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下辈子还想活在新疆

时间:2023/11/9 作者: 吐鲁番 热度: 14274
董立勃
  ?
  下辈子还想活在新疆
  董立勃
  
  董立勃:1956年生于山东,成长于新疆兵团农场。新疆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现工作于新疆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新疆文史馆馆员、新疆大学客座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出版小说集、散文集六部。作品曾入选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获新疆政府“天山文艺奖”,获“《当代》荣誉作家奖”,多部作品改编为影视剧。
  我的父亲是个老农工,他一生最自豪的事,就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带着妻小,离开了老家,来到了新疆。他经常对我说,你要不是在新疆,是不会有今天的。他这么说,并不夸张。这两年有机会,回到了老家。亲戚说,这个村子里,到我这一辈,除了我以外,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也就是说,不来新疆,还在老家,我不可能上大学,更不可能成为作家。那么,我的命运又是什么样了。真的不敢想。我跟朋友说,这些年,北方南方,还有世界其他地方,都去了。转了一圈回来,还是觉得新疆好。有时开玩笑说,让我离开新疆,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中央调我去北京。大约是和新疆这块水土结下的感情实在太深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新世纪,多少潮来潮去,不管是为生活,为钱财,为事业,离开新疆的想法,从来没有产生过。
  作为一个新疆地域的文化人,文学朋友圈里,不可能没有一些民族作家。维吾尔族作家阿拉提·阿斯木,用双语写作。我当编辑时,看到了他的稿子,格外喜欢。力推发表后,也就成了好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直到今天,来往都很密。他还在伊犁时,我每次去,都会畅饮狂聊。他经常会把新完成的稿子,发给我看。就在前年,看到他的一部长篇,写得格外好。马上推荐到了一家大型的国家级文学期刊,发表后,还在内地给他组织了研讨会。也正是对新疆多样文化的喜爱以及这些年与少数民族作家建立起的感情。从来作协提任负责人工作以后,总是想方设法地为培养少数民族文学人才,开展多种多样的各民族之间文学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活动。我的努力,更是得到了民族作家的认可,每逢过年过节,他们都会来问候我,有的还来到我的家里给我拜年。让我享受到了不同寻常的人间情谊。还有些民族翻译家,主动地把我的作品,翻译成民语。一位新疆大学的教授,主动约我见面,谈读了我作品的感受。说实话,这些年,我在写作中,得到了不少民族朋友的鼓励。
  许多人知道我出版了许多书,却不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段日子,我也曾陷入困境,并产生了放弃文学的念头。正好有一个机会,去昆仑山采访挖玉的人。在向海拔五千多米的硬玉矿进发的途中,强烈的高山反应,让我没有了再往前的勇气,正要回头时,一个维吾尔族向导给我说,你再坚持一会,情况就会好了。说着,他顺便从路边拔一棵青草,让我咬在嘴里,说这个东西,能治高山反应。我咬住了。闭着眼,趴在毛驴的背上。晕眩了一阵,再醒过来,真的不难受了。我问向导,这是什么草,怎么会这么灵?向导笑了。说这棵草,就是平常的野草。不治病的。我说,那我怎么不晕了?他说,是你相信了。这个事,启发了我。从昆仑山回来。想起了那个维吾尔族向导和那棵野草,决定再去努力一下。重新坐到书桌前,归于宁静的身心,不曾有过的感觉,像春天的枯草泛出了青绿。许多经历的和听到的故事,在想象的时空发生碰撞,并重新组合,开始一幕幕上演。那么新鲜美丽,却又悲伤动人。不再为写不出发愁了,只要不停地打字就行。结果,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碱泉街的一个小区里,真的走出了创作的困境,终于实现了这一辈子要当一个作家的理想。
  现在,我已经老了,变得爱回忆往事了。想想这一辈子,虽然没有生在新疆,但却成长在了新疆,多样的文化滋养了我,让我活得挺有意思挺有意义。要是有人问我,下辈子打算活在啥地方?我肯定会说,当然是新疆了。
  插图:杨鸣山
  
  吐鲁番风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