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母亲的战“疫”

时间:2023/11/9 作者: 吐鲁番 热度: 16122
陈志学
  接通小姨发来微信通话的请求,通过视频我看到了阔别4年的母亲,满头银发,老态龙钟,我的思绪有些混乱。记忆似乎还停留在母亲当年风风火火的样子,转眼看到如今这般模样的一个老太太,鼻子一阵发酸,眼泪猛地噙满眼底。还记得2016年11月,我抽空探亲时,母亲很精神,脸上的皱纹不太深,陪她晨炼,我呼哧带喘的才能跟上她。4年,才4年,母亲老得认不出来了。不由得感叹:岁月啊,你这个失败的雕刻师,在我母亲脸上竟然镌刻上了时间的记忆。
  看到母亲的苍老样子,我强忍泪水,哽咽且又戏谑地说:“这是谁家的老太太?”,逗得母亲和小姨开怀大笑,这笑中我也看到了母亲眼睛里晶莹的泪水,这笑中也体会到对亲人思念的滋味,这笑中包含着多少对岁月的无奈。
  疫情期间,母亲一直和小姨蜗居在家中,母亲有多思念儿子,可能只有小姨知道,只是她不让打扰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儿子,思念也就留在记忆的深处,要不是小姨多次提出,可能这次视频母亲也不会同意的。
  随后和妈妈在视频上聊了一会儿,母亲说的都是些村间轶事,无非是张家老三的孙子要结婚了,李家老二的孙子要满月了,王家儿媳妇改嫁了等等。我尽管不感兴趣,但又不能不听,还要不时地附和几句,让母亲的话题继续,兴趣不减。其实我知道,母亲也不是想告诉我这些鸡毛蒜皮的事,而是想和我多聊一会,多看看我。
  挂断视频,我不禁泪如泉涌。一个曾经那么要强的人,也经不起岁月的折磨。我和弟弟常年在外,家里就母亲一个人守着一个院子,以往还能与姊妹走动走动消遣时间,疫情期间只能固守在家中,百无聊赖,手机不离身,盼着儿子的电话,再把嘱咐的话装进电话线,快递到儿子的心中,老人的追求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常记得小的时候,父亲迫于生计,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家外都是母亲一个人张罗,人勤快、有力气、胆子大是大家对她一致的评价。凌晨四五点钟的时候,外面伸手不见五指,为了去山上的地里干活,她就得一个人走夜路,蹑手蹑脚地拿上农具,轻轻掩上门,瘦弱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黑色中。太阳出来的时候,她又得急匆匆地赶回家,为还在上学的我们做早饭。每年种小麦、种秋田、收小麦、农耕等,她经常起早贪黑,地里庄稼也是井井有条。那时候的母亲是强者,我们都以她马首是瞻,我们都听她的话。
  母亲只上了四年学,字认得不够多,但她热爱学习,当农村时兴在缝纫机上做衣服的时候,母亲自学缝纫技术,当我们弟兄俩穿着流行的西装、学生装的时候,她眼光中总会流露中一些满足。她很会织毛衣,只要是图片上比较好看的毛衣花纹,她都能悟出花纹的编织方法,许多想给自己的男友或老公织毛衣的女人,都到母亲跟前请教,什么地方该生(织毛衣的专业术语),什么地方该收,什么地方拧花,母亲现场教学,她织的毛衣,大小合身,花样大气,深得好评。在流行用废纸箱上的尼龙带编菜篮的时候,母亲又开始琢磨如何编出更好看、更实用的菜篮,简单的尼龙带经她的手,转眼变成一个引人眼球的篮子,能买菜,能送饭,大家纷纷拿来原产料,让母亲“加工”,母亲分文不取。那时候,大家都听她的话。
  母亲年轻的时候爱看书,张贤亮、张抗抗、路遥等作家的小说她都读过,她记忆力超好,看过的小说都用自己的话能讲出故事梗概,并能将小说中的喜剧情节绘声绘色的讲给别人。农闲的时候,有几个年轻的女孩子都愿意到我家来听她讲故事,讲外面的世界,讲城市人的生活。可能从那时候起,我就定下上大学一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的决心。
  1994年我考上大学,1997年我毕分配到新疆工作,一直到2004年,都是母亲和父亲在家中度日,母亲眼睛花了,书不看了,织毛衣还得戴着老花镜,我们多次劝她不要再劳累了,好好休息,把生活过好,身体健康比什么都好,也许服从了命运的安排,也许确实干不动了,母亲一天的工作就是给父亲做饭,帮父亲干点家务,开始听我们的话了。
  2004年父亲突然患脑溢血去世后,母亲身体每况愈下,连自己的生活起居都无法照顾,我们都担心她撑不过去,跟着父亲走了,在大家的劝说和弟媳妇等人的精心照料下,她终于熬过那段最艰难的时候,身体慢慢得到恢复。经过失去老伴的打击,经过病痛的折磨,母亲终于向命运低下了头,家里的什么事都听我们的意见,时间久了,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担心她身体不好,免疫力低,就和弟弟多次劝说,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要出门,静静地待在家里,看看电视,种种花草,居家休息是对家庭的最大贡献,对儿女的最大支持,她真的很听话,连外公的两周年祭日,她都没有参加。
  我想,母亲如此“听话”,不是害怕病毒的侵袭,不是忘却对外公祭日的祭拜,而是接受了岁月的折磨,顺从了命运的安排,不给千里之外的儿子添麻烦,固守家园,固守思念,让儿女们放心地去干自己的事情。
  其实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就是那份心有灵犀的感情,母亲之所以听话,是她理解了儿子的心情,我们之所以感动,是因为理解了母亲的举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