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现实的苍凉与人性的光辉——观13集电视纪录片《生门》后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文艺评论 热度: 15095
◎ 李小坪

  纪录片不需要虚构与表演,只是让拍摄对象在设定的情境中自然地表现出应有的反应。然后依据生活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利用声画关系的逻辑与联想,完成对叙事目的的一种重构。而纪录片背后引发的思考与追问,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导演陈为军拍摄的纪录片《生门》,一共十三集,它所引发的内心最深切的触动,超出了观片之初的预想。

一、鲜活的主题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7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全球每天约有830名女性因孕期或产期并发症死亡。所有孕产妇死亡99%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生活在农村及较贫困地区的妇女,孕产妇死亡率更高。在中国,2016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0.199‰,中国孕产妇低死亡率已经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然而这仍意味着每5025个孕产妇就会有1个死亡。

  孕产妇死亡率之高,让人触目惊心。而处在卑微脆弱和人道主义危机环境中的孕产妇,面临的生产之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死亡之门。而在中国的国情里,传宗接代是一个家庭隆重而盛大的需求。因此,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会充满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包含着喜悦、期盼、感恩与责任。然而,仪式感又并不是唯一的,尤其是在生育孩子“成本”剧增的当下,迎接一个孩子降临的背后,还充斥着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焦虑、惶恐与无助,甚至是血淋淋的生死攸关。

  《生门》的导演陈为军,将影像表达新维度朝向了生育这一领域,将镜头对准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片中男主角李家福,江南地区最负盛名的产科医生,他和他的团队,每天做无数台手术,把一个个婴儿迎接到这个美好的人间,把一个个徘徊在生死交界处的产妇拉回到这个纠结的世界。陈为军和他的团队耗时700多天,采用多机位跟踪拍摄,将几十个家庭迎接新生命到来的鲜活故事浓缩成十三集纪录片《生门》。在纪录片中,处处集结了生与死的挣扎,舍与得的纠结,老与少的代沟,医与患的矛盾。而世事轮回,每天上演的都是重复的人间悲喜,或纠结,或喜悦,或悲伤,或阴阳两隔。种种人生,无不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既是一个个彼此分散又勾连的故事,又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滚滚红尘记录。

  我们无法成为一个旁观者,它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经历的命途开端。看懂了生育的伟大、凶险与美好,我们才能更加了解,我们从何处而来,才能更好地祝福生活,也被生活所祝福。

二、真实的生活呈现

每一个人的幼时记忆里,都有这样一道问答题: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捡来的、抱养的……甚至有家长说,是从胳肢窝里掉下来的。总之,很少有父母能够正面告知孩子:你是在妈妈的子宫里生长了十个月,妈妈经历种种疼痛生下你。而你也需要很好的运气,才能平安降临到这个美好而艰难的尘世,然后长成一个大人。

  当下,个人的有限认知与受教渠道的贫乏,以及生育观念的相对滞后,让生育这一伟大事件半遮半掩,总是充满了神秘气息。只有等到我们为人父母时,才能对生儿育女这一事件有所感知。然而,个体的生育事件,感知到的体验终归是有限与片面的。比如说,剖宫产与顺产的不同选择,便无从体验另一种生育方式的内部困难。当生育这个集体事件立体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则看到的不仅仅是繁衍,而更多的是对生命,对女性这个群体的敬畏。

  在《生门》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一个个女人如何经历撕裂的疼痛,经济窘迫的无助,隐私的不可告人,面对偏见的无所适从,对生存处境的麻木,对生育的付出与决绝,还有手术台上身体的摧残,心理上的恐慌……不一而足。

  夏锦菊,一位33岁的美丽母亲。曾怀孕六次,生产两次,已有两个女儿,但为了再生一个儿子,她还是怀了第三胎,手术台上大出血,心脏停跳两次,总失血量达到1.8万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四次。即便随时有可能面临死亡,她还是希望主治医生李家福保子宫:“我才33岁啊,能不能努力一下”。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在心疼她的同时,我也在猜度,她在祈求什么呢?33岁的女人,失去子宫,意味着一个身体不再完整。她是怕不能再做母亲吗?她是怕从此不再美丽吗?她是怕遭遇丈夫的嫌弃吗?最终,医生将夏锦菊的腹腔塞满了纱布,送到了ICU。妇产科主任李家福事后说,夏锦菊在手术台上,已经是个死人。

  (1)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时,立即对多部件系统进行停机维修:①收到某个MC的维修请求后;②收到m个AC的维修请求后。

  曾宪春是高龄产妇,之前曾怀孕五次,生产两次,再一次怀孕后,她经历了胎盘前置、瘢痕子宫,分娩有生命危险,在得知第三胎是儿子后,她的小姑子泣不成声:“我哥之前只有两个闺女,一直以来想生个男孩。为了保这个小孩,我们一家都好辛苦”。即使有生命危险,也要把第三胎生下来,只为想要生个儿子。舍命生子,母凭子贵,传宗接代的陈旧观念,似乎一直潜伏在生活里,从来没有消失过,也不可能消失。生育,表面上看,是两个人的事情,但真正承担巨大风险的,却永远只有女人。她们沉默,坚持,有时候,甚至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而在现实生活里,像曾宪春与夏锦菊一样的女人数不胜数,不论自己是否身患肾病、肝病、高血压,或是为保胎静卧在床几个月,不论是否随时有可能面临死亡,她们的想法都如出一辙:保胎、保子宫、生男孩。

  郑清明年过四十,蹉跎半生,终于娶到比自己小很多的女人,并怀上了孩子。因为怀的是双胞胎,且属风险极高的中央型胎盘前置,胎儿越大,胎盘便越大,危险系数越高。但他们来自农村,妻子曾被拐卖过,没有社保,没有存款。当初进院的5000元钱还是借来的。在保大人与保小孩之间,一家人陷入了绝境。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在走廊里偷偷流泪,贫困逼迫他想到了卖肾,托人收养其中一个孩子,以换取另外一个的医药费。而妻子却始终一脸麻木,没有哭闹,没有眼泪。在这个过程中,也似乎没有人过问过这个准母亲的意见与想法。所有的事情似乎与她无关,而她也不关心何去何从。她似乎已经习惯了接受所有的命运。无论是别人为她定下的,还是老天安排的,她都接受。但看着看着,就会明白,在那样赤贫的境地,一个母亲根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最终,医生的人性化关怀,病友的倾囊相助,家人四外筹款甚至借贷,一场生死时速的接力,让母女平安。

  当有些人间灾难需要金钱才能化解时,恰恰是最让人为难的。于是,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内心时时会生出悲凉。那些躺在病床上、蜷缩在被子里的女人的面孔,蜡黄、麻木却又异常坚忍,对自己的命运无计可施,只得交给丈夫、婆家或者父母,而具体听谁的,似乎是钱说了算。

  李家福曾问一个患有重症肝病的孕妇为什么不早点来医院治疗,她说:婆婆跟妈妈不一样,你知道吧?我怀孕十个月一直没工作,她(婆婆)说不来,我不可能自己来啊。多么疼痛的回答。然而,这位孕妇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性。女性在人类繁衍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地位,有时候完全取决于她的背后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换言之,即她嫁了一个什么样的男人。生儿育女,是一道坎儿,跨过去了,皆大欢喜,跨不过去,手术房便是生死场。

  片中,还有几个早产儿。他们因为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这是一笔庞大的开销。动辄几十万的医疗费用让人焦头烂额,而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让许多家庭陷入经济的绝境,也陷入了人性的考量之中。不救,如何面对良心的拮问,而救活了,后面的生活又该如何继续?有时候,即便掏空家底,也可能换来的是一个脑瘫的孩子。有时候,我们仅仅从道德的优劣与选择的对错上来评判世事,显然是幼稚而盲目的,甚至是可笑的。

  几十个家庭的真实生育故事,几十个家庭的悲喜交集,它们一起汇集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妇产科,汇聚到镜头下,让我们看到了生育的凶险、人性的多面、人情的冷暖与世相的复杂。反哺到镜头下的故事本身,便有了观众解读的无限开放性与现实意义的丰富多元性。

三、延伸的现实意义

因此,当夫妻一方不具备生育能力时,这个家庭的小舟将划向何处?许多人在现实里做出了回答。第一集中,48岁的男人在第二任妻子终于为他生了一个儿子时,他喜极而泣,而第一任妻子因为不能生育,命运不言自明。而他的母亲喜不自禁地说,当年自己生了十三胎。在欢喜的背后,我们看到,女人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依附于男人。她既是一个生育工具,也是一个无能为力的女人。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以及子宫的无能为力导致她们四处漂泊的命运与原罪。

  但是,在镜头下,也常常会有温暖的人间情义真实上演。脑瘫孕妇张颖,走路不稳,说话口齿不清,嘴眼歪斜。但她可爱、天真、单纯,热爱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残缺的身体而自贬自卑。她每天主动和医生问安,一说话就笑得像个孩子。纵观片中出现的正常孕产妇们,她们身体的疼痛与处境的艰难会让观众悲伤难过。但张颖一笑就会夸张变形的脸庞,却让人油然而生喜爱,甚至是温暖。怎么会有这么乐观开朗的残疾女子。当她用变形的双手搂着刚出生的女儿时,竟然激动地嚎啕大哭起来。顺着“剧情”的上演,我们看到,在她的背后,有一对温暖的父母,她们从来不将女儿身体的残缺视为现实的难堪与命运的不幸。相反,她从小就被父母带到各种公众场合,让她感受各种不同的目光,正视自己的身体带来的难处,并学会和命运和平共处。她的父亲,每次到医院探望即将临产的女儿,都会带来一束亲手折下的院子里的腊梅花。

  这一个小小的细节,深深地触动了我。爱,才是滋养孩子的高级营养品。

  而正是因为有健康的爱,让张颖收获了美满的婚姻。丈夫很帅很贴心,上天是如此公平均等。关键是,她们的爱又完整地传输给了女儿小核桃。两年后,她又生育了第二胎小金桔。镜头下的她们一家,温馨和谐。张颖和孩子玩着公主与王子的游戏,女儿从小懂得保护妈妈,并且贴心贴肝地爱妈妈。张颖这个人物的出现,是陈为军精心选择的也好,是无意闯入镜头中的也罢,她和她的家庭产生的现实意义也是深远的。在一个有残疾孩子的家庭里,做父母的如何帮助孩子,将惨淡的人生开端经营成丰满的人生结局,这是需要足够大的心智的。一场疾病,既在考验孩子,更在考验父母。只有勇于承认现实的残缺,并且不回避它,把它当成生活构成的形式之一,孩子的内心才必然强大温柔。不卑不亢地活着,是多么美好的事。

  而用镜头唤醒观众内心的情感,远胜过庸俗的道德说教。

  为什么分娩会成为重大的仪式?除了传宗接代的繁衍本能以外,我国独有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这一仪式的重要推手。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被写入宪法。直至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前,“一家只生一个好”的观念早已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生育观。于是,生孩子便成了一个家庭天大的事情。从备孕,到怀孕,到保胎,到生产,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变数。而我们从画面中,无不深深地感受到这些家庭成员内心深深的焦灼感。没有几个人能坦然面对一个生出来就有缺陷的孩子,每个人都想生出一个完美的、没有任何缺陷的孩子,然而,这在概率上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对此的焦虑却真实存在,没有几个人能做到顺其自然。有的孕妇为了保胎,从怀孕开始就几乎不下床,不敢动。我们忘记了应该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可能有意外的,我们要坦然接受,这应该才算是正常的生育观。

  而正常生育观念的形成,任重而道远。

四、镜头外的和解

女性在生育场里,所担负的一切,是男人无法承受的。一个女人,只要她不做母亲,她内心便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少女。而一旦选择做母亲,除了要内心强大,还要面对巨大的生育痛楚与不可预期的灾难,面临拥有难看的妊娠纹,变得宽大的髋骨和松弛的肚皮,且这些状况可能一生都无法恢复。因此,于女性而言,这更像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隐私。产床上的肉身赤裸,生命关头的鲜血淋漓,这都是女人最难堪、最窘迫的时刻。在看过这部纪录片以后,以置身事外的视角来看待,相信观众一定会为伟大的生育女性生出许多的慈悲与敬爱之心。

  在《生门》里,除了家庭内部的曲解与纠纷,关键时刻的人性选择外,还有许多现实的问题潜伏在纪录片的背后。比如说“钱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在这部纪录片里,很多镜头都是医生在催着家属续费,并且会比较钱多钱少之间的医疗效果。催钱如催命。很多患者家属因此走投无路,一脸愁容,泪眼婆娑。镜头丝毫没有规避这些瞬间。纪录片的功能之一就在于此。我们在同情患者的同时,也会对现阶段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完整、社保制度的缺陷而感到无奈。很多人生活在阳光下,更多的人则站在阴影里。当生活的重担压在一个贫困家庭的肩膀上时,有许多人是真的承受不了的。

  因此,当医患纠纷时时上演在现实生活里时,我们就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桩即时的新闻事件,而更应该看到背后的原因。当沟通渠道得不到畅通,理解不能形成体谅,矛盾便会形成积怨,最终形成社会的伤口。

  而纪录片,因为真实的呈现,让观众在纵观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细细梳理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成因,然后达成一种温暖的和解。这种和解不是视而不见,而是彼此的体谅与宽容,进而去寻找更好活下去的出口。

  总之,现实的残酷一言难尽,而繁衍则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当所有为人父母者都需要有具备更多的责任感时,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有所行动。

  哪怕,能够让观众稍微意识到这一点,也是良愿的达成。

  纪录片的大结局片尾安排得很温暖。妇产科的医生们轮流播报当天的工作情况,配上音乐背景《时光回》。舒缓动人的曲调里,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平凡与伟大、孕产妇们的幸福与痛苦、产妇家属的焦虑与欣喜,在镜头里、在观众的脑海里回环穿梭。由此较好地契合了主题:我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离开,但应该知道从何而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