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茶醉

时间:2023/11/9 作者: 吐鲁番 热度: 13936
●李 丹
  茶醉
  ●李 丹
  清晨八点上她家喝茶,海燕说,除了我,便再无其他。
  其实,早上约茶,并无什么不妥。六点起床,吃完早餐,7点半送孩子去学校,辗转半个城市,驱车赶到海燕家,正好八点。
  海燕与我同年,生日相差无几。喝茶的年限和道行却是高出我许多。找她喝茶,一可以学到很多专业知识;二是能品尝到让我垂涎不已的好茶;三则是因了趣味相投,难免便有了惺惺相惜的作态。
  这十年,我陆续存了不少茶,主要还是以普洱和黑茶为主。其他类别的茶也有,数量虽不多,但终归还是有。唯独武夷岩茶,却是空白。
  近些日子,跑海燕家较勤,她笑我不是为了去见她,我的目的是冲着她的武夷岩茶去的。
  这话确实不假,最近迷上她的一款老丛水仙,此茶采摘于武夷山水帘洞附近,有近八十年树龄,是一款称之无愧的野生百年老丛。
  第一次品它,当是三年前。海燕从星村茶农那刚刚淘回来的。茶之前已焙了三次火,海燕品后,觉得厚度稍欠,又要求复焙一次,再用慢火炖十几个小时,只到干茶表面有了一层白霜,才算功德圆满。
  当年的新茶,难免有些火气,虽觉气韵不错,但无让人过喉不忘之境。喝完罢,记忆也并淡薄。
  直至前些日子,我喝茶十余载,平生第一次醉茶,却是栽在此款茶上。
  那天清晨,我吃了早餐,也算是有备而去,不至于空腹喝茶。两人品茶,我们用的是一梨型小紫砂壶,投了11克的茶量,前后泡了九泡。到第五泡时,舌头全麻,浑身冒汗。再往后喝,身体便明显有了头晕心悸的感觉,可偏偏又舍不得弃之,从最初的棕叶香到青苔藓香到本质的木香,香气一路过来,变化无穷。到最后,整个口腔完全打开,不敢说话,生怕一不小心,香气从嘴里流逝出来,失了销魂的滋味。
  想起清人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喝茶,亦是分年限的。少年爱喝六安,中年爱喝武夷,老年爱喝芥茶。我不知芥茶是什么茶,反正是老年之后的事,我只记住了中年喝武夷,恰好便是当下。
  武夷岩茶,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乌龙茶中的一个类名。武夷山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碧水丹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无岩无茶,无茶不韵,素称“岩骨花香”。
  先说什么是乌龙茶。
  诸家说法多多。例如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的地区分割,再例如铁观音与乌龙茶关系的争吵,更例如名丛、各种、奇种、单丛的类规与较量等等。
  水仙本是“乌龙”中的异类。她不比肉桂,铁罗汉,霸气十足,侵略性显著,她温热柔韧,绝少滞涩,精纯内蕴,收敛节制而毫无做作张扬。
  此款水仙因是老丛兼故野生,在存放三年后,其老成之美已达大人之道。陆羽《茶经》里已经说过,好茶要求的生长条件是“上者生烂石”,“野者上,园者次”。按理说,所谓“野生”者,原本是个“依他不依自”的概念。“文明”之后有所谓的“野蛮”。
  茶树的枯荣,并不与年寿必有定数。但不死的茶树已成精。荒野当中那些绵延不绝独自守神的上古大椿,自有时光雕刻出的一段蕴藉是人工无法复制的。
  武夷岩茶几乎是一树一茶,一丛一茶,这其中昭示的秘密,一则,茶意关天机接地气,需要“天地人”三宝齐备,方能制出好茶;二则,见证了武夷人家生活方式的一种细腻精确。
  不同的茶品,不同的泡法,不同的泡次,在某人的味蕾之中,变化历历分明:所谓“三香”(香型,香高低,香长短持续),五味(浓、醇、甘、润、爽),所谓“岩韵”,所谓“山韵”,所谓“荒野韵”。如果茶“香、清、甘”尚好理解,那么,何以“活”者才是茶之极品,何以一种茶能容百种香。
  其实喝茶,真正练的还是舌底莲花功,“须从舌本辩之微乎微矣”,一口接一口,将一道茶喝清,喝明,喝透便好。
  此款茶喝至第九泡时,我已浑身无力,处于虚脱之境地。心志却是极明。想想这款茶,委实像极了诗中老杜,精壮厚实,轻易击不穿,打不垮。厚味绵连,天地钟情之外,别有人力辅之,称得上巧夺天工之妙了。
  人生之道,经常要靠个体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安自足乃至“自快”圆满去显示其庄严意义。其所内证之境界,或许已经相当远举。
  醉一次又何妨!“栽”在海燕处,我服。心的愉悦,需要所谓的滋润。滋润带给心灵的感受是,不厌,不腻,不绝。
  此茶当可类似!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