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阅读是一门艰苦的功课

时间:2023/11/9 作者: 吐鲁番 热度: 14464
高维生
  

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阅读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作家每天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应该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件东西。在平时,按时间分配来看,一天里写作和阅读的时间要分三七开,写作三分,读书七分,没有大量的阅读,思想就穿透不了生活,就不会挖掘出生命中独有的感受,写出的文字,也就没有思想的渗透。
  很多人认为散文情感的东西更多一些,而好的散文,应该是情感、精神和思想的融合,在心灵的容器里捣碎后,流淌出的汁液。文学最终是个体生命,向世界的倾诉,我们要把情感写到纸上,所以说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更多的人阅读局限性特别大,写散文就只读散文。一个作家需要涉及更广泛的知识,包括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在阐述创作的心理和当前人生存的困境。
  卡夫卡已去世多年了,到了今天,社会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人们为什么还在读卡夫卡?在我国教育大纲的定义这一段,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压榨下,人的心理发生的异化。但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则从另一个角解读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我很赞赏他的解释方法,他说其实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压榨下,人产生的一种心灵的变异,而是说现在的人丧失了自我,变成一个虫子,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了,这就带来了“我是谁?”的疑问。
  其实文学在很大程度的表达,就是要我们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我是谁?人是什么?当我们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成见,多了以后形成意见,有了意见就出现问题,在不断地追问中,寻找你的真正的生命是什么东西。
  阅读是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柱,每个人的阅读都是不一样的,学识、气质、心灵、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等都不一样,你喜欢这个,他喜欢那个。所以说,一个人在阅读中要保留自己的精神支柱,它将在你的漫长的阅读当中,通过文字和情感的碰撞,推动作家的写作。人的一生要不停地阅读,尤其是一个作家。
  现在更多的人阅读局限性特别大,写散文就只读散文,但当写到一定年龄后,你会发现自己很少写散文了,这时需要涉及更广泛的知识,包括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更多地是在阐述当前人生存的困境。
  我们要坚决得坚守这块阵地,就像堂吉诃德一样在抵抗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通过阅读来保持心灵的净土。虽然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样,但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优秀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家需要更坚决的对抗。阅读不仅是一种视觉阅读,人也需要每时每刻观察,这就是生活的阅读,当一位写作者养成了这种近乎苛刻的习惯后,他才能更进一步。
  要读一些好书,像梭罗的《瓦尔登湖》、罗马尼亚作家赫塔·米勒的选集,还有女作家萧红的文章,看完这些东西不光会让人感动,甚至还有一种浑身冰冷的感觉。阅读佛洛姆这位心理学大师的书,让你知道什么是人,什么是爱,人为什么要逃避,去寻找自由。

从阅读中寻找个人精神支柱

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凯尔泰·伊姆莱告诉我们:“你必须写作;另外,你要留心自己周遭的世界;你要寻找孤独,甚至要酿造孤独……”学会忍受孤独,这是一门艰苦的功课,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得了的。你要抛弃世俗中的生活,和孤灯相伴,像一个劳动者那样,默默守护和创造的工作。如果一个人带着投机的想法,不可能得到收获的喜悦。一作家在文学的马拉松上奔跑,要失去很多的世俗的快乐,受到一些人的讥讽和攻击。不是一二句骂所能击倒的。不仅要有大量的阅读,必须做田野调查,我的理想和热爱,躲在书房里,守护着青灯孤卷。同时也得到了亲人、朋友、师长的帮助。
  文学没有什么可以、不错之称,只有好坏之分。写作必须是生命的投入,用体温暖热文字,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会浮躁。
  其实文学在很大程度的表达,就是要我们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我是谁?人是什么?当我们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成见,多了以后形成意见,有了意见就出现问题,在不断的追问中寻找你的真正的生命是什么东西。
  这都需要写作者大量的阅读,阅读是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柱,每个人的阅读都是不一样的,学识、气质、心灵、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等都不一样,你喜欢这个他喜欢那个。所以说,一个人在阅读中要保留自己的精神支柱,它将在你的漫长的阅读当中,通过文字和情感的碰撞,推动你的写作。一个人一生要不停得阅读,尤其是一个写作者。
  记得和一位我喜爱的作家聊天,他几乎手不离书,他的写作时间非常集中,不是想象中整天埋头在创作当中,他更多地是在阅读。有一次在他的书房中,我看到《索尔·贝娄文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休息习惯,对写作者将来的发展更有帮助。

网络“阅读”非真正的阅读

我不主张网上读书,网上阅读浏览的是信息,就算一部经典著作放到网上也是瞬息可变的。光标的跳动和荧屏的反光刺激你的神经,使人很快产生疲倦感。这就和农民一样,他心里产生慌乱,就没有心情种这块地了,这样一来,秋天不可能有好的收获。
  电脑只是一种工具,人们在晚上阅读的是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文化氛围,真正的阅读是一个人,很安静地去读一本正真的书。一个写作者要坚守自己,坚守阅读、创作。当今社会信息铺天盖地袭来,冲击你淹没你的时候,阅读更显得非常必要。
  我们要坚决得坚守这块阵地,就像堂吉诃德一样在抵抗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通过阅读来保持你心灵的净土。”虽然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样,但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优秀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家需要更坚决的对抗。阅读不仅是一种视觉阅读,人也需要每时每刻观察,这就是生活的阅读,当一位写作者养成了这种近乎苛刻的习惯后,他才能更进一步。
  要读一些好书,像梭罗的《瓦尔登湖》、罗马尼亚作家赫塔·米勒的选集,还有女作家萧红的文章,看完这些东西不光会让你感动,甚至还有一种浑身冰冷的感觉。这些作家经历过真正的苦难,也就知道了真正的爱情是什么。

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

多少个角色,就有多少个世界,就有多少个现实,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写作者是非常重要。如果散文只是为了讲故事,记录一件小事情,发一点小议论;要不就是从积压的历史中翻找一些的东西,像味精似的调一下味,烹一锅“东北”的乱炖,那么散文还有什么意义?好的文字是经过作家生命的滋养,不会轻易地浪费每一句话的。如果文学失去了创造的想象力,失去了个性,像电脑上复制的文字块,“天下文章”一起抄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读文学作品了。可以去读故事,传奇,各种各样的案件,离奇对感官的刺激,和散文相比较,更适合口味。散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阳光一样朴实、迷人。散文不能轻松地写,像是做高雅的游戏,她不是讨人喜欢的小情小调。散文是关于生命、精神的文体。要用木质的情感、朴素的语言,消除一切华丽的修饰,真诚地表达情感的世界。
  散文作家的精神高度,如同一堆篝火,燃烧孤独的灵魂。他们的呐喊,冲破世俗的喧闹,坚实的声音,富于沉重与质感,不会被喧哗污染,寄生苔藓般的铜锈。
  一个散文作家拒绝同流合污,不迎合“大众”的口味,保持生命的尊严,远离滥情的时代。
  散文应该朴实和真诚,一个作家要贴近生活,写出心灵的苦和痛,而不是矫情的造作和苍白的抒情。

饱涨写作者浓烈的情感

当前的很多散文充满了功和利的欲望,散文什么人都在写,好像信手拈来的文字都是散文,在闹腾中人们似乎是在寻找个性,表现生命的自由,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流水账的记录。情感是一条河流,它有道德,有节制,不能随便。它有温柔的一面,也有暴跳如雷的一面。
  当前的散文不是很理想,虽然打出各种旗号,但远离了人性,远离了人的生存状态,用各种形容词罗列出大量的文字。很多人的写作是复制的描述,只是记录了一段情节,没有进入主题写作,没有主题就没有审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散文不该复制有头有尾的故事,记下时间、地点、人物。文字是活的,经过作家体温的抚摩,召唤出深处的记忆。作家不能凭借生活的表面写作,而是心灵潮水的涨满,让它倾泻出来,淹没一切,重新创造家园。
  散文不是模仿生活中的物与事,而是观察细腻的人的神情,有对事物的独特发现。每一个文字,饱涨写作者浓烈的情感。
  我的写作,多年养成了一种话语表达形式,我在努力地克服、摆脱这种束缚,寻找新的表达方式。作品中的思想含量,更是一生要追求的境界。大量的阅读和民间的田野调查,对我今后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

散文不是简单的手工操作

这个问题我不敢妄自回答,因为我平时读散文评论很少,更多的是阅读国外评论家的作品。我接触最多的散文评论家是王兆胜,他是我敬佩的一个朋友,在他的身上我读出了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责任。
  王兆胜说:“赤子之心是人类的本根,离开了它,人类就不可能健康成长,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王兆胜所说的“赤子之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道出了散文的本源。一个作家的心不纯净,没有挚热的情感,不可能写出好的散文作品。我追求一种纯粹的状态,尽可能地保持心灵的干净。一个好的散文作家,应该像黑白原色一样的单纯,自由、明亮、温暖、博大,不可能掺杂半点杂质,更不可能污染人类的精神保持自己的心态,不受文字垃圾的污染。
  写作是一种生命需要,不是谋生的职业,要按着自己的性情去写,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让人心动的乡村散文太少了,大多是伪乡村的写作,在大地上走一走,然后回到书房里玩弄一些花哨的词语而已。
  这种看似华丽的、矫情写作,其实是导游图一样的快餐遮掩法。人的心灵没有真正地融入到乡村,进入野地,体味苦难和生长的意义。
  散文不是简单的手工操作,它是从心灵中爆发的一股激情,人的情感、思想、创造的想象力、生活的积累,像一股股泉水汇集到一起,冲开一条道路,形成了湍急的河水,流向远方。这样的河水鲜活,有生命力,扫荡着荒凉的大地。
  我的写作勇气来源于自己的热爱和坚守,来源于对生命的敬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