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有两个奇特而又相似的地方,一个是火焰山,另一个则是交河故城。火焰山上寸草不生,似熊熊燃烧的火焰而得名。而穿越其间的沟壑,如葡萄沟、木头沟、吐峪沟等,则流水潺潺,葡萄飘香;交河故城则是一位褪尽繁华的老妪,历尽沧桑,了无生机,而其四周,则两河相交,流水潺潺,树林阴翳,阡陌纵横,鸡鸣狗吠,人们怡然自乐。
故城,以一片震撼人心的废墟,似一片柳叶摆放在高台之上。成百上千年过去,成为了一个向世人叙述历史沧桑的长者,同时,也在默默地关注着、体验着时世的变化。
远处的天山,终年被白雪覆盖,融化的天山雪水,潜入地层深处,以地下河——坎儿井的方式,长年累月地流向吐鲁番盆地,繁育出灿烂的盆地绿洲文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吐鲁番的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留有前人的足迹,每一处遗存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交河城下,两条浅浅地小溪逶迤而来,滋润着火洲大地,所到之处便有了树木、田地、农舍、庄稼,有了袅袅炊烟的人间。又迤然而去,汇入苍茫的艾丁湖,形成了湖天一色的绝妙景观。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是最早感受到春天气息的地方。三月上旬左右,南、北疆还是皑皑白雪覆盖的时候,吐鲁番盆地已然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了,那些杏花、桃花之类的报春花,会在一夜之间绽满枝头,引来大群蜜蜂“嗡嗡”地闹个不停。也迎来游人如织的春天,拉开了吐鲁番旅游旺季的序幕。
在人间,最早感受到春天气息的,则是农人。在春寒料峭的早春中,农民们来到自家的地头,用脚踩一下或是用手捏一下泥土,就能从泥土的松软程度中判断出开墩拔葡萄的日子。
老李与故城相对而居,在离故城不远的地方有六亩葡萄地,这是他赖以生存的资本。他是在他爷爷的爷爷的那一代从甘肃定西牵着一头毛驴、驮着全部家当过来讨日子的。当来到交河城下的时候,毛驴喝足了水便就不想走了,怎么抽打也无忌于事。驴子的脾气大家是知道的,老李的爷爷的爷爷拿它没办法,就把家当卸下来,等休息好养足精神再走。后来看到这地方竟然是一片风水宝地,索性便将家给安顿下来。提起这事,老李家最应感谢的还是那头犟脾气的毛驴子。
老李浓眉大眼,高大英俊,一家四口,一儿一女,儿子已上大学,女儿正在上高中。他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能手,他家葡萄的产量、质量总是当地的第一名。他说,他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刚来这里的时候,对种植葡萄是一窍不通的,因为在定西老家种植的是小麦,种植葡萄的技术都是当地维吾尔族老乡手把手教会的。由于老李凡事爱琢磨,对种植葡萄又上心,在精耕细作和勤于管理上更加用心,使得他种植的葡萄成为当地的品牌,也带动了当地的葡萄产业,带领着相亲们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勤春来早。这不,刚过正月十五,老李一家就来到了自家的葡萄地里干活了。他们要将葡萄“开墩上架”,也就是要将蛰伏一冬的葡萄藤从土堆里拔出来,然后将葡萄藤搭在架子上固定好,这是一年中保证葡萄高产的第一步。老李说,这些葡萄是他的命根子,是他的亲生女儿,给葡萄“开墩上架”就是给女儿梳妆打扮。不是嘛,你看,将土堆扒开,露出藤蔓来,就是给女儿洗净脸庞露出笑脸来;把葡萄藤搭到架子上,就是给女儿梳好辫子,准备出门到外面看看。女孩子嘛,出门是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才能保持好心情。期间,要做到轻手轻脚,不能蛮干,要顺着葡萄藤的势儿,将藤儿搭在最适宜的架子上。你看,这不是像侍候孩子一样侍候葡萄吗?这样做的话哪有种不好的葡萄呢?说话间,一根根葡萄藤被拉上了棚架,盘根错节中竟也整整有条,像一列列迎接检阅的士兵,英姿飒爽,只等和煦的春风吹拂,嫩绿的叶子就会绽满枝头。
交河四周的民居,多是依地势而建的房屋。以前,多是土坯房,保持着原生状态,有的将大榆树圈在房子的正中间,有的将树砌在墙体中,还有的将一整块大石头圈在了客厅中央……大多数的房子都属“一层半式”建筑,因天气炎热的原因,当地人会将地下室深挖成半层房屋当作卧室用,冬暖夏凉,是炎热地方最适宜防暑的一种传统方式。这一建筑形式专业术语为“减式建筑”,在毗邻的交和故城就能得到印证,像故城中的西域都护府、民居的遗存,都是典型的“减式建筑”。这些房屋造型各异,千奇百态,令人十分地好奇。而今,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背景下,这些原生态的房子被保护了下来,成为一处古民居集中点,供游人参观。
小马是房子里长有古榆树人家的孩子,精明能干。小的时候,跟着大人放羊,就能用一块含盐的土圪垯,让疯跑的羊群围着他转。在交河城还未成为景点的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们成天在故城里面转悠晃荡,捉迷藏,打游击。有一次与小伙伴们捉迷藏时,他躲进了一个隐秘的洞穴中。因过于隐秘,直到天黑时小伙伴们也没有找到他。他正在沾沾自喜时,洞穴中突然冒出了一团火焰,吓得他惊叫连连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事后才知道,那是一片婴儿墓,不知道什么原因,当时的交河城里婴儿大量死亡,人们便将婴儿集中埋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墓地。自此之后,小马便对故城敬而远之起来,再也不敢一个人去故城溜达了。
小马家在当地是一个大家族,叔叔伯伯就有七八个、亲兄堂弟多达二十多个,能玩到一起的朋友就更多了。基于人脉关系,小马的父亲有意让他从事餐饮业,这也是小马的愿望。他想开一个饭馆,在保证自己能有美食吃的同时,还可以养家糊口。在初中毕业后,他选择了上技校,专门学习烹调技术。经过三年的正规培训,他拿到了厨师证,开始了他的厨师生涯。有诗有远方的生活是年轻人所追求的,小马也不例外。他一毕业,就与一帮朋友去了最远的地方——海南省三亚市。到那里之后,才知道还有比吐鲁番更热的地方,湿热的热带气候让他喘不过口气来。他每天都挥汗如雨的工作,坚持了三个月,再也坚持不下去了,结算了工钱后立即辗转到了西安。小马很喜欢西安这座文化古城,大概是因为自小生活在交河故城的缘故吧。西安属于大西北,气候也比较适应,以面食为主,而他最擅长的辣子鸡、大盘鸡、拌面也大受欢迎。按照常理,小马应该就这样在西安扎下来,实现自己的心愿,开展自己的餐饮事业。但世事难料,没过几年,家乡大搞旅游开发,在外打工创业的人员纷纷回家乡寻找商机,毕竟在家乡创业比在外面还是要方便一些。
在父母以及家乡亲朋好友的不断解释和催促下,小马下定了决心,终于回家创业了。他相中的是自家一个废弃的院子。这是一个四周古树参天、溪水环绕、冬天用来圈养羊群的简易院场。他花了近六个月时间对院子进行了改造,在精于设计、巧于布局下,一座别具风格的“交河人家”农家乐便展现在世人面前:占地四余亩,分餐饮区与种植区,餐饮区内有天然的古榆树、白杨树,围绕着古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铁床、蒙古包等席位,再将交河水引入,在席位间环绕穿梭,让食客心情舒畅、兴致盎然;种植区内菜畦整齐,多种白菜、西红柿、豆角、韭菜、大葱之类,引得食客频频光顾。业精于情,在小马的精心打理下,“交河人家”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家创业,发挥着各自的特长,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财富和梦想。这不,在这杏花含苞待放的时节,小马正在清扫院落,为迎接第一批探春而来的游客做准备。
吐鲁番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春秋短促、冬夏较长。有天下闻名的葡萄哈密瓜、也有养在深闺逐渐被人知晓的杏子、桑葚、红枣等。吐鲁番是一个知名度非常高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占到了全新疆的六分之一。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给当地的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吐鲁番人靠着旅游这张名片,成长出了一大批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
艾合买提是一个很精干的小伙子,他是傍着交河城墙长大的。他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故事,特别是关于吐鲁番的故事,如吐鲁番郡王、翟拉一丁的传奇,火焰山、苏公塔的传说,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的故事等。这么美好的故事竟然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他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美好的事物需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在他幼小的心里,他想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要大家谈理想,艾合买提毫不犹豫地说,他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做一个像翟拉一丁那样机智幽默受人喜爱而又尊敬的人。课余,他把自己听到过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听,在他身边经常围着一群爱听故事的同学,他成了同学们最受欢迎的人。小小年纪的他,对吐鲁番的风土人情、旅游景点特别感兴趣。和小朋友在交河故城玩耍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是漫无目的一个劲地疯玩,而他则露出少有的老成,对故城中的遗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他的心里,苍凉的废墟突然繁华起来,呈现在他眼前的官舍区、经济区、民居区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热闹,是一个城市应有的样子。于是,他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对小伙伴们进行了现场式的解说,让小伙伴们佩服不已。但其中一个小伙伴提了一个他答不出来的问题:交河故城到底存在了多少年?在他的知识积累中,大多是一些故事传说,至于具体的实据,他还真不知道。他一时愣住了,场面十分尴尬。他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一定要当一名合格的导游。
有梦想就要有行动。艾合买提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也很优秀,高考十分顺利地考上了内地的一所大学,学的还是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期间,为了充实自己,他还自学英语导游。虽然祖国的大好河山让他震撼不已,但他一心系念的还是家乡的一草一木。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告别了繁华的都市,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他应聘在当地的一家旅行社当导游,凭着对旅游工作的热爱,每天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耐心细致的工作。他每接到一个团队,都要根据游客的不同情况提前上网查阅资料,做好相关备课工作,不做简单的资料复读机,而是用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叙述。同时,他还学习了多种地方方言,尽自己所能为游客带去欢乐,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博得无数游客的赞誉,游客多次写表扬信亲切地称他为“吐鲁番的好导游”。十几年的带团生涯没有发生一起旅客投诉事情,他成为了吐鲁番导游的一张名片。
只当导游还是发挥不了艾合买提的最大潜能,在积攒一定经验和资金后,他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旅行社。他免费给本地喜欢旅游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向他们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开发出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旅游项目,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驴的拉客”。在早春的吐鲁番街头,你会看到一辆辆打扮的十分鲜艳而又独具民族特色的毛驴车穿梭于吐鲁番的大街小巷,上面坐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让游客突然感受一下比较原始的慢生活,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此项目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驴的的“得得”声响彻在吐鲁番的城市和乡村,也响彻在人们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漫步在交河浅浅的溪水边,遥想往昔繁华的交河城,不禁令人感慨万千,那时的交河应该是汹涌澎湃的护城河吧,巍峨耸立的城墙坚不可摧,城中百姓在河中取水、洗衣服、游泳,过着平常、与世无争的生活,该是何等的惬意。然而世事难料,一场战火,灰飞烟灭,以至于今日之景况。岸边有一大片千奇百态、盘根错节的古柳也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柔软湿润的枝条缀满了含苞待放的柳芽儿,还有急切一些的,已张开了松醒的小眼。远远望去,竟然是一片空濛,若是有江南的细雨相伴,那该是怎样的一道风景?沿溪而上,篱笆墙外,一树杏花迎风怒放,引来蜂蝶狂舞。一片空旷的野地里,苜蓿刚钻出坚硬的土地,便引来了一群踏青人,墩在地里忙过不停了。
东风浩浩荡荡地来了,还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春天的脚步了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