏却没有这么做,她找到了一种独特却是势在必行的结构方式。
小说除去开头一章的小引,分为六个大章节,每一章节的叙述所围绕的主人公,分别是这六个人的一个。他们各自的又共通的故事,就在属于各自的章节中,互相补充完整,最终构成了他们六人完整的故事。属于他们每一个人的章节里的故事,都是不完整的,而六个章节合而为一,就构成了完整的故事:这结构也应和了他们的人生,由残缺和放不下,在六个人的互相伤害和热爱中,磕磕碰碰地归于最终的渺渺晴朗。无论如何,也是一种完满了。
小说要写的,就是残缺之痛。
读者: 熊猫少
这个故事跨越近二十年,其中的人物,他们的性格、选择、命运,无一不与“旧厂区”的背景有关。它是丧夫的苏琴与丁伯刚同居时所受的议论,是晓白因丧父受到厂区女性的“关爱”并由此对女性产生的恐惧,是晓蓝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付出的努力与让自己追悔莫及的选择;它是丧妻的丁伯刚失去旧厂区后的“失忆”,是丁成功自闭于其中无形的玻璃罩子及他对“幸福”的执着与怯懦,是丁珍珍在无欲无求中得到的幸福和在一个谎言中失去的爱人……
而通过这些“精微的细部”,大概很多人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艰难中所作出的努力、从不止息的向上的愿望,难以避免的跌落、反复,以及,总有失望与希望的生活——一如所有“失败的大多数”。
那么,是否可以这么说呢?这个非典型的发生于旧厂区的故事,却是很多当代人的“典型”。
我们,这些“失败的大多数”,都和那围坐在餐桌前的六个人一样,“痴心向往着光明的、高尚的生活”,一切苦、一切乐,统统都由此而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