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无法重建的意义“图景”——江月卫中篇小说《楼顶上的风景》读后

时间:2023/11/9 作者: 吐鲁番 热度: 14966
郭景华
  在当代大湘西作家群中,江月卫是一位执着地凝视故乡、表现现实乡土的作家,他的目光始终在关注着家乡父老乡亲的现实生存,透视着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灵魂挣扎。在早先年的《犁地》、《息访》、《调纠》等小说里,我们便见识了这位扎根乡土,情系农民的湘西本土作家对故园的那片深情。新近完成的中篇小说《楼顶上的风景》,作为作家对故土人生事象观察体验的最新成果,通过一个“进城”又“返乡”的农民,由于生活时空的置换,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在乡土社会生长了大半辈子的乡民来到城市后,他的那种在乡村世界中所形成的乡土经验如何遭受强烈冲击,他的带有泥土气息的人格和人性在巨大的城市文化潮流面前又如何表现出失语、不适和尴尬,尤其是当我们看到这位农民在城市钢筋水泥丛林重建自我精神领地得而复失时,内心不由自主地会产生深深的感喟。这是一个独特的“城市异乡人”形象。
  我们之所以觉得小说中的主人公炳德老人形象比较独特,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普遍感觉到作家所塑造的这个老农民进城,与大多数作家笔下的农民进城,所要表现的主题稍有些差异。稍微熟悉新时期以来中国乡土文学创作情况的读者应该知道,自高晓声写《陈焕生进城》而声名鹊起之后,如何表现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城”与“乡”的关系,便是当代乡土作家一直的创作追求。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传统乡村文明在城市工业文明的涤荡之下,农民开始摆脱土地的束缚,大量涌向城市。蔚为壮观的“民工潮”,让“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工作、恋爱、婚姻等状况成为许多作家关注的焦点。此后经年,在各大文学期刊杂志上,“农民工”题材小说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形成了一股创作潮流。在对“农民工”这一“城市异乡人”群体的刻画中,作家们多半以年轻的“农民工”生活为切入点,着重关注这些“城市异乡人”的物质生活困境和文化冲突中的精神焦虑,深刻反思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农民文化心理的艰难蜕变与农村现代化的艰难行进,同时借助这一独特视角,对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进行双重的反思和批判。但江月卫笔下的炳德老人,作为他精心描画的“天井寨人物形象系列”之一,同那些背井离乡、义无反顾地奔赴城市“打拼”以求得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年轻“农民工”形象显然不同。炳德的“进城”和“返乡”,相对于年轻农民进城的强烈物质欲望追求而不如意,他显示的更多的是为了实现精神的圆满而失望,从而传递出作品特殊的精神旨趣。作为一个热爱土地,勤劳肯干,而且也不乏精明的农民,炳德身体强健,是个干农活的好手,天井寨的山野遍布着炳德的劳作的气息;炳德生活打理得也是井井有条,在安排好孙子孙女上学、劳作之外,每年还养了一口大肥猪,专待进城务工儿子媳妇春节回来一家团年享用。多年来,如当下农村大多数留守老人一样,炳德日子也就这么不咸不淡的重复地过着。但他阴差阳错,因为偶然的机缘,他的人生轨道被扳岔了道,生活的轨迹也开始走了样。高晓声笔下的陈焕生进了城,在光怪陆离的城市里兜了一圈,然后志得意满地离开了城市,因为他对乡亲们有了谈资。江月卫小说中炳德老人,来到省城和儿子媳妇过春节,出于对公摊面积算进新房面积的腹诽,在儿子媳妇新房楼顶的空地上种上了菜。在楼顶种菜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同样来自农村的、年纪略小于他的王姐。王姐和炳德,这一对鳏寡多年的老人,在共同的楼顶种菜事业中,再让整个的楼顶菜地一片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同时,两颗枯寂了多年的男女情感也在复苏。只是炳德和王姐各自儿子社会地位的悬殊,注定这对“黄昏恋”的旅程走得不会平坦。王姐的儿子很孝顺母亲,为了让进城的王姐住得自在安静,他单独给母亲买了一套新房供母亲居住。他虽觉得炳德是个勤劳善良的好人,但也看重脸面和身份,“老话讲少是夫妻老是伴,王姐还没六十岁,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找个老伴也是可以的。但在她这样的家庭里不好办。找个条件好的人家,只能去给人家当保姆。找个条件差的人家,又增加自己的负担,更主要的是人家还会讲儿子的不是,儿子好歹也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官不大名气大啊!脸往哪搁?”
  也正因为这样,随着王姐儿子对炳德理解认识的变换游移,炳德和王姐楼顶种菜的“风景”也在不断地变幻不定。先是炳德楼顶种菜因为施肥受到住户的投诉、物业管理人员的干涉,只因王姐儿子“官家身份”,炳德的楼顶种菜便有惊无险遇难成祥。在两人的精心侍弄之下,“施了肥的蔬菜瓜果长得欢实,鸡蛋大的西红杮,圆长的茄子,手电筒粗的黄瓜,拇指样的豆角,长势非常好,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楼顶菜地上的瓜果蔬菜生机勃勃,两位种菜老人的精神也潜滋暗长,日趋丰富。楼顶上的蔬菜,给王姐一家带来惊喜,也让炳德生活非常充实,他除了让王姐一家品尝它的丰收的成果,也让王姐的孙子和同学们感受到了书本式外的另一重生活世界。“每次都会遇上炳德在楼顶上的庄稼里忙碌,王姐也在那帮忙。炳德每次都大大方方地把胜利果实拿到王姐家去分享,王姐媳妇回去还大包小包地提。”炳德和王姐的接近,让王姐的儿子很是不安。在王姐儿子的暗示下,物业管理以污染环境为由,威胁炳德不许在楼顶种菜,后在王姐的帮助下,物业改换了方式,保安在楼顶的正中央横安一道防护栏,把两端隔离开来,不能让人在楼顶上通行。“炳德和王姐虽然不能像以前那么呆在一起,但每天在屋顶上劳作时,隔着防护栏说话,还和往常一样的互相聊天扯白。炳德抽着烟,坐在那有一口无一口地吸着,讲天井寨的民俗,讲天井寨那些留下笑料的人和事。”炳德在楼顶上就这样与王姐说着城里和乡下的人生事象,说着各自逝去的老伴。后来,炳德在楼顶的中间用废弃的广告牌和横幅搭了个棚子,像一座凉亭。“他在棚子里生火,在这里抽生辣的旱烟,在这里喝农村的米酒,把乡村的味道找了回来。”有一次,炳德喝多了,在酒精的驱使下,胆子大起来,说了句使王姐吃惊的话。“王姐生气了,说你再这样乱说,我走了,不陪你聊天。炳德急了,脸色绯红,眼睛迷朦,满嘴酒气,伸手过去抓王姐说:不要走,不要走,我需要你陪我,我心里闷得慌啊!可是细密的防护网挡住了他粗壮的手指。”读着这样的句子,两位“黄昏恋”的老人情感发展让人揪心。虽然酒后的表白失败,但炳德仍一如既往地关心挂牵着王姐。正是这份心细如发的思恋,让炳德及时发现了重病在床的王姐。在经历了一场生死营救之后,炳德和王姐的心靠得更近了。“在医院里,炳德无助地站在那,如一片随时会坠落在风中的枯叶,这里望望,那里看看。王姐还在睡,脸庞上斑斑点点的青紫块儿如一个个老旧的生命印记。”在炳德老人的照顾下,王姐逐渐地恢复了生气。楼顶上又出现了两个老人亲密聊天的身影。如果不是炳德在楼顶上烧包谷秸秆时,不慎引起大火。炳德和王姐可能也就这样相互在楼顶上守望着,种种蔬菜,拉拉家常,日子也就这么打发了。楼顶上的大火最后终结了炳德楼顶种菜的历史。“炳德觉得没脸见人,连王姐的面也不肯见,整天躲在家里,像犯了大错误一样。”最终炳德决定回天井寨。“当炳德去给王姐辞行的时候,王姐也在收拾行李。他问王姐,你到哪去?王姐说,回乡下老家。”楼顶上的风景的显现和消失,让人扼腕叹息。
  虽然是中篇小说,但作者在白描勾勒两位老人微妙的心理活动时却也毫不含糊,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打动读者的力量。比如在写到炳德对王姐的心理情感变化,就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细腻表现,“第二天一大早,炳德就在楼顶上转悠,其实也没有什么看的,昨天才种的豆种今天不可能就发芽,但就是有一鼓力量驱使着他。炳德还不停地向王姐那边张望,盼着王姐的出现。王姐并没有因为炳德的盼望就出现。一上午,炳德在失望中度过。下午,炳德又去了,在房顶的正中间铲出一条路,可以从他家这头直接走到王姐家那头去。原来炳德是不打算在中间留路的。”在楼顶上的蔬菜成熟后,王姐儿媳孙子的到来,炳德比看到自己的媳妇和孙子还亲;尤其是和媳妇、王姐三人逛街买衣服的那次,“在中老年服装店里,炳德试了两套衣服,都是王姐给参考的。以往,要炳德试一件新衣,儿媳逼得生气他才肯。今天,只要王姐说哪件好看,炳德就会主动去试一试。从试衣柜里出来,炳德第一眼就喊王姐看,王姐说不怎么样,炳德就脱下,没有征求儿媳的意见。”虽然酒醉的表白没有成功,但并不妨碍炳德对王姐的日思夜想。也正是对王姐的亲密关注,才及时发现了重病在床的王姐,重而挽救了王姐的生命。王姐对于炳德的这份情义,也并非没有知觉,“少年夫妻老来伴”,女性的感性也让她感到生活中必须有个知冷知热、诉说衷肠的伴侣,所以她对炳德的楼顶种菜才格外关注,并热情地加入;在炳德喝酒的时候,她还在旁边劝他少喝点酒。她对炳德的关心也是发乎内心相当真诚的,她对炳德的关注的举手投足,连很少在一起生活的儿子都强烈地感受到了。不过,正是考虑到儿子的身份和心理感受,王姐并没有接受炳德那份火辣辣的爱,只是“发乎情止乎礼义”,她对精神需求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是通过楼顶上种菜,两位老人在一起互相守望,彼此交流谈心,就会消除一点内心的孤独寂寞,她就满足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姐才坚决反对儿子暗示物业取缔楼顶种菜的行为,并和儿子有了颇为激烈的争吵;在楼顶遭受一场玉米秸秆大火菜地遭到取缔之后,在炳德决定“返乡”后,王姐也毫不犹豫地回了老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篇小说集中笔力描绘两位从农村“进城”的留守老人构建楼顶精神领地惺惺相惜之外,作者还借助不同人物的眼睛和言语,让读者看到当今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怪现状:房地产老板宁可到处圈地建房,而对“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却肆无忌惮,直到“农民工”以死相逼才稍有让步;相距不过一条街的两个楼盘,因为一个楼盘位于学区而身价倍增;住在同一栋楼同一单元面对面的邻居可以老死不相往来……因此虽为中篇,小说的容量却是相当深厚。这些深厚的内容,由于有一个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而牵涉着,故漫而不散,收放有序。小说有意打乱故事讲述的时间顺序,由炳德看新房写起,再次写新房的来源,然后又回到起首写炳德因为不满公摊面积被算进新房建筑面积,于是就衍生出楼顶种菜的行为。叙述重点突出,衔接自然。作为乡土小说,江月卫在注重故事叙述的情感逻辑之外,还有意点出了乡土文学的地域色彩。正如评论家所说,“好的地域小说,一定离不开对乡风民俗的生动描写”。江月卫的这篇小说中的一些的章节,在写到一些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时,就自然而然地带出了对湘西苗侗等少数民族饮食和习俗的生动有趣的介绍,例如在写到炳德决定带着孙子孙女去省城和儿子媳妇新房过春节时,就有这么一段:“想着年轻人在外面打拼也不容易,又是到了年边,炳德便把过年要用的甜酒、糍粑、灰碱粑等等一切过年物资大包小包都装上。还特意装了一健力宝瓶子儿媳最爱吃的腌菜水。”作者特别饶有兴味地写到了炳德所带的“健力宝瓶子腌菜水”的“旅行”遭遇。“腌菜水的味道虽然好,但气味有些难闻,和长沙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在高铁安检站、高铁上,炳德的这瓶“腌菜水”不断地被盘问,好不容易到了城市儿子新家,又因腌菜水气味太大,被楼下的邻居询问。于是招来儿媳妇一顿埋怨。小说特别强调,在外人看来又臭又酸的“腌菜水”,正是苗侗人民最喜爱的饮食调味品,而且还是难得的专治疑难杂症的良药。小说还特意写到了湘西的一些农村习俗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例如炳德坚持让媳妇去买香纸祭拜老祖宗,媳妇走了许多超市和农贸市场,都没有买到,最后是到关圣寺买到的;炳德儿子年夜饭后突然肚子痛,炳德赶紧去户外找到一个三岔路口,泼一碗水饭去除秽气等。另外,小说那些带有浓烈抒情意味和对比映照的描写,对于细腻委婉地表现主人公的心情也是功不可没的:“炳德在楼顶的中间用废弃的广告牌和横幅搭了个棚子,像一座凉亭……晚上,他就这样坐在棚子里,听着喧嚣的汽笛裹着带涩的风,品一口家乡的酒,嚼一枚醒脑的辣椒。此时,遥远的山村,葱茏的树木,还有那绿油油的庄稼,以及山后那一排坟墓,都会一一展现在炳德的眼前。他的心就有些忧郁、伤感、惆怅起来。”炳德的乡村生活经验总是在炳德孤寂的夜晚里不期而至,“在天井寨,炳德习惯在漆黑的夜空里,在自家的房檐下看着满天的繁星,朦朦胧胧的山峦,迷迷糊糊的树影和在田野里飞舞的流萤,听着蟋蟀、蛤蟆、青蛙以及不知名的山雀欢叫。风中那夹杂着青草、树木、果菜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包括那辛辣的旱烟味,是那样的劲道、醇正,深吸一口,可以消除一身的疲乏。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的是恬适、温馨和宁静,感到的是自足、自尊和自在。”
  总的来讲,江月卫的这篇中篇,对当下的乡土文学“进城”与“返乡”叙述有了一定的新的认识和表述。因为把生活在乡村的留守老人做了一次空间置换,还有对留守老人自我身份的戏剧化设定,便让留守老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样态获得一种陌生的新奇的表现效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