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文艺批评事业既愈显重要亦遭逢挑战。改进与加强文艺批评工作,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文艺创作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需要文艺家和批评家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文艺批评需力排各种干扰,实施有效工作。值此融媒体喧嚣竞争环境下,文艺创作的方式、形态不可避免发生聚变,作为文艺事业另一翼的文艺批评,思维方式和论辩态势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在所有人都可以介入文艺批评、人人皆为批评家的今日,由于每位批评者的知识结构、时空站位、观察视角不同,其发出的声音也是多元多样各有不同,有时甚至是偏离主流、剑走偏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艺创作的应然秩序和终极逻辑,甚至将部分创作引入某种歧途。正如有论者指出:“媒介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媒介传播所生成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专家和主流媒体的声音相对弱化了,整体的诉求或导向被混淆了。”在此意义上,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新型文艺批评的出现。这种新型文艺批评,在我看来,需要具备并增强的维度有四:即理论的力度,批评的锐度,情感的温度,生活的厚度。
理论的力度,是作为文艺批评工作者的重要基础条件。文艺批评是一项基于理论基础之上的工作,最需要理论底蕴的支撑和引导。文艺批评固然需要广泛听取、借鉴、参考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但最需要的是要有批评主体自己的理论体系与专业修为,特别是要将自我的话语体系建立在坚实可靠的理论体系之上。没有成熟的理论,就没有成熟的创作,此言貌似有些唯心和先验,甚至有被创作者解构的危险。但事实是,成熟的理论往往产生于实践之后,是海量实践的结晶。面对互联网环境下文艺批评形式繁杂、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文艺批评要以科学客观公正的理论引领文艺创作,摒弃以印象代替批评的简单肤浅方式,要结合时代发展培育和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艺批评风格。这种新型文艺批评,必须以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为主体,适度结合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呈现一种与传统文艺批评不同的全新文艺批评风格。文艺创作要攀登文艺高峰,文艺批评的推动力量不可忽视。这种力量来自批评家的理论自觉、自信和自强。一个好的批评家,一定是具有跨界意识与多学科理论知识的专业人士,他们的理论积累不局限于文学学科本身,而涉及更多学科,如历史、美学、文化学、地理学、心理学等。这种开放的批评思想学术空间和批评范式建构,会使文艺批评的力度更大。
批评的锐度,是文艺批评工作者不可缺少的质素和特征。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镜子、良药、利器或方向盘。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真理越辩越明。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应该说,近年来文艺批评有了一定改进,但改进得还很不理想,在打磨批评利器,加强批评力度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还需要付出巨大而持久的努力。实事求是地说,当下文艺批评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最要害者是一些批评者只栽花不拔刺。现在不缺有理论实力、评论能力的批评家,缺的是不徇私情、是非分明、敢于亮剑的批评家。文艺批评或文艺评论的定义非常明确,就是对文艺作品、现象、思潮的批评或评判,其中,狭义的尖锐的批评是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批评者必须遵循与张扬鲁迅先生所倡导的“坏处说坏,好处说好”的“剜烂苹果”精神。有人将这种不“与人为善”的批评叫做酷评,而当今文坛遍地都是那些温吞水式的以学理包装的谀评。在这种思潮裹挟下的文艺批评,给中国文艺带来的只能是谜团和歧途。面对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文艺批评工作者就是要敢说真话,要保有褒优砭劣的胆识和勇气,要带着“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可以说,这是文艺批评工作者应该始终坚守的底线和原则,也是新时代改进与加强文艺批评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所在。
情感的温度,是文艺批评工作者必备的人文关怀精神。在世人看来,似乎文艺批评是一种不含丝毫情感温度的零度写作,其实不然。首先,文艺批评并非只有狭义的批评,也是对文艺创作中好的作品、现象、思潮满腔热情的肯定。当然,对不好的作品、现象、思潮的尖锐批评,同样也要有情感、有温度,甚至度数更高——比如激烈的批评文字,你能说不带情感的温度吗?文艺批评具有引领文艺创作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功能,具有情感温度的文艺批评恰恰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它带着批评家的炽热情感,这种情感以及由此催生的批评文字或文章,随时要面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并以自身无可置疑的论述令对方信服。带有情感温度的文艺批评并不意味着文艺批评要充当脂粉和蜂蜜,恰相反,文艺批评更多时候是辣椒粉和苦药,所谓“打是疼,骂是爱”是也。所以,批评者的情感温度往往体现在如胡风所说的“主观战斗精神”上。这种“主观战斗精神”是在热爱与坚持真理的立场上形成,体现了文艺批评工作者最为炽热的情感,这种情感以及它的温度,是具备同样情怀的作家艺术家和所有创作者才能理解和接受的。遗憾的是,抱有这样的情感温度的创作者目前在我们的文坛可谓凤毛麟角。文艺批评大家的实践昭示我们,在文艺批评工作中,情感的温度其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终极体现,这种力量是为了社会现实和文学现实的美好蓝图而存在的。
生活的厚度,是文艺批评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从业底气。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包括作品、现象、思潮的观察者、评判者和引领者。文艺来源生活且高于生活。因此,身为一名批评者,批评家决不能无视生活,而应当比作家艺术家更了解生活,最起码不能逊色于后者。否则,他们就没有进行批评的资格。在此意义上,文艺批评工作者也有一个“深扎”的问题。文艺批评工作者只有走进现实生活,扎根社会纵深,认识与理解社会现实,才能与作家产生共鸣和共情,才更有对源于生活的文艺创作发言的底气。文艺批评家首先应该是一名社会观察家,他写出的每一个字,要以其所处时代社会现实为参照,对由生活产生的文学现实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对文艺创作产生切实而有效的引导作用。别林斯基在《论〈莫斯科观察家〉的批评及其文学意见》中说:“……有人认为批评这一门行业是轻而易举的,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做到的,那就大错特错:深刻的感觉,对艺术的热烈的爱,严格的多方面的研究,才智的客观性——这是公正无私的态度的源泉,——不受外界诱引的本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担当的责任又是多么崇高!”在我看来,别林斯基所说的“严格的多方面的研究,才智的客观性”,显然也包括了批评家对生活的研究和对客观社会的了解。从本体论角度讲,体现生活厚度的文艺批评,始终致力于现实与文艺的观察与发现,把对现实与文艺的观察、发现与重建视为文艺批评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的文艺批评应当贯穿当代文艺事业的整个进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